克罗谈投资策略10
第八章 趨勢是你的朋友
? ?1980年7月底,我剛結束長達5年,半輩子以來一次的暫時退休日子,回到紐約。經過16年在期貨市場的沖鋒陷陣,我需要換換口味,松弛一下身心,給自己充電?;貋頉]多久,我就開始接到某大經紀行業務經理寄來的圖表和市場快報。我跟這個人從來沒碰過面,也沒通過信,我知道我只是他不抱希望的一個潛在客戶,我的名字躺在那希望不大的郵件列表中。雖然這樣,他還是熱情工作,我的信箱里塞滿了他寄來的資料和咨詢。雖然我從來沒有鼓勵過他,他依然數年如一日,不斷寄資料,有時候還會有“特別情況”的報告。
?
幾年倏忽而過,他換了公司,但我每年還會接到他寄來的一,二份報告。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叫人難以置信!1986年春,我在華爾街,在忙碌的行事歷中發現空檔,而我竟然到了那位仁兄辦公大樓的大廳,于是我搭了電梯上樓,找到了他,自我介紹。這件事看起來有點荒誕不經,因為我是經過6年藕斷絲連的通信后才跟他見面。客套一番后,他問我要不要當他的客戶。我告訴他,必須先看過他客戶的交易紀錄之后(他可以把客戶的姓名蓋起來),才能做決定。他嚇了一跳,但還是慨然答應,看他的表情,好像即使把交易紀錄拿給我看,匆匆一瞥我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來。但是他錯了。
?
其實,我能夠從他的交易紀錄里看出一些東西來——他的表現實在慘不忍睹。我從他的紀錄里,看到了前面一再說過的“投機者的悲嘆”,他是具體而生動的例子。看起來這位熱心的仁兄幾乎沒做對什么事情,這點傻瓜都能看出來。從紀錄上看,他賺的時候是小賺,虧的時候是大虧,每天忙著搶進搶出,持有倉位的時間十分短暫,而這個人還好意思說他是長線交易者。實際上,他跟我這么多年來見過的其他很多交易者是一樣的。他知道交易成功的原則和秘訣,但是在他建立倉位到把利潤存進銀行之間,好像總會發生一些事情。他一再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叫我有點生氣(我必須承認,以前從沒聽過這種話)。他總是說:“克羅先生,你必須記住:趨勢是你的朋友?!蔽矣X得很奇怪,既然他希望趨勢能成為我的朋友,為什么趨勢不能成為他的朋友?我利用很短暫的時間看了他的紀錄,最后得到的結論是:這個人跟趨勢如果有什么“友誼”的話,那可以說是純屬巧合——或者說他和趨勢根本沒有友誼。
?
臨走前,我請他告訴我當天糖的報價。我經過技術研究之后,發現趨勢剛由跌翻漲,兩年來由12.00跌到3.00,漫長穩固的空頭趨勢有可能反轉。他必須把糖的代碼敲進桌上的報價顯示器,于是轉頭問我:“糖的代碼是什么?”我說:“我怎么知道你的機器用什么代碼?每套報價系統都有它自己的代碼?!薄澳呛?#xff0c;給我幾秒鐘時間,我找個人來問問。哦,對不起,好像沒有人知道糖的代碼,大家早就不做糖了?!?/span>
?
就在這個時刻,我的感覺來了——不必等到我起身離開,走到電梯間,那個感覺就產生了。當然,那只是第六感,但是我就是感覺到一個絕對不會錯的信息——沒錯,我們看到了糖的底部。我的感覺就好像眼前站著一個留著絡腮胡,穿長袍的先知,告訴我一句簡單和不可思議的話:“買糖,我的兒子……買糖?!边@是我的圖表和電腦研究從7月17日以來一直說的話,現在算是最終確認。我不需要那位運氣欠佳的業務經理和穿長袍的先知告訴我糖市正醞釀一波重要的多頭趨勢,當然,這種人也沒什么害處。其實,那位仁兄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正好是廣大投機大眾的集體人氣。兩年來,這些人一直在抄底,卻被打傻了(也沒錢了)。毫無疑問,現在大部分人已經停止尋找底部,他們已經怕了,相信糖除了下跌之外,其它的事情都不會出現,以至錯過了真正的底部(見圖8-1)。
圖8-1 1986年7月糖 (文字:糖的底部終于確認)
【Although most speculators would like the trend to be their friend, it is a tenuous friendship at best. When sugar finally made its bottom, during mid-July, few speculators caught the turn. They had been so battered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trying to pick the bottom in the solid market. The prevailing sentiment was one of near-permanent bearishness. The small number of clear-thinking technical traders who caught the trun had the field all to themselves.
大部分投機者都希望趨勢成為他們的朋友,趨勢跟他們頂多是泛泛之交而已。7月中旬糖終于探底,只有很少的投機者抓住了反轉點。兩年來,在堅穩的空頭趨勢里,他們試圖去找尋底部,結果搞得灰頭灰臉。因此大家的看法普遍是:這是個沒完沒了的空頭趨勢。少數頭腦清晰的技術交易者,抓住了反轉點,嘗盡了甜頭?!?/span>
?
成功的交易者跟絕大多數可憐的交易者不同——在客觀的技術指標證實新的趨勢確實出現之后才上車——而且就一直待在車上。待多久,要多久才算久?這些問題問的很好,事實上,答案不能用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來回答。唯一切合實際的答案是:只要趨勢繼續對自己有利,或者是要他上車的相同技術指標發出平倉的信號之前,交易者都必須持有倉位,不管是幾個星期,幾個月,還是幾年!
?
一點也沒錯!我看過以倉位為導向的成功交易者,很有耐心地持有倉位長達兩年之久,在整個期間內,不斷把快到期的合約換成更遠月份的合約。舉例來說,1984年7月11日首次出現信號時,很多精明的長線交易者大舉做空黃豆,而且一直做空到1985年12月6日——前后時間超過17個月,每份合約的利潤高達10550元。抓住做空點很難嗎?17個月后抓住反轉點很難嗎?沒那么難,因為有些電腦趨勢跟蹤系統正好都在上面所說的兩個日子里發出了賣出的反轉信號。你可能會說,事情沒有那么簡單——這里面一定有圈套。你說的沒錯,是有圈套,但是這些圈套正是交易者必須具備和利用強烈的耐心和紀律去渡過的地方,只要市場趨勢仍然對自己有利,或在技術系統沒有顯現反轉的信號之前,交易者必須很有耐心和嚴守紀律,持有倉位。事實上,大多數的經紀行交易者都在7月11日逮住了做空黃豆的機會,不過沒多久馬上平倉,只賺得蠅頭小利。(見圖8-2)
圖8-2 黃豆(近期貨)長期周線 (文字:做空、平倉)
【Here is an example of an excellent trending position. Some of the computer trading programs signaled short sales on June 11, 1984, and remained short until December 17, 1985, when a new buy signal was generated. The profit on this short position, held for 17 months, exceeded $10,000 per contract. Only a minority of those who made the original sales stayed with the short position for the full move. Most of the original shorts grabbed a quick profit, missing the major portion of this veritable megamove. You didn’t have to be brilliant to have pulled this off-just patient and disciplined.
這是個順勢交易的絕佳例子。有些電腦交易程序發出在7月11日做空的信號,而且一直做空到1985年12月17日,這一天,才有新的買入信號出現。持有這個空頭倉17個月的利潤是每份合約超過10000元。原先做空的人當中,只有少數人做空到最后一天,大部分人馬上獲利了結,錯過了真正大空頭市場的一大段行情。你不必很優秀才能從頭賺到尾——只要有耐心和嚴守紀律就可以了?!?/span>
阻礙長線交易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覺得單調乏味和失去紀律。只要交易者學會很有耐心地坐在贏利,順勢的倉位,他就有賺大錢的潛力。很遺憾,一般投機者只在持有逆勢的(虧錢)倉位時,才最有可能展現耐心和坐而不動的功夫,當然他們也要為此付出很高的代價。其實,他們應該壯士斷腕,馬上平掉虧錢的倉位,減少損失。
我第一次嘗到這個教訓(我們總是一直在學這個教訓:我們在市場里面玩得越久,嘗到的次數越多)是1960年,我當時很年輕,剛進美林公司,公司派我到芝加哥受訓。那時候我們整天都要待在商品交易所的營業廳內,有時我會“不經意”離開其他學員,跟在梅爾的屁股后面跑。后來我才知道,梅爾是當時公認的芝加哥谷物交易的元老,在芝城和歐洲有50多年的經驗。這一次和以后幾次到芝加哥,我從梅爾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我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是他告訴我,不管實際或我們所認為的基本面如何,商品價格通常會往阻力最小的一個方向移動。不管是理論上還是應用上,凡是真正想經由期貨交易賺大錢的人,都必須徹底了解這個簡單的觀念。這個觀念真的十分簡單,尤其是跟復雜的即時電腦交易系統普及而出現很多的技術分析相比時,更顯得簡單。
梅爾先生根據半個多世紀的親身體驗和市場觀察,發現到我前面所說的那個現象,也就是商品價格總是往阻力最小的一個方向前進。事實上,這也許不算是什么特別深刻的觀察。學過電子的都知道,電流是往阻力最小的方向行進,學工程的人都知道,水是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你看過不假外力,水能夠自己往上流嗎?)。如果你曾經在上下班高峰時間到紐約地下月臺趕搭火車,應該也會發現人體也是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動。梅爾先生這句簡短的話,所指的意思是說:商品價格往往會朝支配性力量所引導的方向前進,比如說,如果買盤多于賣盤,價格就會上漲;賣盤多于買盤,價格就會下跌。任何時段內,這句話都正確,不管那是非常短的時間,還是中期到長期。具體說,一旦某個主趨勢形成,它會自己積累能量,根據自己的能量加速或減速。比如在大多頭趨勢中,不管空頭交易者是從技術分析看出市場真正的趨勢,還是從空頭倉的追繳保證金通知書中明白的,總之他們都要趕快平倉,重新建立多頭倉。換倉的結果就是造成市場中的賣單減少,也就是說多頭市場的能量增加了。價格會沿著阻力最小的途徑——就是上漲。同樣,在大空頭市場中,價格下跌時,也會積累能量。多頭交易者即使心不甘情不愿,最終還是要平掉虧錢的倉位,甚至還得做空。這樣就為空頭市場積累了能量。在大空頭市場,當多頭持有岌岌可危倉位的時間拖的越久,空頭對他們的懲罰越狠,跌勢就會越猛,跌幅也會越深。多頭的悲慘下場是不可避免的。專業交易者明白這個道理,他們期待這樣的機會,當多頭疲憊不堪時,或者他們發現多頭的賣出止損點更低時,他們就會無情地發動攻擊。
?
很明顯的問題是,投機者如何衡量任一時刻買盤和賣盤下面的能量?如何找到線索,如何發現阻力最小的方向?這可能是價值6400萬元的趨勢分析問題——技術交易者的圣杯。到目前為止,這方面最好的作品也許是懷爾德著作出版的《技術交易系統新觀念》。不管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他十分清楚地闡述了“方向性移動”和“相對強勢”的觀念,而且有一堆圖表和實際的例子配合解釋。技術導向的交易者,如果想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研究這個難以捉摸但十分重要的市場動態概念,《技術交易系統新觀念》是最好的入門書。
?
幾乎每個投機者或早或晚都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成功的交易大戶何以能夠建立龐大的倉位(數百份合約或更多),最后大賺一筆。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的投機者都只持有很小的倉位,而且老是買錯賣錯,為這樣的經驗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兩者最顯著的差別(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在于有經驗,成功的交易者總是能夠研判出市場什么時候有趨勢(適于建立順勢而為的倉位),什么時候是橫向盤整(最好縮手觀望,或者逆勢交易,短線進出)。
?
我有這方面的經驗,在兩次不同的場合中,我持有約350份銅期貨合約,和200萬蒲式耳小麥。很多時候,由于我持有的倉位(雖然是逆勢倉位)很小,虧損的金額還是比其它倉位小得多??闯鰜砹藛?#xff1f;當你所建立的倉位正好是順勢的,而且坐擁利潤,你的倉位也不能太大;相反如果你持有的是虧損,風雨飄搖中的逆勢倉位,那么不管它們多小,都嫌太多。當然了,持有較大順勢倉位的交易者,還是要跟多次發生的技術性回調(反彈)搏斗。不過這是預料中的事,不足為奇,他應該有足夠的財力和定力,渡過這些危機動蕩的時刻。
?
如果趨勢真的是你的朋友,那你為什么要逆勢交易呢?我們不妨想想:逆勢交易等于迎頭面對一輛加速駛來的列車!所以下一次你在考慮建立某個倉位時,或本來就有某個倉位,不知道該平掉,還是加倉交易時,不妨換個實際生活中的角度來想:順勢=你的朋友;逆勢=迎頭面對一輛加速駛來的列車!你會怎么選擇?
?
?
原文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uoluo-123/p/10887451.html
總結
- 上一篇: 生活点滴:java基础知识细化
- 下一篇: 吴裕雄 Bootstrap 前端框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