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与神经科学3 脑神经影像上
腦與神經科學3 腦神經影像上
- 計算斷層掃描
- 磁共振成像
腦神經影像(Neuroimage)與電生理學探索腦電波的思想是一致的,但電生理學是從電場與電勢著手的,Neuroimage就是從磁場的角度去探索腦電波的。腦神經造影主要有兩種方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與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這一部分主要介紹MRI。我們先理解一下image這個概念。這里的image指的是數字圖像(digital image),數字圖像可以理解成一個矩陣,矩陣的每一個元素對應著一個像素(pixel),每個像素有一個特征表示像素的顏色、灰度等信息。設備質量會影響圖像的解析度(resolution),解析度也叫分辨率,指的是一張數字圖像的像素有多少,比如1024*768分辨率的圖像有786432個像素。
計算斷層掃描
計算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醫學造影技術中非常常用的一種。它的原理是用x光從不同角度照射需要檢查的器官,利用不同組織(因為不同組織密度不同)對x光吸收程度不一樣的原理,獲得器官沿某個角度投影的灰度圖,也可以進一步利用這些投影重構出三維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便捷、缺點是器官會暴露于放射環境,因此不建議一年做很多次。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原理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給器官施加外部磁場的作用后,氫原子核和按磁場方向排列,當外部磁場消失后,氫原子就會變回隨機排列的狀態,這個變化過程中氫原子會以特定頻率振動,產生特定頻率的電磁波,用共振的原理接收到電磁波后用數字圖像技術將波信號變換成圖像,因為不同組織氫原子含量不同,所以不同組織可以在圖像中被區分開來。磁共振成像需要的設備是核磁共振掃描儀(MRI scanner),它的作用其實就是放大并接收腦神經活動產生的電磁波。這種儀器要放在不會被振動(比如地面震動)影響的地方。空心圓柱隧道的作用是產生磁場并記錄信號,從內到外依次由射頻線圈(RF coil)、梯度線圈(Gradient coil)、磁鐵(magnet)、掃描儀構成。使用時先讓患者躺在Patient table上,將患者安置好后醫護人員離開房間,操縱設備將患者送入隧道,待掃描結束后將患者送出隧道。檢查前需要提示患者隧道內部是比較密閉的空間,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并提醒患者核磁共振掃描儀會產生120分貝左右的噪聲,持續7-10分鐘左右。開始之前為患者提供耳塞,防止持續高分貝噪聲對患者耳朵造成傷害。
雖然這個過程是比較辛苦的,但核磁共振掃描儀能夠得到非常高分辨率的圖像。核磁共振中磁場強度是3T,相當于地磁的6萬倍,所以防止核磁共振掃描儀的房間需要能隔絕磁場,并且不能放置任何金屬,因此需要提示患者取下身上所有金屬設備。同樣因為這個原因,如果身體內放置了金屬產品,比如金屬假牙、心臟支架等也不能接收核磁共振檢查。帶有微弱磁性或者少量金屬產品接受檢查會導致磁場分布不均勻,得到非常奇怪的圖像。比如含少量金屬的發卡:
這個磁場是由磁鐵(magnet)產生的,一般并不直接使用磁鐵,而是用電磁線圈,這個部分產生的磁場叫主磁場。如果想要用核磁共振掃描儀掃描某個特定的位置,就需要梯度線圈(Gradient coil)來加強某個位置的磁場,讓圖像的分辨率再高一點。射頻線圈(RF coil)的作用是用共振的原理接收腦電波的信號。
CT和MRI都是獲得大腦結構圖像(structural imaging)的方法,CT的分辨率比MRI差一些,T1 MRI與T2 MRI的區別是二者是黑白顛倒的。
大腦圖像分析方法繼承于數字圖像處理方法。比如Voxel-based morphometry analysis(VBM,基于體素的形態分析)。因為圖像是大腦的一個投影,所以每個像素都是對應三維空間中的一個位置的,將pixel置于三維空間,就稱其為voxel。這種方法相當于將大腦用一組有限元近似,可以用來對大腦做一些形態分析。比較經典的文章如:Intellectual ability and cortic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脑与神经科学3 脑神经影像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A MATH566 统计理论 QE练习
- 下一篇: UA MATH564 概率论 QE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