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还是不跨?这是一个问题
前幾天繼續在講SOA以及WCF開發的課程,談到跨平臺支持方面。我們知道跨平臺總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可以談論很多。
WCF確實從一定意義上可以實現跨平臺,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只要是基于HTTP協議,傳輸的數據又是標準的文本,怎么不能跨平臺呢?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不管你用什么操作系統,都應該可以上網吧,然后,不管你用什么開發平臺和語言,應該都能解析文本內容吧,這樣兩個條件具備了,還有什么問題呢?
在WCF 3.5中,更是添加了對于REST的支持,應該更加方便了。如果你對于REST有些不清楚,請參考有關的資料,如wiki百科等
但是,我們后來有探討到了大數據量的傳輸問題,我總結了四種方式,其中有一種就是所謂的流傳輸模型(Streamed),這種傳輸很有意思,你可以理解為在客戶端和服務器建立一條輸油管道,數據并不是一次性發送到客戶端,而是客戶端請求多少,就發送多少。(這就是流的好處)
然后,有朋友就說,這個流就不能跨平臺了吧?因為我們所返回的是一個Stream對象,這個對象在別的平臺不見得有(即便有,也不見得一樣),因為最要命的是,它不是一次性發送給客戶端的。
對,這是一個問題。然而,到底是跨還是不跨,難道不正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么?我們真的要在任何地方都實現跨平臺么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henxizhang/archive/2010/04/21/1716776.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跨还是不跨?这是一个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