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与宏观纠缠态
質點的總慣性是由于其他物質存在的結果---愛因斯坦
“在空間站攪動一杯水,肯定也有慣性阻力,這個力應該就是這杯水相對其他星體運動產生的阻力”
假設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觀察主體,這個主體在觀察旋轉的陀螺和遙遠的天體時由于二者外部形態的形似性產生了猶豫,而由于這片刻的猶豫陀螺獲得了短暫的平衡。
若此時有一個偶然的事件改變了與這個陀螺相互作用的天體的運動,可以合理假設這個陀螺的運動將變得不再穩定。
現在假設這個旋轉的陀螺是一個粒子,而與這個陀螺相互作用的遙遠的天體是另一個粒子。如果改變一個粒子的運動,另一個粒子立刻做出相應的響應,這不就是糾纏嗎?
或者可以假設有一個獨立的第三方觀察主體,這個主體不能區分兩個糾纏的粒子。這兩個糾纏的粒子對這個主體來說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作用一個粒子,同時另一個粒子也會做出響應,因為他們對這個主體來說沒差別。
現在假設這兩個粒子一個是旋轉的陀螺,一個是遙遠的天體,這不就是慣性嗎?
所以基于形態上的分類,慣性和糾纏可以用一個邏輯去解釋,所以他們是同一個現象宏觀和微觀的兩個不同的表現嗎?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 上一篇: 宏观相似性与惯性质量
- 下一篇: 用神经网络分类陀螺和遥远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