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上安装Linux找不到硬盘
在VM上安裝Linux初學者很多會停留在"No hard drives have been found.You probably need to manually choose device drivers for the installation to succeed" 而無法往下進行.
解決的辦法是在VM創建虛擬機時,選擇custom方式,并將硬盤模式有推薦的SCSI(recommand)模式改為IDE模式。
?
下面是IDE和SCSI硬盤的區別:
?
????? IDE是英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集成驅動器電子”, 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通常我們所說的IDE指的是硬盤等設備的一種接口技術。 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現在PC(個人電腦)機使用的硬盤大多數都是IDE兼容的,只需用一根40線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接口卡連起來就可以了。把盤 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盤制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盤是否 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盤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 SCSI的英文名稱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中文翻譯為"小型計算機系統專用接口";顧名思義,這是為了小型計算機設計的擴充接口,它可以讓計算機加裝其他外設設備以提高系統 性能或增加新的功能,例如硬盤、光驅、掃描儀等。
????? IDE硬盤 在轉數和傳輸速度等方面都遠不及服務器專用的SCSI硬盤,且IDE硬盤最大的缺點是在讀寫操作時都大量消耗CPU資源,最簡單的例子,大家自己的機器都 是IDE的,在復制數據時,CPU占用一般60-70%以上還多。這時同時做別的事會很慢。您想,如果做虛擬主機,100多個用戶在同時讀寫,速度會如何 呢?而SCSI硬盤就不同,因為它有自己的“處理器”,在大量數據讀寫時,自己的處理器會處理,占用CPU很少的資源,讓CPU騰出更多時間去處理成千上 萬個數據請求。
????? 除了SCSI,IDE也是一種極為常用的接口。從使用簡便的角度來看,IDE更加適合普通用戶,再加上個人電腦用戶不但需要配置的外設不多,而且對 速度要求也不高,因此選用IDE接口更合適些。此外,IDE還具有性能價格比高、適用面廣等特點。而SCSI接口盡管具有很多無與倫比的特點,但不論從哪 個角度看,該接口及其使用該接口的外設售價過于昂貴,一般用戶實在無法承受,這也就決定了它的實際使用范圍的局限性。
?
?
????? 1.IDE的工 作方式需要CPU的全程參與,CPU讀寫數據的時候不能再進行其他操作,這種情況在Windows95/NT的多任務操作系統中,自然就會導致系統反應的 大大減慢。而SCSI接口,則完全通過獨立的高速的SCSI卡來控制數據的讀寫操作,CPU就不必浪費時間進行等待,顯然可以提高系統的整體性能。不過, 現在的IDE接口為改善這個問題也做了很大改進,已經可以使用DMA模式而非PIO模式來讀寫,數據的交換由DMA通道負責,對CPU的占用可大大減小。 盡管如此,比較SCSI和IDE在CPU的占用率,還是可以發現SCSI仍具有相當的優勢。
???? 2.SCSI的擴充性比IDE大,一般每個IDE系統可有2個IDE通道,總共連4個IDE設備,而SCSI接口可連接7~15個設備,比IDE要多很多,而且連接的電纜也遠長于IDE。
???? 3.雖然SCSI設備價格高些,但與IDE相比,SCSI的性能更穩定、耐用,可靠性也更好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VM上安装Linux找不到硬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volatile的作用(转自于http:
- 下一篇: 升级与编译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