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常见问题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python常见问题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問題1
到底什么是python?主要對比與其它技術的區別。
答案
關鍵點:
- Python是一種解釋型語言。與C語言和C的衍生語言不同,Python代碼再運行之前不需要編譯。其中解釋型語言還包括PHP和Ruby。
- Python是動態型語言,指的是你再聲明變量時,不需要說明變量的類型。可以直接編寫類似a = 1和s = 'I am a string'這樣的代碼,而不會報錯。
- Python非常適合面向對象的編程(opp),因為它支持通過組合(composition)與繼承(inheritance)的方式定義類(class)。Python中沒有訪問說明符(類似C++中的public和private)。
- 在Python語言中,函數是第一類對象。這指的的是它們可以被制定給變量,函數既能返回函數類型,也可以接受函數作為輸入。
- Python代碼編寫快,但是運行速度比編譯語言通常要慢。好在python允許加入基于C語言編寫的擴展,因此我們能夠優化代碼,消除瓶頸,這點通常是可以實現的。nump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運行速度真的非???#xff0c;因為很多算術運算其實并不是通過python實現的。
- Python用途非常廣泛——網絡應用,自動化,科學建模,大數據應用,等等。它也常被用作“膠水語言”,幫助其他語言和組件改善運行狀況。
- Python讓困難的事情變得容易,因此程序員可以專注于算法和數據結構的設計,而不用處理底層的細節
問題2
閱讀下面的代碼,寫出A0,A1至A6的最終值。
A0 = dict(zip(('a','b','c','d','e'),(1,2,3,4,5))) A1 = range(10) A2 = [i for i in A1 if i in A0] A3 = [A0[s] for s in A0] A4 = [i for i in A1 if i in A3] A5 = {i:i*i for i in A1} A6 = [[i,i*i] for i in A1]答案
A0 = {'a': 1, 'c': 3, 'b': 2, 'e': 5, 'd': 4} A1 = [0, 1, 2, 3, 4, 5, 6, 7, 8, 9] A2 = [] A3 = [1, 3, 2, 5, 4] A4 = [1, 2, 3, 4, 5] A5 = {0: 0, 1: 1, 2: 4, 3: 9, 4: 16, 5: 25, 6: 36, 7: 49, 8: 64, 9: 81} A6 = [[0, 0], [1, 1], [2, 4], [3, 9], [4, 16], [5, 25], [6, 36], [7, 49], [8, 64], [9, 81]]為什么提這個問題:
- 列表解析(list comprehension)十分節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大的學習障礙。
- 如果你讀懂了這些代碼,就很可能可以寫下正確地值。
- 其中部分代碼故意寫的怪怪的。因為你共事的人之中也會有怪人。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drag-tigger/p/10511039.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常见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个人成长学习讨论小组】练习2:角色
- 下一篇: 写在方法中的路由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