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责归属看数据库中关系设计
今天和領導討論組織結構中的職責歸屬的時候,討論到TMT(技術委員會)和CTT(公共技術小組)中(TMT是CTT的上層組織),如果有大的攻關技術任務,是將職責歸屬到CTT好呢,還是將職責歸屬到TMT好。
我以為CTT負責好,第一是因為我在CTT;第二我認為TMT是做決策的,具體的事情就該CTT來做。但是領導認為應該屬于TMT。原因是這樣的,組織中職責是分解的,如果歸屬到TMT,TMT就會負責CTT具體做的事,否則,由于TMT中沒有明顯參與,導致TMT最后不清楚CTT做事的方向,最后干脆不負責任。
簡單點說,職責歸屬放到TMT,是因為需要從上而下的職責鏈關系的存在!
我想到這和數據結構中的單向鏈表的結構非常相似。更準確的數據結構應該是鏈式單向樹。根記住葉子的指針,這樣根就會對葉子的生命周期負責。
更想起數據庫中關系的設計,原以為和鏈表的關系類似,后來卻發現還有很大的不同的地方。我們知道,數據庫中表和表的關系包含:一對多、多對多、一對一。一對多中的關系指針,其實是記錄在子表中的。一對一的關系中,也是一樣。記錄關系的表,一般都是附屬信息表。
為什么數據庫中的關系設計會和組織結構中的設計存在這些差異呢?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再引入數據的內存結構,就會發現,內存的關系歸屬和組織結構是一樣的。于是我們可以先使用內存結構和數據庫關系來分析一些原因,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
這些可能是我們以往容易忽視的地方。但是細究下去,卻會發現,原來持久化設計和運行機制設計是完全不一樣的設計原則。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內存結構強調關聯,而數據庫強調分離。因為持久化設計中,兒子只要知道父親就可以了,父親不需要知道自己有幾個兒子。而在內存結構設計中,則傾向于父親應該知道自己有多少兒子,但兒子是否知道父親,可以忽略!
關鍵是什么?效率!內存結構強調效率,如果從兒子找父親,比較麻煩。殊不知多少兒子找爸爸的悲慘故事發生。而父親如果知道兒子,那么一般都是生活在一起,父親找兒子就簡單多了。
好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在這里啰嗦了半天。權當為設計愛好者提供一些討論的論資吧。
?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xiammy/606298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从职责归属看数据库中关系设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KingFly独家爆料!网络赚黑钱,你安
- 下一篇: CTime COleDateTime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