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卸载 dev sd*下硬盘,Linux下硬盘操作解析
對硬盤的操作是非常普遍的,特別是我們在不同的服務器之間掛載卸載數據盤。硬盤的表示符號需要注意,SATA/SCSI接口的識別為sd,IDE接口的識別為hd。因此在Linux中/dev/sd*中sd表示SATA/SCSI硬盤,/dev/hd*中hd表示IDE硬盤。
硬盤的操作命令主要有fdisk,mkfs,mount,umount。總結一下在云服務器上對硬盤進行操作的幾個大的步驟:
1、查看硬盤信息:
ls /dev/sd*
fdisk -l
硬盤分區的Blocks表示分區大小,單位是1KB,除以1024換算成MB,再除以1024換算成GB。
1GB = 1024MB
1MB = 1024KB
1KB = 1024Byte(字節)
1Byte = 8Bit(位)
在終端中我們可以看出,Linux能夠找到數據盤,但是提示沒有創建有效的分區。
2、創建硬盤分區:
每個硬盤可以最多有4個主分區,標號從1到4;1個擴展分區,擴展分區可以再分為多個邏輯分區,標號從5往后依次排列。
fdisk /dev/sdb
進行分區:依次輸入n→p→1創建第1個分區。
m 顯示幫助信息
n 新建分區
p 分為主分區
e 分為擴展分區
w 保存退出
使用fdisk -l可以看到新的分區/dev/sdb1已經建立完成。
在fdisk命令中,相關的參數如圖所示。
3、格式化硬盤分區:
mkfs -t [文件系統格式] 設備名
mkfs -t ext3 /dev/sdb1
4、掛載硬盤分區:
mount [選項] 設備名 掛載點
掛載點必須是一個目錄。一個分區掛載在一個已存在的目錄上,這個目錄可以不為空,但掛載后這個目錄下以前的內容將不可用。
掛載分區在/mnt或/media目錄下:
mkdir /mnt/sdb1
mount -t ext3 /dev/sdb1 /mnt/sdb1
這里,如果我們如步驟1所示,再次查看硬盤信息可以看到我們加載的數據盤。
5、查看當前掛載分區:
df -h
其中Mounted on表示掛載點。
6、卸載磁盤分區:
umount 設備名或掛載點
umount /mnt/sdb1
總共對硬盤的操作無外乎以上幾個步驟。
如果不重啟服務器的話,對數據盤的加載狀態一直保持有效。但是如果服務器重啟的話,需要我們重新對數據盤進行加載。針對這種服務器重啟情況,我們可以編輯/etc/fstab文件,添加:
/dev/sdb1 /mnt/sdb1 ext3 defaults 1 1
這樣就可以實現開機自動加載數據盤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下卸载 dev sd*下硬盘,Linux下硬盘操作解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运行项目部分空指针,技术文章—
- 下一篇: 中国银行短信通知服务费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