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gps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方法及在excel中的实现_分享∣Arcgis中62个常用技巧系列二(21-40技巧)...
二十一、融合后全部打散
ArcToolbox-> 數據管理 -> 屬性 ->mergemultipart to singlepart
二十二、圖層 關系處理
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疊加 -> Erase ( 圖層擦除指根據參照圖層的范圍大小,擦除參照圖層所覆蓋的輸入涂層內的要素。)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疊加 -> Updat e ( 輸入的圖層中被修正圖層覆蓋的那一部分的屬性將被修正圖層的屬性代替,注意在更新時輸入圖層必須透明)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疊加 -> Symmetrical difference ( 獲得兩個圖層疊加后去掉其公共的區域的圖像,新生成的圖像的屬性也是綜合兩者的屬性而產生的)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提取 ->Clip 得到裁切要素區域范圍中輸入圖層的數據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疊加 -> Intersect 交集操作是通過疊置處理得到兩個圖層的交集部分,并且原圖層的所用屬性將在同時得到的新的圖層顯示出來。
二十三、選擇性導出數據生成新圖層
選中要生成新圖層的數據 , 源圖層右鍵,數據,導出數據,選擇選中的要素,修改圖層名,確定(同樣適用于選擇性導出 dbf 文件)
二十四、 ArcGIS 根據坐標點生成面圖層和線圖層;并根據圖層文件導出坐標點文件
ArcToolbox-> 示列 -> 數據管理 ->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其中, input txt file 選擇下面格式中的坐標點 txt 文件, Input decimal separator 中在英文狀態下輸入任一字符,但不能使用空格, Output Feature Class 選輸出路徑, Output Feature Class Spatial Reference 中選擇坐標系或導入參考已有圖層坐標系。txt 文件格式說明:
1 、 Polyline 后面不能有空格;(如果要生成面,將 Polyline 改成 Polygon )
2 、數據間的空格間隔只能是一個字符;
3 、生成線的每一點要按順序排列,按不同順序排列會生成不同的圖像;
4 、第一個點的序號從 0 開始編號;(面圖層的時候每個小班第一個點和最后一個點一樣)
5 、若要生成多條線,對每條線要編號;且要符合上述的要求,每條線的點重新從 0 開始編號;
6 、最后一行要加上 END ;
7 、將數據從 EXCEL 表中導出成 TXT 格式后,按上述要求調整好數據格式,新建一個 TXT 文檔,將數據復制到新建的文檔當中。
8 、各個點的坐標數據必須保留 1 位以上的小數。格式必須要符合上述規定如下:在同一個圖層上同時生成兩個小班地塊
Polygon
0 0
0 477140.9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1 477186.3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2 477186.300 268507.559 1.#QNAN 1.#QNAN
3 477186.300 268522.561 1.#QNAN 1.#QNAN
4 477192.300 268522.461 1.#QNAN 1.#QNAN
5 477192.300 268507.459 1.#QNAN 1.#QNAN
6 477192.3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7 477263.9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8 477263.900 268408.400 1.#QNAN 1.#QNAN
0 477140.9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END
Polygon
0 0
0 700680 5247849 1.#QNAN 1.#QNAN
1 700676 5247846 1.#QNAN 1.#QNAN
2 700603 5247885 1.#QNAN 1.#QNAN
3 700609 5247891 1.#QNAN 1.#QNAN
0 700680 5247849 1.#QNAN 1.#QNAN
END
生成線圖層
Polyline
0 0
0 700680 5247849 1.#QNAN 1.#QNAN
1 700676 5247846 1.#QNAN 1.#QNAN
2 700603 5247885 1.#QNAN 1.#QNAN
3 700609 5247891 1.#QNAN 1.#QNAN
END
二十五、內容列表區圖層文件拷貝
一個打開工程中內容列表區的圖層文件全部復制拷貝到另一個打開工程的內容列表中,在源工程內容列表區中選中要復制的圖層文件上右鍵復制,在目標工程內容列表區中圖層上右鍵粘貼圖層文件。
溫馨提示:登錄51GIS學院官網后,從課程開放資源下載《Arcgis中62個常用技巧》源文件!
二十六、快捷鍵
ALT+R 鍵然后 S 鍵可以幫助你快速保存圖層文件。
ALT+R 鍵然后 G 鍵同樣可以快速融合文件。
CTRL+F6 捕捉頂點,
CTRL+F8 捕捉邊線
注:地方林業局在最近幾年有電子版的資料,但是這些資料部分還是“北京 54 坐標系”,與現在大家統一用的“西安 80 坐標系”不同。如果我們想利用這部分資料做參考,大家可以先把“北京 54 坐標系”做一次投影轉換轉為“西安 80 坐標系”然后再利用小班和影像做一下配準。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西安 80 坐標系”。具體操作步驟在上面的操作方法里面都有。
二十七、 GPS 和電腦連接、數據傳輸、坐標點成圖
MapSource 客戶端軟件和 GPS 驅動程序
安裝安裝好驅動和 MapSource 程序,用 GPS 自帶數據線和 GPS 連接好,(驅動程序和 MapSource 程序都在 GPS 附帶光盤里)
MapSource 參數設置
MapSource 編輯 -> 首選項 -> 位置 用戶定義的格網,用戶定義的地圖基準。屬性進行設置,具體參數設置和當地林業局 GPS 參數設置一樣。
MapSource 數據接收和保存
傳送 -> 從設備接收,接收內容一般選航點。文件 -> 另存為保存路徑文件名,文件類型為默認 .gdb (這是 GPS 數據庫和 GPS 設備上的數據一致,以后就可以拔掉 GPS 直接打開這個 gdb 文件進行操作相當于連接上 GPS 操作);同樣文件 -> 另存為 .TXT 文件( gdb 文件的 txt 形式)。
Excel 獲取坐標點
Excel 中數據 -> 導入外部數據找到保存的 txt 文件,下一步 -> 選分隔符,再下一步選中 “ 空格和其它 ” 確定(保存的 txt 文件導入 Excel 中),其中 Name 列為坐標點號, Description 列為打點時間,正常情況 Position 列為坐標點,得到了坐標點。坐標點成圖(分 1.0 成圖和 ArcGIS 成圖兩種方法)
1.0 成圖:
如果參數是嚴格按照上面 MapSource 參數設置中的步驟設置的話,坐標點可以直接上圖。在 Excel 中新建三列分別為 id , x , y ,其中 id 為一個圖中的同一地塊所有坐標點共同 id 號(同一塊地 id 值相同如都設為 1 ,另一塊地 id 值則都設為 2 )。然后用 1.0 點成面或線再加上屬性庫就得到 GPS 打點形成的圖層。
ArcGIS 成圖:
在上面的“二十四。ArcGIS 根據坐標點生成面圖層和線圖層”中有詳細描述。
二十八、另外一種坐標點成圖方法(需要用到工具 ->Add XY Data )
1 、將數據導入到 Excel 里面,總共有兩列 X , Y (列名為 X , Y 即可),下面對應 x , y 坐標數據即可,將文件保存成 *.xls 或者 *.dbf 文件。
2 、 ArcGis 下面,菜單工具 - >Add XY Data 工具 ( 可以同時上多個地塊,不同地塊中間用空行分隔,導入 Excel 中編輯完點號,再導出 Txt 文件,編輯為成面圖層的點文件 ) 。這時會形成一個新圖層,所有的點都添加進來了,但現在添加進來的點由于沒有 objectID 或者 FID ,現在圖層不具備 *.shp 圖層的大部分功能,如點的選擇,編輯,關聯,屬性等操作。
3 、在剛才生成的圖層上點右鍵,選 data-expot data …,導出成 .shp 文件。
4 、利用 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 工具生成 txt 文件,這個文件主要是描述各個點的坐標和格式化用的 . 將 Point 改成 Polyline 或 Polygon ,即可滿足連接生成線和面。
5 、利用 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 工具導入剛剛你生成的并改 Polyline 或 Polygon 的 txt 文件。
TXT 文件格式如下:
Point
1 37374000 2516000
2 37375000 2516000
3 37376000 2516000
4 37373000 2515000
End
二十九、中央經線、中央經線算法
中央經線:每一個 6 度或 3 度分帶中間的經線稱為中央經線,我國領土跨 11 個 6 度投影帶,即第 13~23 帶。我國領土跨 22 個 3 度投影帶,即第 24~45 帶
6 度帶中央經線算法:當地中央經線 =6* 當地帶號 -3 。(適用于 1:2.5 萬和 1:1 萬地形圖)
3 度帶中央經線算法:當地中央經線精度 =3* 當地帶號。(適用于 1:1 萬地形圖)6 度分帶:從 0 度經線(即 0 度經線)開始自西向東每個精度 6 度一個投影帶,全球共分 60 個投影帶。
當地所處帶數 = 當地東經整度數 /6 取整數加 1 。
3 度分帶:從東經 1.5 度經線開始,每隔 3 度一帶,全球共分為 120 個投影帶。當地所處帶數計算方法同上。
三十、高斯-克呂格投影
高斯-克呂格投影以 6 度或 3 度分帶,每一個分帶構成一個獨立的平面直角坐標網,投影帶中央經線投影后的直線為 X 軸(縱軸,緯度方向),赤道投影后為 Y 軸(橫軸,經度方向),為了防止經度方向的坐標出現負值,規定每帶的中央經線西移 500 公里 ,即東偽偏移值為 500 公里 ,由于高斯 - 克呂格投影每一個投影帶的坐標都是對本帶坐標原點的相對值,所以各帶的坐標完全相同,因此規定在橫軸坐標前加上帶號,如 (4231898,21655933) 其中 21 即為帶號,同樣所定義的東偽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帶號,如 21 帶的東偽偏移值為 21500000 米 。六度帶自 0 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 6 度自西向東分帶,帶號依次編為第 1 、 2 … 60 帶。三度帶是在六度帶的基礎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線與六度帶的中央子午線和分帶子午線重合,即自 1.5 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 3 度自西向東分帶,帶號依次編為三度帶第 1 、 2 … 120 帶。我國的經度范圍西起 73 °東至 135 °,可分成六度帶十一個,即 13-23 帶。各帶中央經線依次為 75 °、 81 °、 87 °、 …… 、 117 °、 123 °、 129 °、 135 °,或三度帶二十二個。六度帶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 :250000 )測圖,三度帶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 :10000 )測圖。
三十一、地理坐標系和投影坐標系
地理坐標系( Geograpic Coordinate System, 簡稱 GCS )和投影坐標系(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簡稱 PCS )。投影坐標系統是根據某種映射關系,將地理坐標系統中由經緯度確定的三維球面坐標投影到二維的平面上所使用的坐標系統。每一個投影坐標系統都由一個地理坐標系統投影轉化而成。(投影坐標系=地理坐標系+投影過程)
三十二、導出圖層小班坐標點并整理
ArcToolbox-> 示列 -> 數據管理 -> 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 (從圖層導出坐標點)
其中 Intput Feature 輸入想要導出坐標點的圖層文件, Output Txtfile 輸入導出路徑和文件名(文件名要加 .txt 后綴),導出格式為:
Polygon
0 0
0 700680.0 5247849.0 0.0 0.0
1 700676.0 5247846.0 0.0 0.0
2 700603.0 5247885.0 0.0 0.0
3 700609.0 5247891.0 0.0 0.0
4 700680.0 5247849.0 0.0 0.0
END
打開 Excel 數據 -> 導入外部數據,選分隔下一步,選空格,其他下一步。Txt 文件分列導入到 Excel 中,再把需要的坐標點文件復制,在目標 Excel 中右鍵選擇性粘貼,選中轉置,把一列坐標點拷貝成一行坐標點用來作為紙質文件。(可以用 Excel 中的格式刷制表)
三十三、 Arcgis 出圖
要出圖的所有圖層文件加入工程中, Arcgis -> 視圖 -> 版面視圖 -> 改變版面布局 -> 常規下選擇一種版面。可直接對版面編輯 。
三十四、小班號林班號和地類在圖上以分數形式標出
圖層右鍵 -> 屬性 -> 標注 -> 表達式,“ [ 林班號 ] & "--" & [ 小班號 ] &chr(13) & "--------" &chr(13) & [ 土地種類 ] ”
三十五、在圖層上插入常用的工具
Arcgis -> 插入 -> 圖列、指北針、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其中插入對象可以把你的坐標點等以文本、 word 、 excel 或其它形式顯示在圖層上;插入圖框,并設置圖框的投影坐標系,加入要在局部顯示的圖層,在局部以小地圖形式全局顯示圖層。
三十六、 建立網格
1 、在圖層窗口單擊右鍵,點擊 “Data Frame Properties” ;
2 、選擇 “Grids” 選項卡,點擊 “New Grid” ;
3 、選擇要建立的 Grid 類型可建立經緯線格網或坐標單位格網,點擊 “ 下一步 ” ;
4 、設置線型、風格大小等,點擊 “ 下一步 ” ;
5 、設置字體等,點擊 “ 下一步 ” ;
6 、設置屬性等,點擊 “Finish” 完成網格的創建。
備注:生成的 Grid 要在版面視圖中才可以看見。
三十七、 Arcgis -> 文件 -> 導出地圖,導出已經完成并準備打印的電子版地圖。(出圖可以分為衛片出圖,地形圖出圖,只要在 Arcgis 中加入衛片或地形圖就可以)
三十八、從“ Sheet1 ”表按樹種分類把坐標點拷貝到“楊樹”表,并且按有面積地塊給小班排 ID 號, Excel 的 VBA 代碼。在工具 -> 宏 -> 編輯代碼Sub Macro4()
Dim i As Integer
Dim x, z, n As Integer
x = 4 z = 2 n = 1
For i = 1 To 400
If Worksheets("Sheet1").Cells(x, 6).Value = " 楊樹 " Then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2).Value =Worksheets("Sheet1").Cells(x, 9).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4).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2).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0).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5).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2).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1).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6).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2).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2).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7).Value
Worksheets(" 楊樹 ").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x = x + 1
Else
x = x + 1
End If
If (Worksheets("Sheet1").Cells(x, 4).Value > 0) Then n = n + 1
Next i
End Sub
三十九、刪除單元格值為空的行,注意刪除一行默認為下方單元格上移,并且行號沒有丟失Sub Macro0()
Dim i, x As Integer
x = 2
For i = 1 To 2 000
If (Worksheets(" 楊樹 ").Cells(x, 2).Value = "") Then
Worksheets(" 楊樹 ").Rows(x).Select
Worksheets(" 楊樹 ").Rows(x).Delete
Else
x = x + 1
End If
Next i
End Sub
四十、 生成網格
arctoolbox 中 data management->feature class->create fishnet 可以生成需要的網格
文檔來自于百度文庫,向原作者致謝,僅供學習交流之用!
一、參訓人群
本課程適合自然資源領域從事測繪、地質、規劃等相關工作的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及項目負責人、精英骨干,相關高校學生、教師等學習。
二、課程大綱
第一章 ArcGIS基礎與入門
第二章 ArcGIS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章 ArcGIS坐標系和坐標轉換
第四章 數據編輯
第五章 數據采集和處理
第六章 拓撲檢查和錯誤處理
三、課程內容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手持gps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方法及在excel中的实现_分享∣Arcgis中62个常用技巧系列二(21-40技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