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form point数组带数值_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8分钟学复合类型
前面我們學習過 Golang 中基礎數(shù)據(jù)類型,比如內置類型 int string bool 等,其實還有一些復雜一點點,但很好用的復合類型,類似 C 中的數(shù)組和 struct、C++ 中的 map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Go 中的復合類型。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將掌握以下知識:
- 結構體
- 指針類型
- 數(shù)組和切片
- 映射類型
指針
指針不保存實際數(shù)據(jù)的內容,而是保存了指向值的內存地址 。用 & 對變量取內存地址,用 * 來訪問指向的內存。這點和 C 中的指針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 Go 中的指針不能運算。
a := 3pa := &a // 用 `&` 對變量取內存地址fmt.Println("point", a, *pa) // 用 `*` 來訪問指向的內存只聲明沒賦值的指針值是 nil ,代表空指針。
var a0 *int // 只聲明沒賦值的指針是nilif a0 == nil {fmt.Println("point", "it is nil point")}結構體
與C中的結構體類似, 結構體是一種聚合的數(shù)據(jù)類型,是由零個或多個任意類型的值聚合成的實體。每個值稱為結構體的成員,看例子:
type Test struct {a intb int}語法上的不同看到了嗎? 每個結構體字段之后沒有分號,沒有分號寫起來還是很舒服的。
初始化
可以在定義的時候初始化
test := Test{1, 2} // 定義結構體變量并初始化初始化部分結構體字段
t2 = Test{a: 3} //指定賦值Test.a為3 Test.b隱式賦值0隱式初始化
t3 = Test{} // .a .b都隱式賦值0多個變量可以分組一起賦值
var (t1 = Test{8, 6}t2 = Test{a: 3} //指定賦值Test.a Test.b隱式賦值0t3 = Test{} // .a .b都隱式賦值0pt4 = &Test{8, 6} // 指針 )訪問成員
通過 . 運算來訪問結構體成員,不區(qū)分結構體類型或是結構體指針類型。
fmt.Println("struct", st0.a, st0.b) // 通過 . 運算來訪問結構體成員對于只聲明沒賦值的結構體,其內部變量被賦予零值,下面我們聲明了 st0 但沒有對其賦值。
var st0 Test fmt.Println("struct", st0.a, st0.b) //輸出:struct 0 0數(shù)組
數(shù)組是一個由固定長度的特定類型元素組成的序列,一個數(shù)組可以由零個或多個元素組成。 數(shù)組可以用下標訪問元素,下標從 0 開始。
數(shù)組聲明后賦值
var strarr [2]string // 數(shù)組聲明語法strarr[0] = "ready"strarr[1] = "go"聲明賦值同時完成
intarr := [5]int{6, 8, 9, 10, 7} // 聲明賦值同時完成對于確定初始值個數(shù)的數(shù)組,可以省略數(shù)組長度
intarr := [...]int{6, 8, 9, 10, 7} // 聲明賦值同時完成Slice 切片
切片是變長的序列,序列中每個元素都有相同的類型。slice 語法和數(shù)組很像,只是沒有固定長度而已,切片底層引用一個數(shù)組對象,修改切片會修改原數(shù)組。
通過切片可以訪問數(shù)組的部分或全部元素,正因為切片長度不是固定的,因此切片比數(shù)組更加的常用。
聲明與初始化
常規(guī)初始化
簡短聲明并初始化切片
s0 := []int{1, 2, 3, 4, 5, 6} // 簡短聲明加賦值聲明后再初始化
var s []int // 聲明切片s s = s0 // 用切片s0初始化切片s聲明并初始化切片
var s00 []int = s0 // 用切片s0初始化切片s切片的零值是 nil
// 切片的零值是nil 空切片長度和容量都是0 var nilslice []int if nilslice == nil {fmt.Println("slice", "nilslice is nil ", len(nilslice), cap(nilslice)) }make初始化
除了上述的常規(guī)初始化方法,還可以用 make 內置函數(shù)來創(chuàng)建切片
// 內建函數(shù)make創(chuàng)建切片,指定切片長度和容量 // make 函數(shù)會分配一個元素為零值的數(shù)組并返回一個引用了它的切片 s2 := make([]int, 4, 6) //創(chuàng)建元素都是0的切片s2, 長度為4,容量為6 第三個參數(shù)可以省略 fmt.Println("slice", len(s2), cap(s2), s2)切片長度
長度表示切片中元素的數(shù)目,可用內置函數(shù) len 函數(shù)得到。
切片容量
容量表示切片中第一個元素到引用的底層數(shù)組結尾所包含元素個數(shù),可用內置函數(shù) cap 求得。
切片區(qū)間
切片區(qū)間遵循「左閉右開」原則,
s0 := [5]int{6, 8, 9, 10, 7} // 數(shù)組定義 var slice []int = intarr[1:4] // 創(chuàng)建切片slice 包含數(shù)組子序列默認上下界。切片下界的默認值為 0,上界默認是該切片的長度。
fmt.Println("slice", s0[:], s0[0:], s0[:5], s0[0:5]) // 這四個切片相同切片append操作
append 函數(shù)用于在切片末尾追加新元素。
添加元素也分兩種情況。
添加之后長度還在原切片容量范圍內
s2 := make([]int, 4, 6) //創(chuàng)建元素都是0的切片s2, 長度為4,容量為6 第三個參數(shù)可以省略 s22 := append(s2, 2) // append每次都是在最后添加,所以此時,s21 s22指向同一個底層數(shù)組 fmt.Println(s21, s22) // [0 0 0 0 2] [0 0 0 0 2]添加元素之后長度超出原切片容量
此時會分配新的數(shù)組空間,并返回指向這個新分配的數(shù)組的切片。
下面例子中 s24 切片已經(jīng)指向新分配的數(shù)組,s22 依然指向的是原來的數(shù)組空間,而 s24 已經(jīng)指向了新的底層數(shù)組。
s24 := append(s2, 1, 2, 3)fmt.Println(s24, s22) // s24 [0 0 0 0 1 2 3] [0 0 0 0 2]二維切片
可以定義切片的切片,類似其他語言中的二維數(shù)組用法。參考代碼:
s3 := [][]int{{1, 1, 1},{2, 2, 2},}fmt.Println(s3, s3[0], len(s3), cap(s3)) // 輸出: [[1 1 1] [2 2 2]] [1 1 1] 2 2map 映射類型
在 Go 中 map 是鍵值對類型,代表 key 和value 的映射關系,一個map就是一個哈希表的引用 。
定義和初始化
下面這樣定義并初始化一個 map 變量
m0 := map[int]string{0: "0",1: "1",}也可以用內置 make 函數(shù)來初始化一個 map 變量,后續(xù)再向其中添加鍵值對。像下面這樣:
m1 := make(map[int]string) // make 函數(shù)會返回給定類型的映射,并將其初始化備用if m1 != nil {fmt.Println("map", "m1 is not nil", m1) // m1 不是nil}m1[0] = "1"m1[1] = "2"注意:只聲明不初始化的map變量是 nil 映射,不能直接拿來用!
var m map[int]string // 未初始化的m零值是nil映射if m == nil {fmt.Println("map", "m is nil", m)}//m[0] = "1" // 這句引發(fā)panic異常, 映射的零值為 nil 。nil映射既沒有鍵,也不能添加鍵。元素讀取
使用語法:vaule= m[key] 獲取鍵 key 對應的元素 vaule 。
上面我們只用了一個變量來獲取元素,其實這個操作會返回兩個值,第一個返回值代表讀書的元素,第二個返回值是代表鍵是否存在的 bool 類型,舉例說明:
v, st := m1[0] // v是元素值,下標對應的元素存在st=true 否則st=false_, st1 := m1[0] // _ 符號表示忽略第一個元素v1, _ := m1[0] // _ 符號表示忽略第二個元素 fmt.Println(v, st, v1, st1, m1[2]) // m1[2]不存在,返回元素string的零值「空字符」刪除元素
內置函數(shù) delete 可以刪除 map 元素,舉例:
delete(m1, 1) // 刪除鍵是 1 的元素range 遍歷
range 用于遍歷 切片 或 映射。
數(shù)組或切片遍歷
當使用for 循環(huán)和 range 遍歷數(shù)組或切片時,每次迭代都會返回兩個值。第一個值為當前元素的下標,第二個值為該下標所對應元素的一份副本。
s1 := []int{1, 2, 3, 4, 5, 6} for key, vaule := range s1 {fmt.Println("range", key, vaule) }for key := range s1 { // 只需要索引,忽略第二個變量即可fmt.Println("range", key) }for _, vaule := range s1 { // 只需要元素值,用'_'忽略索引fmt.Println("range", vaule) }map 遍歷
當使用for 循環(huán)和 range 遍歷map 時,每次迭代都會返回兩個值。第一個值為當前元素 key , 第二個值是 value。
m0 := map[int]string{0: "0",1: "1", } fmt.Println("map", m0)for k, v := range m0 { // range遍歷映射,返回key 和 vaulefmt.Println("map", "m0 key:", k, "vaule:", v) }總結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掌握了 Golang 中基本的控制流語句,利用這些控制語句加上一節(jié)介紹的變量等基礎知識,可以構成豐富的程序邏輯,你就能用 Golang 來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了。
感謝各位的閱讀,文章的目的是分享對知識的理解,技術類文章我都會反復求證以求最大程度保證準確性,若文中出現(xiàn)明顯紕漏也歡迎指出,我們一起在探討中學習.
今天的技術分享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winform point数组带数值_带你学够浪:Go语言基础系列 - 8分钟学复合类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arch预测 python_【2019
- 下一篇: 表白编程代码python_python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