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编程基础(四):编程习惯、代码规范、易混淆之处
目錄
編程習慣
代碼規范
python中self的作用
易混淆之處
編程習慣
1. 添加主函數if __name__ == 'main':
2. 使用project_path = os.getcwd()自動獲取文件路徑,將代碼和數據文件夾放在一個project下,可以更輕松的獲取文件路徑,不必擔心代碼移植出現的文件路徑問題。
3. 設置pycharm 編程模版
4. 可以將自定義的python函數封裝成一個類class Solution(object),通過創建對象o = class_name(),對象調用類內創建的函數獲得運行結果o.longestPalindrome(s)
5. 輕量級循環
# 列表推導式 [x*x for x in range(10) if x % 3 ==0] [(x,y) for x in range(3) for y in range(3)] [b+'+'+g for b in boys for g in girls if b[0] == g[0]]?6. 字符串匹配,返回True or False
re.match(pattern,x) # 正確返回True,錯誤返回False7. python利用正則表達式提取指定字符串內容?
?方法:re.findall,re.finditer
import reresult = re.findall(r'(\w+)=(\d+)', 'set width=20 and height=10') print(result) [('width', '20'), ('height', '10')]代碼規范
python中self的作用
參考:python——類中的self到底有什么作用
- 在python的類中self代表實例本身,具體來說,是該實例的內存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self不是關鍵字,換言之,可以用其它的合法變量名替換self,但是,規范和標準建議我們一致使用self。
- 和普通的函數相比,在類中定義的函數只有一點不同,就是第一個參數永遠是實例變量self,并且,調用時,不用傳遞該參數。除此之外,類的方法和普通函數沒有什么區別,所以,你仍然可以用默認參數、可變參數、關鍵字參數和命名關鍵字參數”(廖雪峰老師說的)。
- 實例變量有什么作用,或者說,什么時候應該使用self修飾變量比較好?我的總結如下:
當我們想將某個變量綁定給實例時,就在類中,使用self修飾該變量。一般來說,類實例化為不同實例后,為了不同實例的某一變量互不干擾,就將該變量綁定給實例。
具體的使用場景,
1)若需要在類的不同方法中調用同一變量,且屬于同一個類的不同實例的該變量互不影響(即排除類屬性),則在類中將該變量綁定給實例。
2)需要在類實例化得到實例后,修改、或引用實例的某變量,則在類中將該變量綁定給實例。
易混淆之處
1. list[a:b]分片取子列表和range(10)都取不到最后一個數的索引值
? 比如,list[3:6]取不到6這個索引值;range(10)取不到10這個索引值
? --> python2 range()返回的是列表;python3 range()返回的是一個可迭代的對象。
==?為什么編程語言不能從1開始呢,為什么不能從頭取到尾呢?
2. 換行符--'\n',TAB制表符--'\t',是用轉義字符'\'(反斜杠)而不是'/'。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编程基础(四):编程习惯、代码规范、易混淆之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编程基础(一):编程思想
- 下一篇: Mac~git学习和应用需要注意的几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