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张图白话广告RTA技术
背景
?
RTA技術是廣告領域的一個革命性的技術,從19年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從20年,RTA已經變成了廣告行業的一個炙手可人的方向。RTA(Real Time API),從字面意義上看是一種實時反饋行為,實際上背后是數據安全、多維度數據標簽的全面應用。
最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網上很多資料介紹的不太準確,有些資料比較深度缺乏建議性,所以我也嘗試通過最簡單的描述把RTA介紹清楚。
廣告行業基礎概念
今天不介紹ADX、DSP這些廣告領域的基礎概念,只通過用戶、廣告平臺、廣告主這三者的關系介紹RTA的具體應用。
-
用戶:指的是互聯網領域的大眾,大家的網上沖浪行為構成互聯網領域最值錢的東西—流量。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當大眾享用互聯網時代免費應用的同時,是因為有些用戶點擊了廣告,為大眾的免費使用買單。而RTA技術,就是希望做到將流量和廣告的匹配更精準。
-
廣告平臺:這里廣告平臺是一個泛指,既包含了常見的頭條穿山甲、微信朋友圈這些廣告平臺,也包含了廣告聯盟。這些平臺為流量提供了一個載體。
-
廣告主:投廣告的人,金主爸爸。廣告主每年有大量的預算去廣告平臺投放廣告,目的是讓自己的應用得到增長。所以廣告主是整個互聯網營銷領域的金主,他們的訴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錢買更多地下載量或者點擊量,背后的含義是廣告的精確性。
RTA詳細介紹
了解了這三方關系后,我們再來探討RTA技術是怎么顛覆廣告行業的。先來看下在無RTA狀態下的三方的行為狀態圖:
廣告主是非常省心的,只需要設置投放的廣告,并且把過濾名單全給到廣告平臺,過濾名單一般是一些有問題的設備號,比如金融行業那些失信名單的設備號。廣告平臺會負責所有的廣告過濾、排序、競價、投放工作。
傳統的廣告投放模式存在兩個弊端:
廣告主可控制力低,有些廣告主有一定技術能力,想要干預廣告投放其實是沒有辦法的,只能完全依賴于廣告平臺
廣告主數據隱私性無法保證,需要把所有數據給到廣告平臺,由平臺方投放,這部分數據有可能是敏感數據,廣告主未必愿意給到廣告平臺。
再來看下加入RTA之后的變化:
RTA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廣告過濾環節給一個接口出來,讓廣告主去判斷是否要投放這個廣告。廣告主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能力去建模,通過模型判斷是否投放。
RTA一般應用于兩種業務場景,
已有用戶拉活:如果用戶是廣告主已有用戶,廣告主可以利用自身數據建模并且判斷這個客戶的LTV情況,然后通過RTA接口投放廣告去拉活這個用戶
新用戶拉新:新用戶拉新如果通過RTA去做對于廣告主有比較高的要求,因為新用戶意味著廣告主沒有這個用戶的歷史數據,如果準確的計算是否給這個用戶投放廣告,可能需要廣告主有數據補充才可以
RTA的優勢也顯而易見:
廣告主有更多干預廣告投放的途徑,廣告主可以建模去分析每個用戶的價值,然后判斷是否給他投廣告
廣告主數據不需要給到廣告平臺,解決了數據隱私性問題
RTA使得最終投放結果是廣告主+廣告平臺二方技術的融合,提升了最終廣告命中的準確率
作者判斷
?
我個人感覺,對于RTA這個技術,未來一定是廣告行業的一個很通用的功能,因為它解決了廣告主和廣告平臺相互的不信任的問題,無論是數據層面還是技術層面,RTA可以讓廣告主的錢花的更放心。從廣告平臺角度來看,為了讓金主爸爸們更滿意,提供RTA技術也是大勢所趨。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二张图白话广告RTA技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用MLflow做机器学习实验效果比对
- 下一篇: 手机端部署的超分机器学习模型-Mo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