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定价风控审批策略
政策與定價
一、不同應用場景下量化風控政策設定
市場主流產品
無定向用途貸款申請流程:
政策制定關注點:
數據準入設計,必填項的要求與考量;
個人信息驗證,包括人臉/活體/實名認證;
用于用戶信息驗證的外部數據,根據風險考慮,是否采用強授權信息
不同風險等級的審批流設計及操作指南;
用戶的拒絕死線及政策彈性通過的觸發條件
授信的激活時機及失效限制;
授信的定價及調整許可范圍
用戶級別變化的基本條件;
高危用戶的定義標準及條件應用;
針對不同產品形式的用戶升級條件
二、量化風險政策的業務應用流程
1.準入設計(硬規則及軟規則)
硬規則:
- 用戶基本準入:個人信息,生物識別,征信材料提供;
- 業務準入:渠道屬性,標的物屬性;
- 政策限制:特殊人群,特殊行業,特殊途徑;
- 征信限制:外部查詢,預期記錄,內部核驗
軟規則:
- 用戶資質調整:風險等級分層、資料缺陷調整
- 征信要求調整:額外提供材料要求、額外審批流程要求、額外數據調用要求
- 產品屬性調整:因可控風險變高而帶來的產品屬性調整
- 用戶外推:優質用戶外推、次級用戶同類產品外推
- 額度調整要求:升降額、額度禁用凍結等
用戶基本準入→標的物核驗(如有)→審核操守及標準→用戶資質評級→審批授信→貸后跟蹤
數據外界及埋點要求,政策,反欺詐管制
3.額度控制及定價設計
產品設計→額度控制→產品定損、額度制定、定價設計→產品設計
你所應該知道的指標和計算:
- 通過率、轉化率、授信金額、違約率
- 風險損失
- 資金占用周期
量化風險管理應用
損失估算及授信應用
- 人群分析
- 過往數據回顧
- 產品預期違約概率預估
- 貸款的還款方式(一次性還本付息、等額本息、等額等息)
- 貸款的違約情況(人群分布,產品形式分布-分期用戶)
- 貸款回收情況
4)定價多少才合適
預估損失→基礎成本→邊際成本(數據成本,獲客成本)?→收益平衡點?→定價
授信管理與定價的關系
通過計算整體授信資產的指標來得出預期的風險損失:
計算公式:Expected Loss= Probability of Default * Exposure at Default* Loss Given Default
PD:逾期率 EaD:風險敞口 LGD:違約損失率
風險損失的計算流程:
設定風險偏好→計算各客群用戶數分布→計算客群違約概率→分配敞口→驗證
預估信用風險損失三大要素的獲取手段
貸前、中、后數據觀測表介紹
3.不同產品間的風險損失計算方式
為什么風險損失需要因產品而異?
主流產品介紹:
一次性還本產品損失計算方式
本金損失估計:
- 估算人群比例分布
- 估算人群違約概率
- 估算人群違約敞口
- 估算人群違約回收率
利息損失估計:
- 利息還款方案
- 利息償還概率
- 利息計算方式
分期產品損失計算參數:
4.資金占用、產品周期與年華損失的定價應用
風控審批策略
為了達到目標,從而采取的一系列舉措
審批策略目標:低成本+低壞賬率
低成本:搭建合理審批流程、自動化審批,減少人工、控制征信成本
低壞賬率:防止欺詐風險、控制信用風險、加強貸后管理
審批策略架構搭建
制定策略的目標是什么?
從需求客戶中,篩選出風險較小的全體,并給出對應的額度
目標分解后為一下幾點:
熟悉產品類型,了解進件流程
熟悉產品類型:
了解進件流程:
根據明確的審批對象,制定主體策略模塊
常規審批策略模塊
注:
- 策略模塊要根據產品流程來制定
- 每一個對應解決一個或者多個風險點
- 找不到解決方案的風險點需要預留位置
對應主體策略模塊尋找風險解決方法
注:數據源的選擇
- 數據體量(查得率)
- 區分度(覆蓋率等)
- 是否穩定
- 數據來源
根據確定的策略模塊,設計審批流程
- 無費用在前,有費用在后
- 強高風險在前,弱風險在后
- 盡可能存留信息
注:考慮真實費用,而不是賬面費用;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確認審批流程落地方案
- 決策引擎
- 審批系統
- 征信平臺
注:征信平臺
- 作為第三方數據源回傳數據統一存儲平臺
- 記錄每次查詢結果
- 將原始數據處理為決策引擎可使用的字段
- 可管理多個同質數據源
?
?
解決方案:準入人群,確認風險點,尋找對應的排除方法,合理組合解決方法
成本類:推廣費用,審批征信費用,放款成本,征信成本
基本驗證
公安核查,人臉識別,活體檢驗,銀行卡三/四要素驗證,手機要素驗證
黑名單(身份證,手機號,聯系人手機號)
- 法院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
- 司法訴訟、行政違法、民間欠款等
- 高危行為、欺詐名單
- 金融信貸逾期、不良
- 金融信貸資信不佳、拒絕
- 關注名單
信用
- 多頭借貸
- 信用分
- 互聯網標簽
- 銀行卡信息
概念:是只吃變量,且只吐變量的系統
作用:將風控策略落地
與傳統代碼實現策略有什么區別?
- 風控業務人員可自行配置或更改
- 風控策略保密性更高
- 調整更快
決策引擎簡介:
- 只能處理單變量,且只能輸出單變量
- 內部可建立多個規則包,一個規則對應一個產品
- 可對每個使用用戶進行規則包權限控制(只讀,刪改)
- 也可對沒個使用用戶進行內部組件權限控制
- 可對組件進行凍結,避免操作風險
決策引擎內部組件介紹:
- 數據模型
- 規則&規則集
- 決策樹
- 評分模型
- 一維表索引
- 代碼塊
- 規則流
- 規則流測試
什么時候需要策略調優?
- 資產質量朝壞的方向變化
- 逾期指標偏高
- 通過率下降
- 預測的壞賬比率超過逾期
調優步驟:
- 確認是調整貸前策略還是貸后策略
- 是D類調優還是A類調優
- 量化分析調優閾值
- 預測按照方案調整后的效果
- 調整后驗證結果與預計效果是否一致
- 重復修正
D類調優
在通過的客群中尋找差客戶拒絕
將會降低通過率,且降低逾期指標
離線即可完成量化分析
A類調優
在拒絕的客群中找好客戶通過
將提高通過率,逾期指標可能增加
需要決策引擎標記豁免部分樣本分析
風控審批策略(續)
- 逾期
- 賬單逾期&訂單逾期
- 逾期時段(M1,M2,)
- 資產質量
- Vintage
- 首期逾期率
- PSI=(A-B)*ln(A/B) 用于衡量指標的波動程度
注:PSI<0.1穩定性很好
0.1<=PSI<=0.25關注
PSI>0.25異常
- 確定探索性規則的目標
- 將于目標相關的變量與目標整理成寬表
- 使用SAS進行探索性分析
- 尋找與目標強相關的規則
原理:
1)用歷史數據預測新客戶的違約概率
2)當前存在即合理
3)二分類結果
什么時候需要評分卡
使用場景:
評分卡cuttoff
調額步驟:
- 篩選可調額客戶
- 分為調額組與對照組
- 調額后調額組與對照組資產趨勢分析
- 根據結果回調最初篩選可調額客戶的規則
最初調額客戶的篩選方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政策定价风控审批策略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第九章 组合模型在信贷风控中的应用
- 下一篇: 伪分布式集群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