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大比拼:英伟达Nvidia,Facebook,iwemeta
還是那個熟悉的黃色廚房,還是那身立領的黑皮衣,在11月9日下午4點,黃仁勛帶著他的元宇宙概念開啟了英偉達GTC 2021大會。
在長達1小時30分鐘的新品發布會中,黃仁勛重磅發布了英偉達最先進的Omniverse Avatar平臺,這是一個能生成交互式AI化身的技術平臺,集合了語音AI、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推薦引擎和模擬技術方面等技術。
與此同時,當元宇宙的東風吹向英偉達時,英偉達當日的股價也沖破了323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值站上7800億美元,穩居全美第七。
?
壹
三芯技術的工程師元宇宙
今年,“人傳人”的現象特別多,先是新能源汽車賽道吸引了一大批資本涌入,緊接著這股風氣就傳到了元宇宙這里。最近這幾周,每周都會有不同的大佬跳出來說“我們要進軍元宇宙”,兩周前是直接連公司名都換成Meta,以VR技術為亮點的Facebook,上周是以AR以及軟件實力取勝,市值突破2.5萬億美金的微軟。這周進軍元宇宙的則是硬實力廠商英偉達。
早在今年8月,黃仁勛那個連皮衣都是虛擬的視頻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刷了屏。黃仁勛這14秒的“虛擬人”替身演講,由于太過逼真,幾乎沒人察覺,立馬把英偉達的元宇宙概念送上了熱搜。緊接著3個月后的今天,英偉達再次出擊,通過GTC 2021大會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他們進軍元宇宙的硬實力。
?
和社交巨頭還有軟件巨頭不同,英偉達一上來展示的都是硬家伙,顯然更技高一籌。他們將要通過“GPU+CPU+DPU”的“三芯”戰略來建設元宇宙,而其元宇宙概念也被定義為“工程師的元宇宙”。說簡單一點就是,英偉達的元宇宙沒有太多花里胡哨又很遙遠的東西,有的只是滿滿的硬核算力。英偉達的元宇宙硬件最底層由GPU、AI、Omniverse組成,其中Omniverse是英偉達過去20年軟硬件技術的集大成者。
元宇宙最常見的技術就是VR/AR/MR,這些技術本質上考驗的都是算力水平。前段時間十分火熱的區塊鏈就和算力緊密掛鉤,挖礦最需要的就是強大的算力支持,而只有英偉達的顯卡才能提供這種強有力的算力支撐。2018年年初,GPU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短缺,因為以太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挖掘熱潮的礦工涌入,游戲玩家難求一卡,英偉達甚至實行“單用戶限購2卡”。與區塊鏈相似,元宇宙的建設需要做大量模擬真實的渲染,背后所需要的算力自然不言而喻。
?
貳
元宇宙技術到底還差點什么?
元宇宙中運用到的每一項技術,在過去5年內都曾被吹上天,但實際上這5年里,這些技術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進步。以元宇宙核心的技術VR來講,現在VR技術發展的核心掣肘就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出現一款殺手級的設備。拿移動互聯網作對比,雖然移動互聯網萌芽于2000年,但直到2007年第一代iPhone這款殺手級產品出現時,移動互聯網時代才真正開啟。
VR產品也是一樣,從2012年第一款Oculus Rift驚艷亮相的時候,人們就意識到了消費級VR產品的可能性,所以從那一年開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一次VR風潮。但時至今日,VR市場一直沒有出現一款像iPhone這樣的顛覆性產品,能夠推動VR在真正意義上成為構建元宇宙的核心技術。
?
為什么VR等技術沒有殺手級的產品出現?
其背后最大障礙就是算力缺乏。以Quest 2為代表的“新一代VR頭顯”為例,這款產品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算力不夠強大,整個產品也不夠輕巧。想要在VR眼鏡這么狹小的空間內提供高算力,這對芯片的要求非常高,算力不足夠的VR眼鏡,鏡片中的世界要么是一片馬賽克,要么就是精度非常低,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這樣的虛擬世界別說是元宇宙了,啥宇宙都算不上。扎克伯格把元宇宙賭在了VR上,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算力問題,那么他的元宇宙之路也許并不會很順暢。
叁
英偉達的元宇宙
旨在構建1:1的虛擬世界
英偉達的元宇宙之所以更能讓人信服,就在于他們的強項就是解決算力問題。英偉達的Omniverse平臺,就是強大算力的最好說明。
在這場大會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技術就是虛擬形象Toy-Me。在演示中,黃仁勛化身的虛擬形象,可以很流利地與人進行自然語言交流。據介紹,這項技術使用了目前業界規模最大的預訓練自然語言處理模型Megatron 530B,而且還“借用”了黃仁勛自己的聲音、形象和講話姿態,并且整個人也帶有光線追蹤特效,連眼鏡隨著光線變化而產生的反光都能精準捕捉到。
?
為了展示這個Toy-Me不是什么會說話的3D“QQ秀”,在演示時人們還向它提出了氣候變化、天文學以及生物蛋白質等高難度問題,“Q版”的黃仁勛都回答得行云流水。而最重要的是,所有虛擬形象所有的動作都是實時生成的,和預先渲染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消耗極大的算力。
僅僅只是一個Toy-Me就讓我們見識到了Omnivers的驚人算力,就更不用說其他的了。黃仁勛表示,他們將會在各個行業推進AI的發展。相比起Facebook偏向辦公化和娛樂化的元宇宙,英偉達以Omniverse平臺為核心的元宇宙更偏向于去構建一個與現實世界等比存在的虛擬世界,除了游戲和娛樂外,建筑、工程與施工,制造業,超級計算等行業都是涉獵范圍。去年Omniverse測試版本上線后,該平臺就已經與寶馬、愛立信、福斯特建筑、WPP等眾多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
(愛立信在Omniverse中構建的城市規模的數字孿生模型)
曾經,我們在設計建筑物時,大部分都是以圖紙為基礎,有了這項技術后完全可以在虛擬平臺設計出一個更接近真實的高精度立體設計圖,在虛擬世界中實驗成功之后,再回到現實世界中以更快速度的做完所有建筑工程。
如果說算力是阻礙我們開啟元宇宙世界最大的技術難關,那么英偉達顯然已經在算力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至少他們現在展現出的技術,以往從未有人達到過,而且一下子還讓元宇宙這個遙不可及的概念,多了幾分親近感。
?
除英偉達之外,最有可能在元宇宙領域實現突破的就是蘋果。蘋果最新的M1 Pro和M1 Max這2顆芯片,已經足以能夠秒天秒地秒空氣了。如果將來蘋果能在像VR眼鏡這種小體積的移動設備上也使用這樣的芯片,以低功耗實現高性能,那么蘋果將可能會成為元宇宙戰場中最致命的選手。據說蘋果明年將要出M2芯片了,相信性能絕對會比M1系列更加炸場。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元宇宙大比拼:英伟达Nvidia,Facebook,iwemeta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元宇宙企业大比拼:云宇宙数据中台:iwe
- 下一篇: 元宇宙:Facebook正式改名为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