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开发创始人潘俊勇:这些年我遇到的那些坑
發表于2015-10-13 15:40| 5368次閱讀| 來源CSDN| 9 條評論| 作者夏夢竹
專訪SDCCPython潘俊勇編程語言 width="22" height="16" src="http://hits.sinajs.cn/A1/weiboshare.html?url=http%3A%2F%2Fwww.csdn.net%2Farticle%2F2015-10-12%2F2825888-SDCC&type=3&count=&appkey=&title=%E6%BD%98%E4%BF%8A%E5%8B%87%EF%BC%8C%E6%98%93%E5%BC%80%E5%8F%91%E7%9A%84%E5%88%9B%E5%A7%8B%E4%BA%BA%E5%85%BCCTO%EF%BC%8C%E6%B1%9F%E6%B9%96%E4%BA%BA%E7%A7%B0%E8%80%81%E6%BD%98%EF%BC%8C%E6%97%A9%E6%9C%9F%E5%9B%BD%E5%86%85Python%E7%A4%BE%E5%8C%BA%E7%9A%84%E4%B8%BB%E8%A6%81%E6%8E%A8%E5%B9%BF%E5%BB%BA%E8%AE%BE%E4%BA%BA%E4%B9%8B%E4%B8%80%E3%80%82Python%E6%98%AF%E4%B8%80%E9%97%A8%E6%9E%81%E7%AE%80%E8%AF%AD%E8%A8%80%EF%BC%8C%E6%98%93%E6%8E%8C%E6%8F%A1%EF%BC%8C%E4%B8%8D%E4%BC%9A%E6%8A%98%E8%85%BE%E7%A8%8B%E5%BA%8F%E5%91%98%EF%BC%8C%E5%BE%88%E6%97%A0%E5%AE%B3%E3%80%82%E5%9C%A8%E4%BB%96%E7%9C%8B%E6%9D%A5%EF%BC%8C%E6%8A%80%E6%9C%AF%E4%BA%BA%E7%94%9F%E6%98%AF%E4%BA%A7%E5%93%81%E4%BA%BA%E7%94%9F%EF%BC%8C%E5%85%B4%E8%B6%A3%E6%98%AF%E5%8A%9B%E9%87%8F%E7%9A%84%E6%9D%A5%E6%BA%90%E3%80%82&pic=&ralateUid=&language=zh_cn&rnd=1445120792606"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allowtransparency="true">摘要:潘俊勇,易開發的創始人兼CTO,江湖人稱老潘,早期國內Python社區的主要推廣建設人之一。Python是一門極簡語言,易掌握,不會折騰程序員,很無害。在他看來,技術人生是產品人生,興趣是力量的來源。CSDN年度技術盛宴?“SDCC 2015中國軟件開發者嘉年華”將于2015年11月19-21日在北京召開。在大會召開之際,CSDN聯系上了易開發創始人兼CTO潘俊勇,請他分享易開發的無棧開發之路。 他認為,Python是一門極簡語言,易掌握,不會折騰程序員,很無害。他說,“技術人生是產品人生,我們是快樂的創造性的開發者,而不僅是苦逼的制造角色的程序員。興趣是力量的來源。”
屆時,潘俊勇將在編程語言論壇中帶來《易開發的無棧開發之路》的主題分享,歡迎前來現場聆聽【點擊這里搶票】。
潘俊勇,易開發的創始人兼CTO,江湖人稱老潘,早期國內Python社區的主要推廣建設人之一。
CSDN:首先請自我介紹下自己,目前所負責的領域以及所在公司。
潘俊勇:我是潘俊勇,江湖人稱老潘,特點就是比較老。碩士畢業曾經在中心通訊工作過,之后出來創業,探索開源商業模式,早期國內Python社區的主要推廣建設人之一。
創業以來一直專注在企業應用領域。現在公司主要產品是易開發,是一個一站式企業應用快速構建平臺,解決企業應用需求多、難定制、難集成等諸多難題。
CSDN:你是如何走上技術這條路的?對Python有著怎樣的情懷?你有著10余年的Python開發經驗,是何緣由讓你一直堅持下來的?
潘俊勇:我其實不是軟件專業,但是讀書的時候就做了很多開發項目,我對技術是真愛來的,是興趣所在。
情懷不敢談了,說說Python實際對我的影響。我其實是個實用派,2002年之前,我陸續嘗試過近十種語言。一旦接觸到Python,就被鎖定了,一門Python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其他語言都被競爭下去了。雖然最近Golang也吸引我的目光,但是現在Python對我們夠用了,而且Python不斷在發展,所以我們還是對保持對Python的專一了。
對于一個匠人,最愛就是做出自己喜歡的產品,做出產品需要技術而已。所以我不認為做技術是“堅持”。Python已經是極簡的語言,掌握很容易,并不會折騰程序員,很無害。所以我更愿意說我的技術人生,是產品人生。我們是快樂的創造性的開發者,而不僅是苦逼的制造角色的程序員。對,興趣是我們的力量來源。
CSDN:當初創立易開發,遇到過哪些坑?又是如何克服的?期間有沒有難忘的故事或人令你印象深刻的?
潘俊勇:創立以來,遇到無數的坑。自身架構方面的問題,選錯型上錯船的,性能方面的問題,可擴展、可維護方面的問題,都碰到過。若干年,見山開山,見水架橋,逐步迭代優化,才到現在的樣子。易開發作為一個開發平臺,也是希望能夠有坑讓我們來踩,讓開發者安心專注到應用層構建。
架構方面,早期易開發就是所有功能全聚合的一個單一應用,雖然安裝部署簡單,但代碼耦合嚴重難維護,性能難調優,難以平滑擴展。后來逐步分離成十多個服務,每個服務功能簡單,全部開放接口,每個服務獨立發展和優化,性能和可擴展、可維護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這個架構,和最近企業領域所推崇的微服務架構,是不謀而合。
技術選型方面的坑更多,最大的屬于選擇了Zope3這個Web框架。起因是因為當前我在推廣Zope/Plone開源社區,年幼無知然后被Zope3洗腦了,還有當年的選擇也不多。簡單還是硬道理,Zope3模仿J2ee過于學術化過于復雜了,和Python基因很不合,最重要是Zope3基本死去了。我們花了很大的時間去Zope3化。通過前面架構的分離,螞蟻搬家,重構過程中新的服務都不用Zope3了。現在即便在用Zope3的,也僅僅用了非常基礎的功能。這和當年豆瓣選擇堂吉訶德那個框架類似的經歷。我們最后可能切換到Pyramid去。
CSDN:易開發的開發架構是怎樣的?運用到了哪些開發框架?
潘俊勇:易開發是一個多租戶的企業應用PaaS平臺,核心是文件和表單的內容管理,提供應用開發平臺。發展到現在,技術架構已經比較復雜了,中心是一個賬戶服務,包括各個企業的注冊、人員、認證、繳費等服務;中心還有一個消息服務,提供通知、聊天等服務;然后是可擴展的工作平臺服務,可分布式部署在多個機房運營,每個運營點配套自己的文件庫、文件上傳服務、文件下載服務和文件轉換服務。
易開發用到大量的開源產品。Web框架包括Zope3、Pyramid、Flask,桌面用到pyQT,數據庫用到ZODB、MYSQL、Redis、ElasticSearch,隊列是我們土制開源的ztq,協程用了Gevent,Python包依賴構建用了Buildout,運維Fabric/Docker,消息服務用了mqtt mosca、socket.io,開發自動化用了ErrBot,其他還包括Nginx、uWSQI,能一下記起的就這些了。
CSDN:你認為Python的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新特性值得期待?
潘俊勇:總體健康。
去年我還比較擔心,Python性能問題多年無進步,而Python3的革命性導致社區力量分散。而語言競爭一刻沒停息,Ruby一直前衛性感,Golang聲勢浩大很多Python轉Golang,JavaScript現在也似乎要一統天下成為動態語言之王,Dart也磨刀霍霍。Python似乎地位不穩了。
但到今年,Python3發展很快,新特性很多,切換到Python3的理由充分了;而Golang還是比Python不那么人性化一點,搶走的地盤不多;Ruby最近似乎很小眾了;Dart已基本無戲;而且Node.js的異步還是太不友好了;更可喜的是,Python在數據統計分析領域,基本是頭把交椅了。
Python依然是用戶體驗最好的語言,經過這么多語言的競爭洗禮,語言排行榜上Python一直靠前略漲,Python沒有被打敗,再一次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做一個正常的人類,最適合的語言,我覺得還是Python。現在和Python最競爭的語言是JavaScript,都在競爭動態語言,是用來寫應用邏輯的語言。動態語言的世界很大,Javascript和Python適用還是有區別,會一起瓜分。
CSDN:你目前還會關注哪些新技術?給學習Python的開發者一些建議吧。
潘俊勇:關注技術:一個是更底層的Golang,專治Python的性能問題;另外一個圖形化編程語言Blockly,我覺得如果真正要進入人人編程,得靠這個,這個是最上層的領域編程語言;還有react.js,一統所有前端,太NB。
對Python開發者最大的建議,不要做死程序員,要做有追求的開發者。死程序是技術翻譯角色,保守派,舊技術的堅守和代言人,最終被技術革新碾壓;而開發者,是關注產品的人,對技術提出需求的人,是技術的探索和發現者,有技術架構審美能力,是技術界的掀風作浪者。Python已經是最簡單的語言了,屬于應用層的語言,我覺得在技術層面已經沒有太多障礙。Python的牛人,不應該局限在代碼,應該提升自己對業務的分析設計能力,用Python來創新的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
CSDN:?在本次SDCC大會上想分享的話題是?
潘俊勇:我報上去的話題,是《易開發的無棧開發之路》,是想講講這些年被各種坑折磨之后,說總結出來的企業領域應用的可持續開發的理想模式:無棧開發。也就是通過平臺層的封裝抽象,讓開發者最簡開發,屏蔽底層技術更替,到不分前后端的腳本級開發模型,最終達到最高效、最可維護的開發。我們在平臺層做了一些工作,直接通過后端的Python腳本,進行Web前端開發,還可進行桌面開發。這個和Node.js恰好相反,它是JS從前端侵蝕后端實現全棧,我們是后端Python侵蝕前端實現無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易开发创始人潘俊勇:这些年我遇到的那些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RPython在云端运行可扩展数据科学
- 下一篇: 百度母婴技术团队—基于Reactjs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