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你 80 % 网络生活的,竟是这样一家神秘实验室
覆蓋你 80 % 網絡生活的,竟是這樣一家神秘實驗室
這個看似「不務正業」的實驗室正在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極客公園作者:我是老紅啊
你可能正習慣著 Kindle 和各類音樂供應商給你帶來的便捷娛樂生活,但你不知道的是,你所熟悉的各類移動閱讀設備的電子墨水技術和 MPEG-4 音頻格式均是由 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大學媒體實驗室) 開發。沒錯,就是那個曾經資助張朝陽創辦搜狐的 Nicholas Negroponte 的 MIT Media Lab。
據 MIT Media Lab 的工作人員向「超頻」之旅團隊介紹,從音樂、閱讀、電影、到人工智能和各類識別技術,MIT Media Lab 的技術及其衍生已經覆蓋了超過 80% 的互聯網生活。
昨日,極客公園「超頻」之旅團隊探訪了這家神秘度堪比 Google X 的神秘實驗室。這家看上去不務正業的實驗室正在以它獨有的方式「漫不經心」地改變著你我的生活。
改變世界還不夠,我還要站著把錢掙了
雖然名為「媒體實驗室」,但 MIT Media Lab 所從事的領域早已超越「媒體」的范疇。其創始人之一,前 MIT 校長和美國總統肯尼迪的科學顧問 Jerome Wiesner 認為,各類學科的劃分束縛了科學本身的發展,而各學科的相互交融才能實現更多程度上的突破。
「我們的很多項目其實是沒有方向的,大家都來自不同的領域,不去束縛方向反而會創造出許多令人驚奇的結果。」據 MIT Media Lab 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會在一種無束縛的情況下保證創造力的最大發揮,甚至每年會花上上百萬美金來組織相關的 party。
「很多好的點子就是這么誕生的,并且覆蓋了網民們超過 80% 的互聯網生活。」
這種獨立性還體現在 MIT Media Lab 的商業模式上。
「我們這種自由度的保持是受益于我們獨立的贊助商模式。」據介紹,MIT Media Lab 接受企業以各類方式的贊助,但企業不能以任何理由干涉實驗室的研究;同時,作為投資回報,企業可以委派專門的技術人員全程參與項目的流程并取得實驗室項目的授權。
盡管這個條款看似「霸王」,但 Google、三星、微軟、和 LG 這些巨頭企業卻紛紛放下身段與 MIT Media Lab 展開合作。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的。
「玻璃盒子」中隱藏的黑科技
在一個精致的玻璃「盒子」中,MIT Media Lab 所在的這幢耗資 1 億美金的大樓孕育著 25 個項目團隊和超過 350 個項目。在這座大樓里,你可以隨處可見各類 3D 打印品,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隨時將你的各自想法變成最「基礎」的現實。
在上午的行程中,「超頻」之旅團隊造訪了 Alex Pentland 教授的 Human Dynamics 實驗室,除了主張用大數據解決社會問題,他們還希望通過互聯網眾包的模式建立一個龐大的基礎知識體系以供機器人思考,即「The Open Mind Common Project」。
上完課,畫風一轉來到項目實驗室內部。在美國國防部組織的挑戰賽中,來自 MIT Media Lab 的團隊因成功問鼎而收獲了這個由 Boston Dynamic(Google 收購的智能機器人公司)贈送的價值三百萬美金的機器人。
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要數 Hugh Herr 教授和 他的 Biomechatronics 團隊了。這位年少時期登山遇險凍傷截肢的青年坐著輪椅來到 MIT 讀書,并成功在 MIT Media Lab 孵化出「電子義肢」和「機械骨骼」這兩個明星項目。今年早些時候, Hugh Herr 剛剛穿著他研發出的義肢爬完了長城。
值得一提的是,下圖中的女孩是 Hugh Herr 的摯友,由于出生時保護不當導致雙腳截肢。憑借 Hugh Herr 開發的「電子義肢」,這位擁有著曲線深度的女孩已經成為了知名模特。
正如 MIT Media Lab 的創始人之一 Jerome Wiesner 所倡導的那樣,技術工程領域做到最棒是遠遠不夠的,未來的領導人更需要將人文和藝術整合到它們看待科技與政治的思維方式中。媒體實驗室是更多類型、模式的信息交流界面和介質,不只是束之高閣美而無用的學術研究和前沿探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覆盖你 80 % 网络生活的,竟是这样一家神秘实验室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银联基于OpenStack的金融私有云建
- 下一篇: 小团队 机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