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启动PE加Linux,macOS安装盘制作并添加EFI和WinPE
macOS安裝盤制作并添加EFI和WinPE制作macOS安裝盤
準備:用Mac Downloader.app下載好安裝包,下載好就在桌面上,
準備一個U盤,安裝包大小一般都在8G以上,小U盤不夠用。大盤可以分區做,不浪費多余的空間。插入U盤,打開磁盤工具,
選擇U盤-抹掉——抹盤信息
名稱隨便取名
格式Mac OS擴展(日志式)
方案GUID分區圖
點擊抹掉,完成。
對U盤進行分區,點擊分區——
點?加號增加新的分區 ——分區信息
名稱MyVol(這個名稱改變執行代碼里的也要改一樣)
格式Mac OS擴展(日志式)
大小必須大于你下載好的安裝包一些。我設的8.5GB
把下載好的安裝包放在應用程序里。(也可以直接在桌面執行,但是需要改變執行的路徑,每個人用戶名不同桌面路徑不同,所以自己放到應用程序里方便復制執行代碼)
打開終端- 復制下面代碼: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Catalina.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MyVol復制代碼
回車執行命令,輸入你的密碼(密碼不會顯示的),再回車。
根據提示輸入y來確認執行,再回車,執行。過程如下:
User [email?protected] ~ % sudo /Applications/Install\ macOS\ Catalina.app/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MyVol
Password:
Ready to start.
To continue we need to erase the volume at /Volumes/MyVol.
If you wish to continue type (Y) then press return: y
Erasing disk: 0%... 10%... 20%... 30%... 100%
Copying to disk: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Making disk bootable...
Copying boot files...
Install media now available at "/Volumes/Install macOS Catalina"復制代碼
等待制作完成。OK
到此如果你的OC或者Clover沒有屏蔽多余的啟動項,那啟動時候在選擇啟動項的界面就可以看到這個安裝盤,選擇進入即可使用了。為U盤加入EFI
為U盤加入EFI后可使U盤作為啟動盤從BIOS的UEFI啟動項選擇界面啟動macOS安裝盤 。使用任何可用工具掛載制作好的U盤上的EFI分區。
復制你配置好的EFI文件到U盤上的EFI分區內即可。
U盤里的EFI用做安裝啟動用的,配置文件最好不要跳過啟動選擇的界面,把常用的EFI文件復制進去修改配置好,這樣就可以成為你的機器專用的安裝盤了,硬件配置不同的機器會不好用。
支持多機型這里提供大神黑果小冰的安裝盤EFI提取為U盤加入WinPE系統下載一個支持UEFI啟動的WinPE系統,一般主流的都是exe格式的,需要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制作生成iso文件,然后就可以在mac下直接打開該iso文件了。如果不想要別人做好的可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WinPE。
這里提供微PE工具箱和老毛桃兩個版本制作好的iso。 微PE較小:功能少,啟動快;
老毛桃大:功能多,可聯網,啟動慢。
打開磁盤工具,選擇制作U盤,點分區,之前制作Install macOS的分區用了8個多GB,現在分區界面選擇另外沒有使用的部分點?加號增加新的分區 :分區信息
名稱隨便填,你知道它是WinPE盤分區就可以
格式MS-DOS (FAT)
大小大于你的WinPE文件。
打開iso文件,將其中的EFI和WEPE兩個文件夾復制到新加的WinPE分區內。
(如果是老毛桃的就是EFI和ILMT兩個文件夾)不同版本WinPE的文件夾名字不同,原理都差不多。
兩個文件夾之外的文件就是U盤個性圖標信息文件和MBR傳統引導文件,如果需要可一同復制進去。
完成。
開機時按快捷鍵進入BIOS的UEFI啟動項選擇就可以選WinPE進入了。
至此已經全部完成,U盤里剩余沒有使用的那個分區可以做正常的儲存U盤來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EFI启动PE加Linux,macOS安装盘制作并添加EFI和WinP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 cp 覆盖不确认,cp命令强
- 下一篇: c语言考试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长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