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助手 消防员的 消防机器人_消防机器人:消防员的“得力助手”(科技大观)...
近日,巴黎圣母院突發大火,其標志性的塔尖倒塌,令全球惋惜。據法國內政部門消息,當時消防部門緊急派遣一臺名為“巨人”的消防機器人參與救援,在熊熊大火中進入建筑內部作業,與大約400名消防員一道努力保住了圣母院的主體結構。
這不是消防機器人第一次進火場了。自1986年日本東京消防廳首次在滅火中采用“彩虹5號”機器人,消防機器人已逐漸成為火災搶險行動中得力的一員。“彩虹5號”屬于第一代程序化控制機器人,行動緩慢且不便于控制,還無法適應復雜火災的救援工作。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消防機器人已由具有感知功能的第二代發展到了高端智能化的第三代——人形智能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具備較為靈活的四肢,可以模仿消防員在救火過程中的動作。作為機器人中的“特種兵”,消防機器人集多種技能于一身。在事故現場,它能代替消防員進入高溫、易爆、有毒、缺氧的高危環境,利用自帶的高清晰度3D攝像頭,幫助消防員全方位掌握火場情況;它還是個“偵察小能手”,能在復雜險惡的環境中開展火源認定,在判定火源位置后迅速抵達,使用滅火設備將其撲滅。在這一過程中,消防機器人需要小心躲避障礙物,因此對于平衡技術的要求非常高。
消防機器人強大功能的背后離不開人的指揮。消防員進行無線遠程遙控,根據機器人的反饋信息,對火情進行精準分析,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作出決策。目前,消防機器人和消防員鼎力配合,能達到較好的效果。一旦離開消防員,機器人雖然能夠初步識別火災,但是自主能力和移動能力還較為欠缺。
目前,不少發達國家正努力優化人形智能消防機器人的性能。例如,意大利新一代機器人WALK—MAN2.0為了提高移動能力,身架由鋁、鎂合金和鈦等輕質材料制成,重量輕、行動速度快,能夠更好達到自身平衡;美國新一代機器人THOR則致力于提高對未知環境的識別和適應能力,已經試驗性用于船舶消防救援工作。此外,人形智能消防機器人還需要提高與人體感官的交互能力,多個機器人之間也需要加強協同作戰能力。
第三代消防機器人還存在一些短板,例如無線遠程遙控無法完全應對復雜環境下的磁場干擾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更進一步提高機器人的自主能力和移動能力,“與人共融”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消防員將性能更加完備的機器人“穿”在身上,化身成為能夠穿越火線的“超人”。這無疑對于設備的結構設計、材質選擇、控溫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生命的珍視,對災難的不屈,激勵著科學家們不懈探索。期待在未來的火災等事故中,消防機器人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協助降低民眾生命財產損失。
(作者為人民論壇人民智庫研究員)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得力助手 消防员的 消防机器人_消防机器人:消防员的“得力助手”(科技大观)...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fx5u模拟量如何读取_FX5U系列三菱
- 下一篇: androidrunnable使用,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