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on机器人编程 范例_2019年机器人盘点(IREX篇)
說
兩
句
當全球機器人廠家都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機器人廠家卻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上了世界。
世界級的頂級工業機器人展,公認的有兩個,一個日本的IREX,一個是德國的漢諾威,兩個展會都是兩年一次,剛好錯開。許多頂級廠商都會選擇在這兩個展會上發布新品。而國內的工業機器人廠家此前幾乎未見在這兩個展會上露臉。一個是因為出國參展比較麻煩,各種成本高昂,另一個也是底起不足,與國際頂級廠家站在一起,差距立現。
然而,2019年的IREX,許多看展的小伙伴得出的一個感概是:到處都是中國人,甚至到處都是熟人。不管是看展還是參展,中國人都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能走出國門,能與頂級廠商同臺競技,勇氣可嘉!!
很遺憾,今年小編無緣IREX,只能通過小伙伴們的分享感受這一盛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今年的IREX都有哪些亮點。
不知是誰
C位留給這個小粉拳,相比一般冷冰冰的小機器人,這位穿上了衣服,這配色,這造型,這圓圓小粉拳,如何讓人不剁手~~~~
DENSO
感覺DENSO這幾年發布新品的數量也不少,但是比較疑惑的一點是,不管是SCARA還是六軸,DENSO似乎在設計風格上也一直在調整,似乎每款負載都自成系統,有的中規中矩,有的非常驚艷,比如HSR系列的SCARA。
DENSO
DENSO的另一款小六軸,15年也是在IREX首發,那時算是全球了最小的機器人。然而,那個時間,DENSO還沒有想好這款機器人要干嘛,所以放了一整列在那里動,而且那時機器人還不成熟,末端抖到不行。而后DENSO終于定義這款機器人要進軍教育行業。
再次放出這款主要是這次DESON用它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DEMO,就是放兩臺相同的機器人,用手操作A機器人時,B機器人跟著A做相同的動作。把機器人當用示教器來用,確實是不錯的想法,而且六軸的姿態也非常直觀。
DENSO
還是DENSO,這次講的是理念,簡易模塊化的小工作站。以標準為的小推車為載體,通過更換不同的小機器人與不同的配件,形成獨立的小工作站,可以快速移動拼湊成工作站或者生產線。很好的想法。
管道機器人
模塊化的管道機器人,
三菱
這里展示的并不是機器人,而是自動避障。DEMO是兩臺機器人在同一個區域共同作業,這種工作空間交叉的情況,一般都是通過兩臺機器人之間的信號交互來判斷機器人是否已經回到安全位置,另一臺機器人才能進入,此時機器人的所有動作都是固定的,節拍是相對固定的。這三菱這次用的是視覺。
當機器人或者是人手進入工作空間時,另一臺機器人通過視覺感知到當前路徑有障礙物,就會自行修改軌跡避開,達到自動避障的效果。
這其實也是所謂協作機器人采用的方式之一,只是相對來說,具備碰撞檢測機器人更安全一些,所以目前視覺或者其他傳感器避障的方式暫未能普及。
人形機器人
盡管ASIMO團隊已經解散,盡管波士頓動力已被賣掉,研究人形機器人的勇士還是前撲后繼,專攻服務與救援。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人形機器人要達到實用的地步真的還有很長很長的路,開拓者們,加油~~~~
放開那個女孩~~~~上真人~~~~~~
TOSHIBA
這是目前手臂肌肉最粗的雙臂,沒有之一~~~~
TOSHIBA
又是TOSHIBA,雙臂SCARA,目前你骨骼精奇,一定到中國練過螳螂拳吧~~~~
也很像ET啊~~~~~~
概念車
插播一輛車~~~~~很科幻的概念車
外骨骼
相比人形機器人,我覺得外骨骼投入實用的速度要快得多,落地的應用多很多。
i-wrist
終于有人把靈巧眼用到自動化中了,YAMAHA用來裝視覺,相當給力。
Nikon
你沒有看錯,就是你認識的那個尼康開始造機器人了。目測是也是低壓模組的機器人。用途未知。
Genesis robotics
本屆IREX黑馬之一,這家公司主打輕量化的手臂跟新型的減速機。看起來有點像行星原理基礎上做的改良。看現場的視頻,起來適用于低精度,高速,少維護、輕量化的場合,結構非常緊湊。感覺可以用于低精度的工業機器人,輕量的服務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甚至外骨骼等等。應用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不過他們表示目前還是非常早期的樣品,后續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HD
面對現在諧波越來越多的競爭者,HD終于坐不住了,推出了大中空的新產品。機器人設計廠家都知道,中空走線一直是一個頭疼的問題,因為諧波的中空減速機孔徑一直不大,這對線纜的選擇造成了不小的困難。大中空的出現,可以極少改善這一困境。
新品雖好,可不要太貴哦~~~~~~~
Asyril
振動盤技術的頂級玩家,有興趣的去查查。定向振動,牛得不要不要的。
還有桌面型DELTA,什么0.1mm,0.02mm都弱爆了,0.003mm精度的DELTA你見過沒有~~~~~~
川崎
機器人控制機器人另一個DEMO。將一個示教手柄放在一個六軸并聯平臺上,變成一個示教器,用來控制里面的大機器人。
概念雖好,有那錢,我買個示教器不好么~~~~~~調侃歸調侃,這波軟肌肉還是得服。
FACNUC
請忽略后面的Kawasaki,這其實是FACUC的協作機器人。
FANUC其實早很就推出了協作機器人,一個是原來的小六軸,說是加了力傳感器,但怎么看都不像,感覺還是電流環,不知是不是我聽錯了。當時實際感受了一下,機器人在動的時候,我輕拍了幾下都沒停下來,直到稍用力拍了一下才停了~~~~~這跟我預期有點差距啊。另一款就是號稱世界最大負載的協作機器人,用的是表面包住軟皮膚的技術,體驗還不錯。
前面的兩款都是錦上添花,在原來的基礎上做的改良。這款模組式的協作才是真正的產品。期待更多消息。
川
仔細看中間的SCARA,跟天機的像不像~~~~~
EPSON
面對協作市場,EPSON終于不甘寂寞,終于推出了協作版的SCARA。造型相當不EPSON,比以前的SCARA漂亮多了。
注意到底座比較顯大,應該是把控制器放了進去,感覺EPSON的布局是,先推低壓電機,在T3上試水,然后利用低壓伺服進入協作市場,走一體化路線。那么,協作的SCARA出來后,雖然可以碰撞檢測了,但性能會犧牲,EPSON準備怎么打市場呢~~~
BTW,問了,中國不賣。
IAI
IAI也是SCARA的前輩之一了,這次也推出了新品,底座也變大了,不太像是控制器,難道是J1軸電機偏置了??
注意價格,761000日元,人民幣不到5萬,這在日本算是很廉價了。
Rethink
一代學霸終于復學了。目前Rethink應該主推這款模組化的手臂。圖形化編程仍是主推亮點。期待后續發力吧。
KUKA
KUKA居然開發了這款SCARA作為自動充電樁。工業設計很簡潔,但總覺得KUKA在SCARA上的工業設計不如之前漂亮了。
所羅門
來自寶島臺灣的所羅門迷你型六軸,重量含控制器只有4.5KG,負載0.5KG,精度達到0.005mm,是的,你沒有看錯,小數點后3位。因為臂長實在太短了。
比如吸引我的點是其使用的是24V低壓供電,嵌入式的控制器,非常緊湊。不過在工業設計上,這款機器人還是按照工業機器人印象設計,如果能再圓潤一些,那就更完美了。
最后說兩句
目前看來,協作、3D視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仍是風口,各家都試圖在其中找到突破口。然而,這幾樣已經被炒了好些年了,進展卻遠不如預期。
一體機的趨勢也很明顯,越來越多廠家把控制器與本體結合成一體。不過大多數是低壓伺服,畢竟相對高壓為說,低壓的控制器縮小相對更容易一些,也與當下協作市場相呼應。
人工智能依然任重道遠,應用層的非常多,而核心的基礎算法卻進展緩慢。套用網友的話,都說人工智能會讓大批人失業,照目前看來,從事人工智能失業的失業估計來得更快一些。
都說5G為工業而生,然而此次也未能見到了什么驚人成果。近期又有言論說5G只是過渡,6G才是未來~~~~~~4G的基礎設施還沒有回收成本,5G還沒全面組網,你跟我談6G?
共同戰疫
中國加油
2020年 2 月 2 日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epson机器人编程 范例_2019年机器人盘点(IREX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vscode如何找letax模板_一直努
- 下一篇: bt5重启网卡命令_Linux文件的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