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键创建非聚集索引_什么是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索引覆盖,回表,索引下推...
聚集索引
我們先建如下的一張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學號',`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OMMENT '學生姓名',`age` int(11) NOT NULL COMMENT '學生年齡',PRIMARY KEY (`id`),KEY `idx_name` (`name`) ) ENGINE=InnoDB;插入如下sql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a', 10);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c', 12);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b', 9);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d', 15);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h', 17);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l', 13);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k', 12); insert into student (`name`, `age`) value('x', 9);數據如下
mysql是按照頁來存儲數據的,每個頁的大小為16k。
在MySQL中可以通過執行如下語句,看到一個頁的大小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page_size'結果為16384,即16kb
在InnoDB存儲引擎中,是以主鍵為索引來組織數據的。記錄在頁中按照主鍵從小到大的順序以單鏈表的形式連接在一起。
可能有小伙伴會問,如果建表的時候,沒有指定主鍵呢?
如果在創建表時沒有顯示的定義主鍵,則InnoDB存儲引擎會按如下方式選擇或創建主鍵。
頁和頁之間以雙鏈表的形式連接在一起。并且下一個數據頁中用戶記錄的主鍵值必須大于上一個數據頁中用戶記錄的主鍵值
假設一個頁只能存放3條數據,則數據存儲結構如下。
可以看到我們想查詢一個數據或者插入一條數據的時候,需要從最開始的頁開始,依次遍歷每個頁的鏈表,效率并不高。
我們可以給這頁做一個目錄,保存主鍵和頁號的映射關系,根據二分法就能快速找到數據所在的頁。但這樣做的前提是這個映射關系需要保存到連續的空間,如數組。如果這樣做會有如下幾個問題
我們可以把目錄數據放在和用戶數據類似的結構中,如下所示。目錄項有2個列,主鍵和頁號。
數據很多時,一個目錄項肯定很多,畢竟一個頁的大小為16k,我們可以對數據建立多個目錄項目,在目錄項的基礎上再建目錄項,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MySQL 是怎樣運行的:從根兒上理解 MySQL》
這其實就是一顆B+樹,也是一個聚集索引,即數據和索引在一塊。葉子節點保存所有的列值
非聚集索引
非聚集索引葉子節點的值為索引列+主鍵
當我們查詢name為h的用戶信息時(學號,姓名,年齡),因為name上建了索引,先從name非聚集索引上,找到對應的主鍵id,然后根據主鍵id從聚集索引上找到對應的記錄。
從非聚集索引上找到對應的主鍵值然后到聚集索引上查找對應記錄的過程為回表
聯合索引/索引覆蓋
假設teacher表定義如下,在name和age列上建立聯合索引
CREATE TABLE `teacher`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教師編號',`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OMMENT '教師姓名',`age` int(11) NOT NULL COMMENT '教師年齡',`ismale` tinyint(3) NOT NULL COMMENT '是否男性',PRIMARY KEY (`id`),KEY `idx_name_age` (`name`, `age`) ) ENGINE=InnoDB;插入如下sql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aa', 10, 1);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dd', 12, 0);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cb', 9, 1);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cb', 15, 1);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bc', 17, 0);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bb', 15, 1);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dd', 15, 1); insert into teacher (`name`, `age`, `ismale`) value('dd', 12, 0);
對name和age列建立聯合索引
目錄頁由name列,age列,頁號這三部分組成。目錄會先按照name列進行排序,當name列相同的時候才對age列進行排序。
數據頁由name列,age列,主鍵值這三部分組成。同樣的,數據頁會先按照name列進行排序,當name列相同的時候才對age列進行排序。
當執行如下語句的時候,會有回表的過程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aa';當執行如下語句的時候,沒有回表的過程
select name, age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 'aa';為什么不需要回表呢?
因為idx_name_age索引的葉子節點存的值為主鍵值,name值和age值,所以從idx_name_age索引上就能獲取到所需要的列值,不需要回表,即索引覆蓋
索引下推
當執行如下語句的時候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like '張%' and age = 10 and ismale = 1;在5.6版本之前的執行過程如下,先從idx_name_age索引上找到對應的主鍵值,然后回表找到對應的行,判斷其他字段的值是否滿足條件
在5.6引入了索引下推優化,可以在遍歷索引的過程中,對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做判斷,直接過濾掉不滿足條件的數據,減少回表次數,如下圖
鏈接地址:https://blog.csdn.net/zzti_erlie/article/details/110501008
來源:CSDN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ysql主键创建非聚集索引_什么是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索引覆盖,回表,索引下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中的gui界面编程_pyth
- 下一篇: matlab 设置最大并行数_浅析线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