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应用导航模式
IOS應用導航模式有平鋪模式、標簽模式和樹狀模式。
1、平鋪頁面就像一疊卡片,頁面通過滑動切換,通常視覺精美,沒有滾屏。主要適用于只有一個主屏的簡單應用。
優點:
適用于內容少而精,操作少,只需要隨意瀏覽的頁面
很適合同類型不同內容的頁面,需要自定義內容和數量的頁面。
易于使用,只需要左右滑動手勢即可
頁面分頁控件占用空間
缺點:
只能挨個翻閱,不能隨意的跳轉到非相鄰頁面
頁面數量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10個
不適合滾屏(手勢操作相撞),對長文本不利
舉例:
Iphone內置的「天氣」應用
2、標簽模式是最常見的導航模式,這類導航的最大優勢是讓應用的主要功能一目了然。我們根據應用的功能類型和信息類型進行標簽分類,每個標簽對應的頁面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和內容。
優點:
將應用的主要功能明確的羅列出來并告知當前所在位置
可自由跳轉到應用的主要功能之間,操作簡單
缺點:
一般最多只能展示5個標簽
標簽欄占用不算小的頁面空間
舉例:
微信、QQ、嚴選
?
?
3、樹狀結構就是將層級信息分類到一顆倒置的樹的樹枝上,展示起來像流程圖,類似家譜。對于組織大量的信息內容,同時又讓每個內容觸手可及,樹狀結構是一個高效的方法。最常見的樹狀結構例子是表格視圖
優點:
非常適用管理大量的分類項目
組織方式垂直簡單,易于操作
占用很少的界面空間
缺點:
主功能只用在最頂層頁面才會被顯示出來。若頁面層級較多,不能直接返回到最頂層頁面
次級頁面內容需要用戶主動挖掘,不直接不顯性,用戶往往只對核心內容有印象
舉例:
IPhone「設置」的導航模式
?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組合使用導航模型。用一個模型組織應用的主要功能,用另一個模型作為子導航組織次要頁面。混搭導航幫我們克服了單個導航的缺點。常用的一個組合是使用標簽欄導航組織應用的主要功能,然后在標簽欄內頁使用樹形導航。樹形導航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能從一個功能快速的切換到另一個功能,而混搭標簽欄導航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彌補這個缺點。舉例:支付寶、微信;只有正確理解并思考每種導航模式的優缺點,我們才能更好的組織APP的結構。
無力吐槽「產品經理出需求,設計出UI圖,程序員只剩下照著寫」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 上一篇: 使用requestAnimationFr
- 下一篇: 网络相关之TCP(有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