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定位方式:RTK定位与激光融合定位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自动驾驶】定位方式:RTK定位与激光融合定位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對于自動駕駛定位技術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這篇博客:自動駕駛定位技術(Localization)—GNSS
定位分為RTK定位和融合定位。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定位:
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在GNSS信號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實現厘米級精度定位。
MSF(Multi-Sensor Fusion)定位,即融合定位:
結合 GNSS + IMU + Lidar 等多傳感器融合實現的全局定位導航系統,利用多傳感器優缺點的互補,實現高精度、高魯棒性的定位能力。對于GNSS 失效或者Lidar地圖環境變更場景具備一定的冗余處理能力。可提供城市道路、高速、部分隧道等場景下的定位能力。
NDT(Normal Distribution Transform)定位:
結合 GNSS + IMU + Lidar 實現的簡單融合定位系統,其中 lidar 定位采用開源 NDT 算法實現。其依賴 GNSS 信號質量,具備簡單城市場景下的高精度,魯棒的定位能力。
融合定位:
通過激光數據和預先建立的高精度激光定位地圖進行特征匹配,可以解算出一個低頻的高精度定位數據。
以隧道場景為例,在隧道中GPS信號特別弱。
- 在隧道中,如果隧道中有明顯的特征(柱子、牌子等),那么就可以利用融合定位方式,根據這些特征來匹配,得到具體位置。
- 如果隧道中什么特征都沒有,就是完全一樣的墻壁,毫無特征可言,那么融合定位就會失敗。(對應梅溪湖隧道)。
下面是一種人工搭建的模擬隧道,可以看到有很多白色的柱子,這些柱子可以用來激光融合定位。
對于沒有特征的隧道,可以考慮在隧道內人為掛牌子等具有明顯特征的東西,然后制作激光地圖,就可以進行融合定位了。
下圖是真實場景隧道。錐桶可能會被移動,不能依靠錐桶構建固定的激光地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自动驾驶】定位方式:RTK定位与激光融合定位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自动驾驶】摄像头单目测距原理及实现
- 下一篇: 【opencv】YUV各种色彩、YU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