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在無數個輾轉反側、難以入寐的夜晚,我用力地思考著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走上編程這一條道路?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編程人員,深諳編程之道,這條路并不好走。或枯燥無味,或心力憔悴,但亦能尋到其中樂趣,發現常人難以發現的背后之美。所以,痛定思痛,決定搭上這輛于我而言的編程末班車。
接觸編程,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選擇一門什么程序設計語言,我也為之苦惱了很久。找尋一圈,最后回到起點,發現了一個更加重要的東西:編程本身的思想。就此,我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學習程序設計就好比學習射擊,編程語言就好比我們手里緊緊握住的槍械,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學習設計必須要選擇其中的一種,不可能沒有槍還能學好射擊的,也不可能同時掌握所有的槍械。但是,如果你通過一種槍械掌握了射擊本身的技術要求,再去學別的也就觸類旁通了。所以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從中主要學習的是編程本身的思想,學習的是用程序設計的眼光來看待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具有一定的邏輯分析和數學建模的能力,邏輯分析和數學我認為應該是學好程序設計的基礎,當你需要變成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核心之算法體現著我們的邏輯,隨之貫穿整個編程的就是數學的思維。
基于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程序設計過程,是“分析問題——建立數據模型——選擇數據結構——翻譯成計算機語言”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最后一步才是我們通常所講:寫代碼,在此之前我們都要將邏輯和數學思維貫徹始終。
在一些項目中,如數學功底扎實,那該項目的設計模式會格外的優化,程序邏輯條理也將格外地清晰。因為數學可以培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恰好程序設計是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多專業覺得數學和編程能力就像太極和拳擊,編程能力很強,就能快速地甩出重拳,直接給予重擊;但數學能力很好的話就猶如一個太極高手,內力無窮。所以數學是通往大師的必經之路,或許開始會感覺沒什么用途,但是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就會體會到他的力量了。故言之,軟件編程的核心思想是算法,而算法是建立在數學思想和邏輯能力之上。
長路漫漫,希望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編程道路上造詣非淺。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hunterhu/p/6851450.html
總結
- 上一篇: Spring核心(ioc控制反转)
- 下一篇: webservice 之 Java 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