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职业生涯的迷惘与野望
引言: 一個人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由非常多的因素所影響,越到最后,心智的成熟越加重要,尤其對于天天非0即1的程序猿群里來說,在拿著比普通人相對比較高的收入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成長困擾,隨著資歷和年齡的增長,矛盾將更加的突出和明顯….
聲明: 這里沒有關注程序猿群體中的優(yōu)點和長處,那些都是加分項,我更想從不足之處入口進行展開和思考,從而嘗試去尋找一些出路和發(fā)展的路徑…..。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tài)來審視自己…..
程序猿群體的性格特征
程序猿群體,同時也是眾所周知的碼農,每日都對著電腦,與機器打交道;每日都是不停的敲擊鍵盤,研究各類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技術新名詞;久而久之,由于機器系統(tǒng)的影響,逐步形成了若干比較明顯的職業(yè)特征:
率真,頭腦簡單,非黑即白;
每日與代碼打交道,各類的程序語言以及編譯系統(tǒng)不會撒謊,不會把一個存在問題的代碼片段解釋為沒有錯誤;久而久之,也將深深影響久居電腦之前的工程師群里;在團隊中,直抒胸臆,不用打彎或者委婉表達,常被某些不懂技術而上位的領導所不喜,抑或因言獲罪,而被逐步邊緣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個你懂的。
容易沖動,性格單純
由于日積月累的從事與機器電腦打交道的工作,與人交往的技能越加匱乏,逐步演化為性格非常的單純或者簡單,對于事情的處理,容易情緒化或者欠缺歷練,往往影響個人的職業(yè)發(fā)展。
知識面狹窄,思路單一
所有的系統(tǒng)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系統(tǒng),其背后融合了業(yè)務以及商業(yè)的場景,而技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依據項目發(fā)展的不同階段、項目的背景特點、團隊的組成結構等諸多因素的不同而扦插萬別;碰到問題,僅僅從技術的角度去思考解決思路,往往欠妥,思路單一,抓住不了除了技術之外的其他因素。
受困于視野限制,上升通道狹小無比
視野解決了人的思維高度,大部分的公司都無法提供給程序員群里直接接觸客戶或者商業(yè)的機會,而程序猿群體大部分都只是一門心思鉆研技術,沒有機會或者有意思抬起頭來去思考市場/商業(yè)以及公司層面的諸多問題,只能趴在地上;在機會出現的時候,沒有表現的機會和能力,上升通道幾乎不可見。
聊了這么多問題,只是想提醒各位讀者,注意這些問題,思維決定出路,性格決定命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程序猿的職業(yè)發(fā)展路徑
大部分的程序猿都是畢業(yè)5年都是在從事純粹的技術工作,從事寫代碼,開發(fā)系統(tǒng)。5年之后,技術都已經非常熟練,該學習和掌握的技術都已經差不多的時候,即將出現職業(yè)生涯的分水嶺。 有其因,必有其果,我們嘗試來分析其大部分的程序猿們的未來之路:
Option 1: 走入管理崗,技術管理。
技術功底較好,主要的職責是管理團隊,管理技能和溝通技能成為主要的進身之階,技術會變成一個背景和基礎知識,并不一定要寫代碼;主要是項目經理的角色,對項目以及產品負責。
Option 2: 繼續(xù)深入學習和挖掘,技術大拿,架構師。
專攻技術,深入了解各類的技術棧以及流派,幫助團隊在新項目中選取正確的技術棧,并將其實施到最終的項目中,成為各個技術團隊的中堅力量和技術核心。
Option 3: 轉售前或者產品崗
在某個行業(yè)或者領域沁透了很長一段時間,具備了足夠的行業(yè)知識和背景積累,是完全有資歷轉入新的領域,比如售后、售前或者產品經理角色的,與技術行業(yè)基本脫鉤。
Option 4: 創(chuàng)業(yè)或者創(chuàng)業(yè)型小團隊
這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機會層出不窮的時代,有一個好的Idea是完全可以糾集若干人群進行嘗試的。亦或加入一個創(chuàng)業(yè)型的小團隊,體驗一個從0到1的過程,雖然大部分都是失敗的,但收獲的不是技術,而是如何從0到1的過程。
Option 5: 繼續(xù)碼農生涯,不停跳操,還是碼農,循環(huán)往復….
在一個公司呆若干年,沒有上升空間或者薪資漲幅有限,進入一個新的公司,重新開始做一個新的行業(yè),循環(huán)往復,如果技能和水平沒有提升,薪資將很快到達天花板;直至到最后,逐步被新人所替代,老人遭淘汰…..
Option 1,2是我們在職場大部分情況下見到的路徑,但是其為金字塔形的路徑,就是只有一部分能夠走到這個位置,或聰明伶俐/機會使然,或者熱愛技術/學習不輟者,可以走到那個位置。
Option 3: 要求能夠沉得住氣,在某個公司或者行業(yè)呆足夠長的時間;目前國內的技術行業(yè)人心浮躁,在一個公司呆2年都是比較長的情況下,寥寥可數。
Option 4: 創(chuàng)業(yè),說得容易,做起來難;目前的這一代人都是從應試教育體系中走過來的,在成長過程中,只專注于學習的成長歷程,讓大部分都從未真正思考過著直面過自己的未來之路,跟隨主流,做最有把握的事情,往往是大部分的首選。創(chuàng)業(yè)或者參與其中,畢竟是小概率的成功事件,大部分都不會。那些人會呢?往往都是家庭背景不凡的家庭出身的孩子在這個方面優(yōu)勢明顯,還有一部分人都是誤打誤撞的小概率幸運兒。實際情況上是除了這部分人,絕大部分普通人與此無緣。這里不講絕對的有與沒有,只講概率大小。
互聯(lián)網時代之下程序猿的職業(yè)規(guī)劃
Option 5: 這個是大部分的實際職業(yè)路徑,在不同的公司之間來來回回的流轉,在35歲左右的時候碰到天花板,只想找一個大公司養(yǎng)老。我忽然在悲傷地想到,天朝將退休年齡延長到65歲,大概率情況下依然需要繼續(xù)工作維持生計,你可以想象50歲+還奮斗在一線的程序猿嗎?能加班熬夜嗎?渾身的身體毛病,能競爭過年輕人嗎?
如何來解決?
說了那么多負面和悲觀的問題,該如何來解決呢?或許這里說的會是優(yōu)點雞湯的味道,但是如果相信這些雞湯,并踐行之,它就會變成真理,可以真正幫到你。
要有職業(yè)規(guī)劃和設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職業(yè)生涯會很長,需要要有計劃,有目標有節(jié)奏地去做,職業(yè)危機才可以最大程度避免。
發(fā)掘自己的職業(yè)方向
不是每一人都是適合做管理或者架構師,但是每一個都要去想我適合做什么,我的優(yōu)勢是否可以充分發(fā)揮出來?揚長避短,尋找和思考自己的職業(yè)定位,如果技術做到很爛,為什么一定要死守技術之路嗎, 可以考慮其他的發(fā)展之路或者可能;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適合,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終身學習和抬頭做事
畢業(yè)不是學習的技術,而是中間的一個階段罷了;學習和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會伴隨終身,技術知識只是其中一個狹窄的領域,產品/商業(yè)/市場等等都是作為一個職場人士需要涉獵的,如果你只是看技術的書籍,你需要謹慎了,自己的視野有可能會被限制了。
學習是手段,不是目的,學習或者閱讀是為了更好的思考和發(fā)展,抬頭去觀察世界和行業(yè),發(fā)展更多的機會和出路,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之人;學習不一定會好的結果,但是不學習,則只能固步自封。
技術變現
作為程序猿群體,有一身絕技,是可以變現的,可以創(chuàng)造各類美妙的事物和系統(tǒng),如果你善于觀察和思考,總會發(fā)現機會的;可以幫助別人實現想法,也可以幫助自己找到價值。技術有價值,只是需要你的實踐而已。
危機感與自我驅動
有危機感才有動力,這個原則適合于所有的群體;自我驅動才可以走的更為持久和長遠。
總結
沒有人可以告知十拿九穩(wěn)的通天秘籍,沒有規(guī)則可以像程序般準確無誤直達目標,所有的職業(yè)發(fā)展都是一個概率問題,踐行之,則提升概率,或許有一天可以達到預期,增加若干種可能。
技術有價值,技術要創(chuàng)造價值;但是也要警醒,程序猿的職業(yè)生涯非常短暫,早做打算,方可未來無憂,有焦慮,有危機,有機會,有機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程序猿职业生涯的迷惘与野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tm 32 IAP 在线 升级IA
- 下一篇: Win7下U盘安装Ubuntu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