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无人车报告出炉,苹果表现垫底,国产车进前五
蘋果無人車表現最差,國產車可圈可點
根據當地法律規定:所有在加州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都必須披露駕駛里程數以及駕駛員被迫控制無人駕駛車輛的次數(簡稱“脫離次數”)。
DMV(加州車輛管理局)將脫離定義為:“當檢測到自動駕駛技術故障,或者當車輛安全操作要求測試駕駛員脫離自動模式,并立即手動控制車輛時的操作?!?/p>
根據這份報告的內容,谷歌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是脫離次數最低的自動駕駛公司,平均每1000英里只脫離0.09次,每11,154.3英里才脫離一次。而蘋果公司的無人車平均每1000英里脫離次數為871.56次,每1.1英里就脫離一次。
在這份報告中,國產無人車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小馬智行(Pony.ai)躋身排行榜前五,平均每1000英里脫離次數為0.98次,每1022.3英里才脫離一次。
百度排名也在前十的范圍內,處于第七,平均每1000英里脫離次數為4.86次,每205.6英里脫離一次。
景馳科技排名第十三位,平均每1000英里脫離次數為13.16次,每76英里脫離一次。
而最近剛剛曝出融資新聞的幾家公司:Nuro.ai、Aurora以及圖森未來,分別在排行榜上占據第四、第十一和第十七位。
完整排行見下表:
完整報告地址:
https://www.dmv.ca.gov/portal/dmv/detail/vr/autonomous/disengagement_report_2018
融資新聞頻出,無人車的春天到了?
2018年初,一起無人車致死事故引發了全球對無人車安全性的擔憂,此后,又相繼有一些無人車事故的新聞被曝出。對于本就受到質疑的無人車行業來說,這一系列的負面消息無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整個2018年,全球無人車行業都十分沉寂,甚至出現“自動駕駛寒冬”這樣的傳言。
回顧自動駕駛最火熱的2017年,無數科技大廠、車企都信心滿滿地宣稱:2020或者2021年將會量產L4級以上的無人車??墒墙涍^2018的“洗禮”,這些企業都默不作聲了,只有少部分企業的領導者仍然堅持:“2020年,量產目標一定實現?!?/p>
2019年初,三家自動駕駛企業獲得大筆融資的消息打破了行業的沉靜。
先是2月初美國自動駕駛公司 Aurora 獲得了 5.3 億美元 B 輪融資;在這之后不久的2月12日,由華人無人駕駛大牛朱家俊創辦的硅谷自動駕駛公司Nuro.ai宣布獲得由軟銀愿景基金投資的9.4億美元;而就在昨天(2月13日),圖森未來獲得9500萬美元的融資。
消息傳出后不久,就有一些業內人士表達了對行業傳來這樣好消息的欣慰,更有人表示:冬天快要過去,自動駕駛的春天似乎更近了。
我們無法斷言這樣集中的融資新聞是否是無人車行業復蘇的先兆,但是從目前業內的反應看,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不過,這個時候還是有一瓢冷水潑過來:根據美國近期對民眾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對于無人車的態度還是保持觀望甚至懷疑的。大部分參與調查的群眾表示:如果能提升無人車測試的透明度,或許會對大眾信心的提升有所幫助。此外,也有人表示,政府加快立法和法律責任劃分也是民眾迫切需要的。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verge.com/2019/2/13/18223356/california-dmv-self-driving-car-disengagement-report-2018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加州无人车报告出炉,苹果表现垫底,国产车进前五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eekly 2019-02-15
- 下一篇: 讲讲我和Spring创始级程序员共同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