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软件设计
1.軟件設計的目標和任務:根據用信息域表示的軟件的需求以及功能和性能需求進行數據設計,系統結構設計,程序設計。
2.軟件設計的過程:1.規定規范2.軟件系統結構的總體設計3.處理方式設計4.數據結構設計5.可靠性色痕跡6.編寫概要設計階段的文檔7.概要設計評審。
3.軟件設計基礎:自頂向下,逐步細化;模塊 每個名字都不相同模塊的調用關系和接口;模塊建的信息傳遞;表示模塊A有條件地調用另一個模塊B;一般采用兩個準則度量模塊獨立性 ?即 模塊耦合和模塊內聚;高內聚低耦合。
4.變換分析的步驟:第一重畫數據流圖;第二有效輸入,有效輸出,中心變換部分;第三,級分解,設計上層模塊;?第四,進行二級分解,設計輸入,輸出和中心變換部分的中、下層模塊。
5.模塊功能的完善化:1,執行規定的功能的部分2出錯處理的部分3.給他的調用者返回一個結束狀態標識。
6.過程設計:程序流程圖,N-S圖盒圖,PAD 問題分析圖
7.PDL 結構化語言:一種用于描述功能模塊的算法設計和加工需要的語言。成為設計程序用的語言
8.概要設計的過程:1設計系統方案2選取一組合理的方案3推薦最佳實施方案4功能分解5軟件結構設計6數據庫設計、文檔結構的設計7制定測試計劃8編寫概要設計文檔9審查與復審概要設計文檔。
9.模塊獨立性的重要性:1 具有獨立的模塊的軟件比較容易開發出來2 比較容易測試和維護
10.結構設計原則:1顯著改進軟件結構提高模塊獨立性2模塊規模應該適中3適當選擇深度、寬度、扇出和扇入4模塊的作用域應該在控制域之內5力爭降低模塊接口的復雜程度6設計單入口單出口的模塊7模塊功能應該可以預測
11.語言選擇總原則:1先求正確后求快2先求清晰后求快3求快不忘保持程序正確4保持程序整潔以求快5不要因效率而犧牲清晰。
12.結構化程序設計主要包括:1在編寫程序時候,使用幾種基本控制結構2在程序設計過程中,盡量采用自頂向下和逐步細化的原則,由粗到細,一步步展開。
13.源程序文檔化:1標識符的命名2 安排注釋3 程序的視覺組織
14.數據說明:1次序規范化2 語句變量安排有序化3使用注釋說明復雜數據結構4.除非對效率由特殊的要求,程序編寫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5.首先要寶澤和那個正確然后速度6.避免是應用臨時變量而使用可讀性下降7.讓編譯程序簡單的優化8盡可能使用庫函數9避免不必要的轉移 10.盡量只采用三種基本的控制結構 循環,選擇和順序結構11避免使用空的ELSE語句和IF。。。Then if 。。。語句 12 避免采用過于復雜的條件測試13 盡量減少使用“否定”條件的語句 14 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偽代碼來描述程序的流程,然后再翻譯成必須使用的語言 15 數據結構要有利于程序的簡化16要模塊化17 利用信息隱蔽,確保每個模塊的獨立性 18 從數據出去去構造程序19 不要修補不好的程序,要重新編寫20 對太大的程序,要分塊編寫、測試,然后再集成
15.計算環路復雜性方法: v(G)=m-n+p
M是弧數 n 是節點數 p 是強連通分量個數 ?v(G) 是有向圖G中環路個數
Halstead 程序長度 ?程序編完后測量
H=n1*log2n1+n2*log2n2
程序員工作量 ?E=V /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软件工程--软件设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entOS 7安装Keepalived
- 下一篇: 在CentOS7上配置SV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