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在北上广深打拼?
一場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大疫之下,一場“逃離深圳”的風暴,突然席卷社交平臺。一批又一批的深漂,正在轉(zhuǎn)租,清退出租屋離開深圳。此外,逃離的,還有不少北漂......
有人說,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逃離;也有人說,這是一個無奈之舉。
作為一位有著十年深漂的過來人,對“北上廣深”的話題尤有感觸。
前些天和一個朋友聊到北上廣深的話題,他跟我說,打算結(jié)束深漂,回老家發(fā)展了。因為在深圳買不起房子,孩子讀書的問題難以解決......
于我的這位朋友而言,北上廣深曾是他年少時的一種癮,直至多年以后,竟成了他心中一種無以名狀的痛。
選擇離開還是選擇留在北上廣深,這是很多人面臨的選擇。選擇北上廣深,代表著機會、挑戰(zhàn)和夢想,還有那不知所措的未來;回到家鄉(xiāng),代表著陪伴、舒適與安逸。
無論怎么回答,這都似乎是一個寬泛而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當然,我也給不了任何人答案。但作為過來人,?我想我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跟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1
09年大學畢業(yè)后,我跟眾多的年輕人一樣,面臨著同樣的一個抉擇:選擇留在北上廣深打拼,還是選擇去小城市(或者回老家)生活?
我當年所學的專業(yè)(軟件工程),從就業(yè)上看,無疑是留在北上廣深更適合。因為,北上廣深有著更加適合的土壤和生長空間。這里有著最好的資源,無論是在硬件或者軟件方面,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都匯聚了最為優(yōu)秀的基礎(chǔ)設(shè)施和人才。這里,充滿著機遇與挑戰(zhàn)。因此,這里也成了年輕人追逐夢想的地方。
我的家鄉(xiāng)是廣東的一個四五線城市,一座安逸的小城鎮(zhèn)。我的父母,更傾向我能回到老家,找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像我老家這種小城鎮(zhèn),除了考公務(wù)員,入編制,幾乎是找不到任何與我所學專業(yè)相關(guān)的工作。
當時因為年輕,并不想過早地過上那種看來穩(wěn)定,卻是一眼可以看到頭的人生。
經(jīng)過一番思量后,我還是決定選擇“北上廣深”打拼。
那時23歲的我,除了一個看起來遙不可及的夢想之外,什么都沒有,也并不知道選擇“北上廣深”能帶給我怎樣的人生故事。
09年的一天,艷陽高照。我拉著大包小包的行囊,兜里揣著僅有的2000塊錢,便只身一人來投靠已在深圳找到工作的同學。就這樣,我們仨,蝸居在城中村的一個一房一廳,月租800塊的“握手樓”里,開始了我們的深漂生活。
城中村的“握手樓”是個什么情況呢?相信住過的人一定深有體會。我記得我們當時租的那個房子,一房一廳加起來也就十幾平方的樣子,白天連光線都照不進來,昏天暗地,十分壓抑。就這樣,我在這里度過了我人生的“至暗時光”。
2
大城市有著小城市給不了的機遇與挑戰(zhàn),但也有著小城市不會有的生存壓力。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之高,就連呼吸的空氣,都需要支付生活成本。
為了能在這座城市里生存下來,首先得要解決的就是工作。沒有工作,就意味著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在這座偌大的城市,寸步難行。
為了節(jié)省生活開銷,我在和同學蝸居的那段日子里,一邊四處找工作,一邊承包起她們的“伙食”。
在老家,如果家里有人脈,還可以靠父母,靠長輩,但是在大城市,當我們父輩的人脈關(guān)系鞭長莫及時,如果不是富二代,更多的時候是要靠自己??孔约?#xff0c;這也讓我們更能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我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只有3000塊錢,扣完五險一金,除去房租水電,吃飯,交通等基本開銷,基本上就是個典型的“月光族”。
有了工作以后,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合租,換了一套可供四人居住的三居室,從此過上了披星戴月的“蟻族”生活。
早上7點起床,在路上隨便買兩個包子,一路小跑趕車。上班高峰期的公交地鐵,像擠肉餅一樣緊湊。好不容易擠上地鐵后,又經(jīng)常看不到自己脖子以下部位,感覺自己被淹沒在擁堵的人潮中。
在大城市,公司加班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情。甚至都已經(jīng)忘記,曾有多少個日子,為了趕項目,而通宵達旦。
記得有一次,加班到凌晨四點。一個人走在寒風凜冽的街頭,望著身后繁華似錦,突然一種孤獨和無助感涌上心頭。我開始質(zhì)疑當初背井離鄉(xiāng),選擇來到北上廣深打拼的意義。
也曾在無數(shù)個黑夜,我問自己,為什么要堅持?
3
為什么?
深圳,給我?guī)砹耸裁?#xff1f;夢想,名譽,財富?我想,更多的是,活著和自由的感覺。
這種感覺,并不是從一來到深圳就有的,而是在深圳生活了幾年之后,才慢慢感受到的。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這也時常讓人感到生命的激情。當然,這種激情也會使人產(chǎn)生疲憊,想要逃離。
如果你想要活出生命的無數(shù)種可能,你或許需要在滋養(yǎng)它的土壤里生長,建立起人和人之間的連接。而這樣的連接,需要一個多元而開放的城市,和一群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人們。
除了上述的原因,我想還有以下幾點:
1.因為在這里,能夠開闊眼界與增長見識。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優(yōu)秀人群,學習到更前沿的科技技術(shù)或者知識技能。
心理學上的“隧道視野效應(yīng)”,說的就是當一個人在狹長的隧道當中時,他看到的視野就只有特別小的一段,他就會誤以為這個世界就是他看到的這一塊巴掌大的地方。
在這座諾大的城市里,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便是圖書館。每次來到這里,才真正感受到這座城市進取的氛圍。無論什么時候,這里幾乎都是座無虛席,大人,小孩,老人,安靜地捧著手里的書,蜷縮在時間一隅,沉浸在知識的海洋。
每到周末的早晨,這里排隊等候開館的長龍,也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往往在開館10分鐘以內(nèi),一棟四層樓高的圖書館,已是座無虛席??吹饺绱诉M取的人們,也時常被這種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從而有了提升認知,改變?nèi)松窬值目赡堋?/p>
2.因為在這里,有著高效的辦事效率。
在我們老家那種小地方,辦事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很多時候辦事需要講關(guān)系。有錢,有關(guān)系,有人脈,辦事自然方便。要是家里沒有關(guān)系的一般人,恐怕要等上十天半個月都有可能。
但在這里,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辦事便捷,效率高。
3.因為在這里,更容易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奮斗,一起揮灑青春。
因為大學所讀專業(yè)的緣故,我們班大部分人畢業(yè)后,都選擇留在了廣州和深圳發(fā)展。
我記得剛來深圳的時候,我們還是一群懵懂的青年,什么也沒有,兜里沒幾個錢,幾個人蝸居在一套平民房里。平時各有各忙,但一般周末都會約上一起聚餐,爬山,看電影,去海邊玩水露營,或者去校園里散步,暢談那些遙不可及的夢想。
雖然后來,有些人走著走著,便走散了,但是那些曾經(jīng)相互扶持的記憶,依然在很長時間里,支撐著彼此。
我想,如果當初一畢業(yè)就選擇了回歸老家,人生或許就錯過了一段特別的經(jīng)歷。
4.因為在這里,可以無懼年齡,跳出社會的“范式”。無需用單一的價值觀來“規(guī)范”自己。
如果是在老家,如果快三十了,還不結(jié)婚,或者三十多了,還去讀書?那恐怕是難以理解,但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節(jié)奏,可以擁有更多選擇的權(quán)利,無需用單一的價值觀來“規(guī)范”自己。
我的一位閨蜜,在30+的時候,決定全職讀博。在這個年紀,要是在我們老家,已婚未育,還選擇去讀書,那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在這里,因為價值觀的多元化,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節(jié)奏。
她的先生,選擇尊重她的夢想,義無反顧地支持她的決定。
她的先生說,有夢就去追吧,無需用單一的價值觀來“規(guī)范”自己,走別人給我們安排好的人生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
楊瀾說:
“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diào),同樣的后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yǎng)?!?/p>
這或許也是,大多數(shù)年輕人愿意留在北上廣深打拼的原因吧??v使有一天,我們會因為各種理由而選擇離開,但這段經(jīng)歷,會陪伴著我們走更遠的路,就像是一場會跟隨你一生一世的流動盛宴。
當然,人生有無數(shù)條路,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會遇到不一樣的風景,都會有不一樣的精彩。這里,僅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感受。
4
都說小城市留不下靈魂,北上廣深留不下肉體。北上廣深,就像一座圍城。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逃離北上廣深,但依然有不少人,選擇涌進來,扎根于此。
深漂的這些年,失去的很多,收獲的也很多。這些年,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在這里你不用太介意出身和眼光:不論你是誰,只要你肯腳踏實地拼搏,不怕失敗,總有出頭的可能;不論你多大年紀,從事什么職業(yè),周圍的人都鮮有投向你異樣的目光。
如果你不甘于過早地回歸于平淡的生活,想去嘗試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那你不妨先去大城市闖闖之后再回去;
如果你想創(chuàng)業(yè),那么趁著年輕,也不妨去北上廣深去看看,因為這里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精湛的技術(shù)以及團隊。
因為年輕,我們有太多無法安放的青春與夢想。而那燈紅酒綠的街角,充滿了誘惑;那鱗次櫛比的寫字樓里,裝滿了機遇與挑戰(zhàn);那五花八門的展覽演出,豐富了精神世界。
但,每年因為房租漲價要搬家,因為上班坐公交地鐵擠成肉餅,因為工作的事情經(jīng)常熬夜加班......,這樣的生活也成了大城市的常態(tài)。
很多人,從一開始的躊躇滿志,到后來被生活折騰得一地雞毛,當現(xiàn)實照進理想,最初的夢想成空,擺在眼下的,就只有那骨感的現(xiàn)實。
這里物價高、生活節(jié)奏快、生活壓力大,這里的房價讓人瞠目,這里的交通永遠都是“高峰”,這些生活在北上廣深的壓力,在無聲的逼退了不少人,也有不少人常常在徘徊,開始質(zhì)疑當初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北上廣深打拼的意義。
我的前同事小G,前些年選擇了結(jié)束深漂生活,回歸到老家武漢開啟新生活。
當年的小G,在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做了好幾年的設(shè)計師。由于長期的加班而讓她感覺失去了生活。加上高昂的房價,時常讓她望而怯步,這么多年依然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于是她選擇了離開。
前段時間,我們聊天,發(fā)現(xiàn)她回武漢之后,開啟了自己的新事業(yè)--兒童畫室。雖然賺得沒有以前多,但是她說,現(xiàn)在每天都過得很開心,感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以前賺得多,但是活得沒有靈魂,現(xiàn)在才真正感覺靈魂歸位。
當我問她有沒有后悔當初來深圳打拼,她堅定的回答:青春無悔。正因為有了那段刻深的經(jīng)歷,才成就了現(xiàn)在的自己。那是一種成長的沉淀,讓自己在迷失中找到歸宿。人生的閱歷,會伴隨你走更長遠的路。
對于每一個要做抉擇的年輕人來說,北上廣深的苦與樂,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才能有深刻的體會。
?
最后
這些年,逃離北上廣深的口號,從未停止過;回歸北上廣深的聲音也是綿綿不絕。
無論是選擇北上廣深,還是選擇小城市,選擇權(quán)都在我們自己手上。至于最終該如何選擇,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沒有人能最終給予你答案,因為你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答案。
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靜與溫暖,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繁華、包容以及開放。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幸福的定義,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就像,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世事無絕對。
“何處是吾鄉(xiāng)?心安即歸處?!辈还苣闵硖幋蟪鞘羞€是小城市,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和生活方式。選擇了,無悔,就好。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里說過一段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墒俏疫^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
被生活錘了十年,是成長了,還是向現(xiàn)實妥協(xié)了?我想,更多的應(yīng)該是懂得了如何優(yōu)雅地跟自己以及這個世界和解吧。
ps: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為了生活和夢想奮斗的游子們。愿你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熱愛生活。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shù)字化實踐50位技術(shù)專家共同創(chuàng)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为什么选择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图解 | 线程的麻烦事儿,Actor能解
- 下一篇: 4 次版本迭代,我们将项目性能提升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