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半老程序员,被现实击垮……
今天分享一篇同行的心路歷程,值得深思。
我是南方人,大專,軟件技術專業,2011年底出來實習做前端。
實習大家都懂的,薪資低任務重,做了大半年,到2012年拿了畢業證就離職了。說實話當時的技術也菜的不行,只會div+css布局網頁,寫點簡單的js特效而已。離職后顛沛流離到處找工作。
大半年時間,換了三四份工作,深深感受到,沒有一技之長,在這個社會很難混下去。就這樣,這個號稱世界末日的2012年,還沒到過年,曾經被視為家里的希望的我,提前回家休息了。
我清楚記得,串門走親戚,問我工作怎么樣的時候,見到家里小孩都掏不出來壓歲錢的時候,深深的挫敗感,爺爺還在外面說:“孫子大學畢業,好單位上班,一個月七八千”。這對于一個從小到大都非常自信的我來說,太難受了。
下定決心要努力奮斗。過完年跟朋友聊天,得知北京某培訓機構口碑很好。于是二話不說,獨自一人扛著個大箱子買張票,揣著兩千塊錢就去了舉目無親的北京。
北漂過的人,有說北京好的,也有說北京不好的。但是我自己的經歷讓我對北京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雖然自然環境差,交通擁擠,租房貴,但是北京的人熱情,務實,誠懇,社會風氣也很好。
二十郎當歲的青春,我一個人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忙著學習、工作,認識了一幫同學,一幫同事。慢慢的蛻變學生的稚氣,慢慢的成長,在北京這個大城市站穩了腳。
在培訓機構學習JAVA的四個月,是很辛苦的,也非常值得。直到后來的很多年,我都很感謝那四個月的自己,和一直以來幫助我的同學和朋友。我相信跟我一樣的人很多。家庭條件不太好,自己沒考上好大學,渾渾噩噩來到這個社會,發現社會太難混了,錢太難掙了,才選擇這條路。三百六十行,行行轉IT。這是我后來多年接觸到所有同事后總結出來的。
在北京做了兩年J2EE開發,工作之余自學了大數據。因為老家父親得了癌癥逝世了。為了照顧老母親,不得已2014年從北京辭職回來南方,到杭州這個地方找了一份大數據的工作。
說實話那時候大數據工作挺好找的,只要懂hadoop, zookeeper,hive,hbase這些就行了,工資也翻了一番,甚是得意。過年回家,以前的朋友都看我混的好,找我打聽,我還很熱心的跟他們介紹這一行,介紹北京的培訓機構,鼓勵他們也去學習。回頭想想在北京吃的那些苦,真是值得。對自己的現狀很滿意。聽不懂網上那些抱怨生活難生活累的人在說些什么。
就這樣在碼農的道路上一年年走著,工作在換,工資在漲,從前端玩到java,從java玩到大數據。還不停的學習,前端java大數據幾乎是輪流學,我這是要朝著全棧的方向發展啊,別以為我有多愛學習多喜歡鉆研技術,那都是被工作逼出來的。
所以,學習這些,也僅學到會使用會開發業務代碼完事兒了,老板只要結果,不在意你對技術理解的有多深刻。程序員不是科學家。到2016年底的時候,換了一份25K的工作,然后就在25K這個水平停滯了,上不去了,我把這個認為是我的瓶頸,但我也沒力氣突破它了,就這樣吧,挺好的。
攢了些錢,在老家貸款買了房,買了車,裝修養車談對象成家生小孩等等等等一連串的事兒,積蓄也花的干干凈凈。雖然心痛,但換來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還是很幸福的。又努力干了一年,把10萬的裝修欠款結清了,還剩20來萬的房貸。
其實生活到這里,對于我一個農村出來的大專學歷的人,已經很好很好了。家庭幸福,工作穩定,待遇不錯,吃穿不愁,還有什么煩躁的呢,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行了。
可是我這個人,天生就不是那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腦子里很多想法,總把自己折騰來折騰去。
2018年10月,我為了回老家陪小孩,從杭州離職回來了,在老家找了一份team leader的工作,薪資打了半折,憑借我多年的全棧經驗,在這里帶著一個8人團隊做項目。
無奈小地方就是小地方,招人難招,招來的人水平不行。用也是他不用也是他,每天就是邊安排任務、邊開發、邊解決問題、還要給團隊做技術培訓,給老板匯報工作等等等等。什么996?那也太幸福了,我們都是8-11-7,差點暈倒在辦公桌上。就這樣,出活還是慢,老板著急,我更心累
最后公司決定,遷移到省會,利用大城市的更多資源發展公司,我很理解,但是我去不了。所以最近離職了,提了兩次離職,老板挽留了兩次。最后一次跟他說我找好新工作了,待遇很高。于是他也沒有挽留了,給我辦了離職。雖然大家都不舍,但現實就是這樣無奈。
決定還是回杭州,可是這一次在找工作的時候,感覺情況很不對。簡歷投出去,反饋很少,有約去面試的,問的問題也很深。做開發時間長了,一些基礎概念反而答不上來。以前面試找工作問的多的都是項目經驗,但是現在幾乎項目這塊不怎么問了。
跟以前的朋友聊天,聽到的聲音都是:大環境不景氣,企業生存困難,招人要求越來越高,競爭很激烈,互聯網行業紅利沒有了,很多人都在逃離杭州等等等等。呵呵,可能是吧,但是我不會管這些,把自己練成金子,走哪兒都發光。
在看招聘信息和面試答題的時候,發現回老家的半年來,技術又更新了一輪,好多老的技術不用了,換新的了。很正常,這個行業就這樣,要不停的學。于是我又靜下心來,去學習和研究新技術。學著學著,我心里一種憂傷的情緒上來了。
我又在學習新技術,又在到處投簡歷找工作。我現在的狀態,跟我6年前有什么區別?我不應該在這個行業越做越精通越做越專業嗎?為什么又輪回到6年前?我學了那么多技術都會用,但也只是會用,會寫業務代碼,但很少了解底層。
不,這不是我想要的。做這個行業雖然能掙到點錢,但永遠都是在這個輪回中。我想跳出這個輪回,不想再當個碼農,可是又能干什么去呢?研究底層嗎,沒那個精力,大部分企業都是見好就收,只要東西做出來就好了。源源不斷的任務讓你精力耗盡。做開發管理嗎,你可能有那個能力,但你不一定有那個機會。
賦閑在家半個月,看看招聘,打打游戲,復習知識。每天都在想。我要不做這個的話,做什么去?什么都不好做。我要做這個的話,這樣的狀態是不是還將繼續持續下去?會那么多技術,卻感覺自己要失業了一樣。
簡歷投出去了,客氣的跟你回一句不符合招聘要求,不客氣的直接沒下文。想不明白我做錯了什么,可能年齡大了注定要被淘汰吧。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哪兒都是單位年齡小的,現在到哪兒都是單位年齡大的,這一年一年的后繼來者不斷的加入這個行業。那些老兵都去哪兒了?這個行業不像醫生教師那樣越老越吃香,真的是吃青春飯的。
投了二十多份簡歷,收到四五個面試通知,還都沒通過。唉,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一直以來的自信,在這一刻都被擊垮。想好了,下周還有兩個面試,如果還沒有offer的話,就棄坑轉行創業去了。
可能上天就想把我逼到創業這條路上,讓我做一番成就吧!就像馬云當年找工作因長的丑被拒絕,創業失敗4次,失聲痛哭,那種心情相信沒有多少人能體會。
人不磨礪不能成大器,是挫折也是機會。在這里也與每位同行共勉,無論這行業有沒有出路,我們都是優秀的,都是最棒的,都是這個社會的金子在發光的。要懂得左手溫暖右手,相信明天會更好!
作者:窮秀才
www.oschina.net/question/1054706_230771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7年半老程序员,被现实击垮……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让 Mybatis 自动生成代码
- 下一篇: 基于 Kafka + Flink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