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校招季,来说说面试和实习
?
又到校招季節,有的同學開始準備秋季的校招面試;也有的同學已經拿到了實習的offer , 在公司里面實習。
這段時間收到不少同學關于面試和實習的問題,后來想想,干脆寫篇文章吧,把大家關心的問題寫得詳細些。
面試
很多應屆畢業生來咨詢面試的問題,大部分是問面試需要怎么準備的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不同公司不同崗位可能都不一樣,這里我分享些我的經驗和心得吧。
一般會重點考察的點:
1. 算法題目 。這里主要看題目有沒有做對,代碼寫的好不好??疾斓氖蔷幋a能力和算法思維。
2. 計算機基礎知識。不同崗位會有差異。
通用的:操作系統,網絡。
語言方向相關的:數據庫,各語言的虛擬機,瀏覽器機制,Android 系統的一些機制等。
3. 語言相關。例如 C++ , Java, Javascript , 一些語言知識點,一些常用框架等。
4. 項目經驗。根據面試者的實際情況,考察項目經驗。
5. 思維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
以上是一般的考察點。
總的來看,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基礎能力或者說潛力;一個是實際項目經驗。如果兩個都沒有,就會比較難了。如果只是會背一些概念,那是沒什么用的。
大公司或者比較注重長期發展的公司,會更看重基礎能力(潛力);人力吃緊的公司會更看重實際的項目經驗,因為他們希望能夠進來就干活,沒有太多的時間和資源去培養新人。
對于應屆生而言,要做的就是去審視自己這兩部分的能力。如果你兩部分都沒有,那就會比較難找工作了。如果兩部分都很不錯,那可以去挑戰下大廠的offer。
具體準備的話,要根據時間來定。
如果你目前才大三,有一年多的時間,我覺得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喜好來準備。
如果喜歡刷題,可以把重心放在刷題上,如果有機會去參加一些 ACM 的比賽,能拿到名次,那最好不過。
如果不喜歡刷題,喜歡折騰各種項目的,多做些項目也是不錯。但建議不要一直停留在只會做一個管理系統的水平上。很多同學老跟我抱怨,進了公司,一直在做增刪改查的工作,但如果你一直只會增刪改查,那也只能做增刪改查的工作了。
如果時間不充分,比如只有兩個月了,那就只能抱抱佛腳了。去網上找對應公司,對應崗位的面試題庫吧,理解也好,背也好,反正好過沒有。
另外就是繼續刷題, leetcode , ??途W都可以。刷 leetcode 要盡量刷到中等難度的水平,這個難度的題目要能在半小時內解出來,基本算法部分就不是問題了。
以我的經驗,畢業生的題目大部分做的比社招好,可能是因為有更多的時間刷題吧,所以畢業生同學不要來抱怨算法題難做,你們是有優勢的。
時間不夠,項目經驗其實是積累不來的,真的要,也只能整個管理系統充充數了,好過沒有。當然有時間的同學,還是要用心做做項目的。
實習
有的同學幸運地拿到了公司的實習 offer ,接下來,我就說說實習的情況。
關于實習的三個問題:
第一,要不要去實習。
不要先問要不要,要先問能不能,當拿到一些公司的實習 offer 后再考慮吧,很多同學 offer 都沒有,問這個不是空談嘛。
另外,實習 offer 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特別是一些好公司的實習offer ,能拿到估計你也不會來問這個問題了。
第二,關于實習的幻想。
我發現有不少同學對實習有種美好的誤解。覺得實習就是去到公司,然后會有專門的老師來教大家,讓大家一天天獲得進步,感覺這種想法太學生思維了,也太學生慣性了。
可能是因為大家一直在學校,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吧。
但公司跟學校是不同的,公司是盈利機構,是要賺錢的,是要考慮成本收益的,招實習生,很多企業就是為了廉價勞動力;也有一些資本雄厚的公司愿意花錢和時間去培養實習生。
但無論如如,你都不能抱著學生時代的那種心態去實習,想著有人會幫助你,會教你,會一步一步引導你。
在公司,有人愿意幫你,那是情分,是善舉,你應該要感激;沒有也是正常的,因為這個就是真實的企業。
那你應該怎么辦?你要學會自我成長,要學會自己學習。
你要學會觀察,學會學習。觀察一個公司內部是怎么運作的,觀察前輩們是怎么工作的,如果他們沒有主動教你,你就要主動請教啊。公司的每個人,內部的各個論壇,每一份資料,老員工日常做的事情,都是值得新人去學習的。
有些公司會比較正規,有正規的培訓,正規的導師制度,對這些就要感恩了,不是所有公司都有的。
第三,關于實習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
不要抱怨剛開始工作沒技術含量,你真覺得自己很牛B?把核心系統交給你,你真的可以搞定嗎?
待你真有能力了,再來抱怨吧。
有同學跟我抱怨,實習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在重復做些低級的事情。我看了他的實習時間,不長,就三個星期,這么短的時間內,我覺得就是會做些低級的事情的。
如果基本系統的流程都不清楚,一來就給你一個大的project , 有可能會把你給壓跨的。做砸了,誰都擔當不起。
最后給大分享下,我畢業后的第一個任務吧(類似實習任務)。
當時我所參與的是一個大型的老系統,很龐大,涉及的模塊特別多。
我接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在系統里面增加一條命令(你可以認為就是增加一條協議吧,不過當時那個系統在這方面設計的不太好)。
我用了近兩個星期的時間去看代碼,從接入層到應用層,從應用層再到數據層,中間還請教了導師和相關的同事幾次,最后只是增加了不到 10 行的代碼。
寫完那 10 行代碼后,我測試了幾遍,提交前,我對著代碼的 diff 也看了好幾遍,后面我的導師給我 review 我寫的代碼,還給我找出了三個 bug。
以上就是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
后面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都是做這種事情。
在做的過程中,我對系統越來越熟悉,系統的上線流程,灰度,回滾,日志查找,問題定位等都在這過程中慢慢熟悉了起來。
后面我導師給我布置比較難的任務的時候,我已經對整個流程很熟悉了,所以可以很專注于需求本身,而不用再過多顧慮需求之外的東西。
我覺得這個就是低級事情的價值,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幾乎人人都會經歷。
我帶人之后,也會讓新人做這些事情。以我觀察到的結果,有些同學確實會抱怨,也有些很細心地完成了,然后接手了新的任務,又超預期地完成了。
作為上級,我會比較喜歡第二類同學,而且也愿意給予更多的機會讓他嘗試。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歷,有點雞湯,但也是事實。
結語
以上是關于面試和實習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這點經驗和心得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
最后,
祝準備參加面試的同學面試成功!
祝已經在實習的同學實習順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又到校招季,来说说面试和实习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最强 AWS 的十条军规,首席技术官总结
- 下一篇: 好文分享:我是如何在求职中把自己“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