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618,除了能拉升业绩外,还有什么好处?
一、沖業績
618,6月1日正式開始各個分品類大促,到618這天全品類大促,到6月22日返場完畢,差不多要轟轟烈烈一個月。而雙11大促,亦同。
這兩個月大促,正好一個處于零售業最常態的夏季疲軟期,一個處于零售業最常態的年尾甩貨清庫存沖業績拿返點時候,都很有現實意義,這兩個月沖出來的業績占全年四分之一銷量甚至更高,不為過。
二、控制運營節奏
這兩個月大促,都是半年一個周期。所以,首先讓企業日常運營很有節奏。
企業永續經營,經常是日復一日、日拱一卒。沒有這兩個大促,很容易天長日久后讓人出現疲態、惰態。有了這兩個大促,松松緊緊,就讓大家嚴肅活潑。
三、輕量項目管理
1月份發布戰略、分解戰略、組織調整;2月過年;3月調整到位、下預算、立項審批、開始開干;4月沖刺;5月開始為了大促進行大壓測大聯調、減少變更保持穩定;6月1日開始大促。
7月份開始半年度戰略、組織調整、晉升調薪、休假;8月開始為下半年立項審批開干;9月沖刺;10月開始為了大促進行大壓測大聯調、減少變更保持穩定;11月1日開始大促;12月開始年終總結年度規劃、晉升調薪。
也就是說,你一個項目,最多2個半個月。就不允許你出現大周期項目。
項目越大越復雜。你把它倒逼強制限定了,也就更聚焦更精煉。就如同微博140個字就會倒逼你必須寫出金句核心而非長篇大論。
四、成果檢驗
你必須要在618前或雙11前實際生產上線,接受消費者檢驗,接受大流量沖擊、大安全攻擊。到底是騾子是馬,拉出來實際剛正面,這就是交作業。
只有這樣的短期、人造的大仗,才能讓問題充分暴露。哪個功能強,哪個是濫竽充數,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能試出來。和平時代是看不出誰是擔當者誰是投機者。
五、人才歷練
我一向宣傳打破專業部門、建立全職能小團隊,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問一個問題:那人才專業提升怎么辦?
我的建議仍然是:有仗打仗、沒仗造仗。燒不死的就是火鳳凰,溫室里養不成大樹。
人才識別、人才歷練給機會、人才脫穎而出人才上位,皆有好處。
六、客觀績效考核
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人才晉升是最難評價的。尤其研發人員嘴笨,不善交際搞關系,不善展示、表達、及時應變。
所以有仗打仗、沒仗造仗,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大促中立了大功的,就晉升、加薪、贈股票。這是最公平的
七、文化價值觀向心力
中國人有句常話叫一個人是條龍十個人是條蟲。就如同汶川地震,沒事的時候中國人一盤散沙,讓人覺得這個民族沒戲了。一遇事,立馬萬眾一心。這就是中國人。
618/雙11,就類似這個功效。在外來壓力面前,大家都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公司向心力、協作氛圍,好得很。
八、流程優化
流程是最難優化的,和稅一樣,越要專門優化就越優化不下去。無它,流程意味著權力、邊界。
但是,大促、大消費者流量,需要很快的交付。平時沒有這么大的消費者流量,大家優化流程也沒有動力和緊迫性。現在不優化流程,消費者能頂塌天。這是要命啊。
所以每次大促,都會被迫優化大量流程。
九、IT系統優化
沒有大流量、大安全攻擊,每天也就持續改進,誰也不想不敢不愿意給IT系統做大手術大改造。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性,大量人在依靠公司平臺生存。一旦做大手術出問題,榮華富貴怎么辦?
但是,有了大促大流量,小修小補無濟于事。不改吧,還影響大促業績。影響了大促業績,還是要挨揍。
所以,為了大促大流量,被迫進行大優化、大架構調整。過去動還是不動的投機看事,現在必須硬著頭皮動了,而且還必須在618/雙11前正式上線接受實際生產檢驗,而且就是最多兩個半月項目周期。
為啥電子商務的IT系統能與時俱進,就是因為有這個倒逼。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双11/618,除了能拉升业绩外,还有什么好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假笨说-从一起GC血案谈到反射原理
- 下一篇: 入职三天,公司给了100块钱叫我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