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港:攻破OPEX+SLA难题,实现全生命周期效能管理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變革時代,數據中心產業作為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也在發生重要的改變,很多企業致力于探尋有效提升數據中心運維及能效管理生命周期的最佳方式,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提到上海數據港,相信很多人對其并不陌生,它是一家上海市、區兩級國資數據中心上市企業。自2009年成立以來,一直走在數據中心行業發展的最前沿。經過9年的沉淀和積累,數據港已成長為核心技術指標比肩谷歌、亞馬遜等全球龍頭企業的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業務布局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原有定制化數據中心,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國內互聯網客戶及云計算巨頭提供重點服務;二是對外業務拓展,從傳統IT服務轉變為對外服務供應商,像EPC、代維運營管理;三是利用自身優勢,提供混合云服務。
在剛剛落幕的2018數據中心年度峰會(CDCC)上,我們有幸采訪到數據港副總裁王海峰先生,他重點向我們介紹了數據港全生命周期能效管理及運維等方面。
數據港副總裁王海峰
全生命周期效能管理,為數據中心發展插上羽翼
互聯網信息時代,數據是重中之重,而對于數據中心,高效能、可靠性、安全性則是其不可或缺的生命線。隨著“互聯網+”時代下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長,對于像數據港這類的云計算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而言,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一方面,數據中心布局上開始進行相應調整,從傳統意義上的北上廣深走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及張北等三線城市,覆蓋范圍更細、更廣。另一方面,在技術上,從預置、模塊化到容量管理嘗試多次革新,其中“對數據中心而言,能效管理的重要性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王海峰強調,商業數據中心的核心準則是關注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關注CAPEX和OPEX,更關注TCO,因為關注TCO和對ROI的平衡是解決全生命周期的關鍵。
前期規劃選址、數據中心設計理念、標準及評估指標、數據中心采購和實施、數據中心驗證和驗收、數據中心運維和運營是數據中心能效管理的六個重要階段,數據港通過采用最新設計技術間接自然冷卻和冷凍水系統,運用更高效的ICT設備(網絡和服務器)和FACILITY設備(高效變壓器,UPS,冷機,水泵等),單個產品測試、單個系統和綜合系統驗證等技術,降低能源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截止到目前,數據港為客戶提供的定制化數據中心服務交付記錄良好,在數據中心驗證和驗收過程中也逐步形成自身一套經驗方法論和驗證模式,為接下來的運維和運營階段奠定良好的基礎。
運維和運營階段,解決OPEX+SLA是核心
“對數據中心而言,數據中心運維和管理是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歷時最長、花費成本最大的階段,也是最能體現其商業價值的。在數據中心運營階段,需要解決的不僅是OPEX,還包括SLA、資產可視化管理,甚至,我們希望能夠達到Infrastructure和FACILITY的上下貫通和聯通。”王海峰告訴記者。雖然數據中心運維和運營是數據中心能效管理的最后一個階段,但是卻占據著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現如今,很多數據中心運營商也在設備運行中開始重點關注運營和運維階段,對于如何讓運維和運營階段得到高效技術提升,讓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拉長,王海峰也提到了兩大核心問題,一是要滿足SLA不出問題,二是控制數據中心的OPEX。OPEX中體現開源和節流這兩大方面,開源在外,節流在內,即運維階段,它是長期時間點。
“從數據港自身來講,同比情況下,目前我們的內部控制能源使用率及能源PUE,或者說是能源綜合指數,我認為是行業內最好的,比如在上海的寶山數據中心,它是國內第一批綠色數據中心試點重點考核的項目。”王海峰介紹道。
不論是標桿數據、運營數據、設置數據、調控數據,數據港都是走在行業前沿,九年的數據運維經驗積累,對運維軟件的四代迭新升級,也促進了全效能生命周期的延長,逐漸成為張北等區域的標桿。
國內數據中心迎來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
數據資產是一個企業、亦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資產。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國際貿易戰,對數據中心行業來說,國內數據中心也迎來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
數據中心是信息技術的基礎工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一切的熱門技術最終都要落腳于此,基于數據中心的計算和網絡系統來實現。王海峰認為,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技術、架構、管理等方面,我們不斷縮小著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但在有些具體領域,我們卻是超前的,未來發展可期。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数据港:攻破OPEX+SLA难题,实现全生命周期效能管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PS 异常停机案例分析
- 下一篇: 数据中心外包面临法律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