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开课:19.03.06何晓冬博士《自然语言与多模态交互前沿技术》课堂笔记以及个人感悟
AI公開課:19.03.06何曉冬博士《自然語言與多模態交互前沿技術》課堂筆記以及個人感悟
導讀:AI與產業界結合,算法還是很重要的。
計算機能不能思考?會不會思考?把哲學問題轉為科學問題。
AI生態 ?IOT+交互+個性化+服務
?
目錄
演講內容(部分)
現場圖片
PPT內容
多模態智能?????
理解語言
人機對話—情感
????AI產業化的方向?????
?
?
?
?
演講內容(部分)
AI與產業界結合,算法還是很重要的。
計算機能不能思考?會不會思考?把哲學問題轉為科學問題。
AI生態 ?IOT+交互+個性化+服務
關于AI中美之間差異
? ? ? ?美國一般都研究比較偏的題目,可能會帶來一個新的領域。而中國一般都比較深入,比如人臉識別。其實,中美結合會更好!
關于無意識的生成和有意識的生成
? ? ? ?有意識的生成,這個方向,還需要更多的突破,讓意識能夠受控。
關于情感交流
? ? ? ?其實可以理解為機器人助理是否有意識。現在的機器人助理的交互,其實就是算法形成的反饋,但是有時候也無妨礙,就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樣,那是一個需求。
? ? ? ?人工智能領域,CV推進的更加快一些,NLP雖然很慢,但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機會。
? ? ? ?何曉東博士說道,2012年那時候,全世界大概不到10個人可以訓練RNN,但是現在,AI領域的大部分人基本都會了。
希望人工智能帶給人的生活更好更方便,體現在即時服務等方面,讓人們過的更加有幸福感!
關于認知
? ? ? ?認知是一個多模態,人工智能是否能夠模擬認知,這是一個哲學問題,要先定義為科學問題,即真偽問題,所以,這需要一個清晰的定義,什么是認知?
感知→認知
從感知到認知的問題,到底有多少復雜程度。
?
博主額外補充
? ? ? 人腦有100億個神經細胞,每日可記錄8600萬次信息,在1秒鐘之內,可產生10萬次化學反應,人的五官時刻都在捕捉各種情報,但經過大腦處理的,僅占實際情報的1%,其余的99%均比打入“冷宮”。
?
?
現場圖片
?
?
PPT內容
多模態智能
理解語言
人機對話—情感
AI產業化的方向
?
?
?
?
?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I公开课:19.03.06何晓冬博士《自然语言与多模态交互前沿技术》课堂笔记以及个人感悟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成功解决coordinate_desce
- 下一篇: ML之SVM:利用SVM算法(超参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