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16)中介模式(Mediator模式)
為何使用Mediator模式/中介模式
各個對象之間的交互操作非常多,每個對象的行為操作都依賴彼此對方,修改一個對象的行為,同時會涉及到修改很多其他對象的行為,如果使用Mediator模式,可以使各個對象間的耦合松散,只需關心和 Mediator的關系,使多對多的關系變成了一對多的關系,可以降低系統的復雜性,提高可修改擴展性。如何使用中介模式
首先 有一個接口,用來定義成員對象之間的交互聯系方式:? ? public interface Mediator { }
Meiator具體實現,真正實現交互操作的內容:
public class ConcreteMediator implements Mediator {//假設當前有兩個成員.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1 colleague1 = new ConcreteColleague1();private ConcreteColleague2 colleague2 = new ConcreteColleague2();... }
再看看另外一個參與者:成員,因為是交互行為,都需要雙方提供一些共同接口,這種要求在Visitor Observer等模式中都是相同的。
public class Colleague {private Mediator mediator;public Mediator getMediator() {return mediator;}public void setMediator( Mediator mediator ) {this.mediator = mediator;}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1 {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lleague2 { } 每個成員都必須知道Mediator,并且和 Mediator聯系,而不是和其他成員聯系。至此,Mediator模式框架完成,可以發現Mediator模式規定不是很多,大體框架也比較簡單,但實際使用起來就非常靈活。
Mediator模式在事件驅動類應用中比較多,例如界面設計GUI、聊天、消息傳遞等,在聊天應用中,需要有一個MessageMediator,專門負責request/reponse之間任務的調節。
MVC是J2EE的一個基本模式,View Controller是一種Mediator,它是Jsp和服務器上應用程序間的Mediator。
系列文章:
Java設計模式(1)工廠模式(Factory模式)
Java設計模式(2)單態模式(Singleton模式)
Java設計模式(3)建造者模式(Builder模式)
Java設計模式(4)原型模式(Prototype模式)
Java設計模式(5)共享模式/享元模式(Flyweight模式)
Java設計模式(6)橋模式(Bridge模式)
Java設計模式(7)裝飾模式(Decorator模式)
Java設計模式(8)組合模式(Composite模式)
Java設計模式(9)適配器模式(Adapter模式)
Java設計模式(10)代理模式(Proxy模式)
Java設計模式(11)外觀模式(Facade模式)
Java設計模式(12)迭代模式(Iterator模式)
Java設計模式(13)模板模式(Template模式)
Java設計模式(14)責任鏈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
Java設計模式(15)備忘錄模式(Memento模式)
Java設計模式(16)中介模式(Mediator模式)
Java設計模式(17)解釋器模式(Interpreter模式)
Java設計模式(18)策略模式(Strategy模式)
Java設計模式(19)狀態模式(State模式)
Java設計模式(20)觀察者模式(Observer模式)
Java設計模式(21)訪問模式(Visitor者模式)
Java設計模式(22)命令模式(Command模式)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Coda/p/4306565.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Java设计模式(16)中介模式(Mediator模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嵌入式汇编简述
- 下一篇: 在Eclipse中编译maven项目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