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保护模式学习笔记(十三)—— PWTPCD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Windows保护模式学习笔记(十三)—— PWTPCD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Windows保護模式學習筆記(十三)—— PWT&PCD
- 要點回顧
- CPU緩存
- CPU緩存與TLB的區別
- PWT(Page Write Through)
- PCD(Page Cache Disable)
要點回顧
在學習PDE與PTE的屬性時,我們對兩個位做了保留,并沒有說明其作用,那就是今天要學習的PWT位與PCD位
CPU緩存
描述:
CPU緩存與TLB的區別
TLB:
存儲了線性地址與物理地址之間的對應關系
CPU緩存:
存儲了物理地址與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
有了CPU緩存,當CPU再去查找/讀取某一個線性地址對應的物理頁時,就可以:
CPU緩存的大小決定了CPU的執行速度(CPU緩存越大,速度越快,當然也會越貴)
注意:
PWT(Page Write Through)
PWT=1:寫Cache的時候也要將數據寫入內存中
PWT=0:寫Cache的時候就只是寫Cache,是否要映射到內存由CPU緩存控制器自己決定
PCD(Page Cache Disable)
PCD=1:禁止某個頁寫入緩存(直接寫入內存)
比如:做頁表用的頁,已經存儲在TLB中,可能就不需要再做緩存,而它的PCD一定為1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Windows保护模式学习笔记(十三)—— PWTPCD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dows保护模式学习笔记(十二)—
- 下一篇: Windows保护模式学习笔记(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