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纵向横向_金融行业之职业规划
進入金融行業,對于很多同學來說都是心中向往的圣地。清晰的金融行業職業規劃和明確的發展路徑,就尤為重要。
做為過來人,首先聊聊如何做金融行業的職業規劃。
職業規劃包括短期職業規劃和長期職業規劃。
短期職業規劃首先需要選擇金融細分領域。包括基金、券商、銀行。
從招聘數量上看,銀行招聘人數最多,其次是券商,再次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為何會有這樣的分布?因為銀行和券商本來的員工基數就是最大的,動輒上萬名員工;而公募基金一般幾百人,因此招聘數量也不會太多。
因此,從應聘成功的可能性上看,銀行和券商的機遠遠大于公募基金。
我們來看銀行,銀行的三級組織架構主要包括:總行、分行和支行。一般銀行的管理培訓生崗位含金量較高,面向優質海內外應屆生,且輪崗和未來定崗主要在總行,一般對申請者的綜合能力要求、綜合背景要求都非常高,比如頂尖的211高校畢業、有豐富的金融機構實習經歷、很強的溝通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而且競爭很激烈。分行的崗位其次,往往定崗在分行部室,以職能管理職能和銷售推動職能為主。銀行還有一些定崗在支行的崗位,主要包括客戶經理和柜員。客戶經理有一定的營銷指標,適合營銷能力強、抗壓能力強、社交能力突出的同學。客戶經理崗位的優勢是不用坐班,時間靈活性強,有一定的營銷費用和自主性,但是需要承擔一定的指標壓力。
接著,我們來看證券,證券有總公司、分公司和營業部。總公司往往以職能管理和營銷推動職能為主。分公司一般承接總公司和營業部。營業部則主要以銷售類崗位為主,直接接觸各類客戶,向客戶營銷產品、完成銷售業績。
我們再來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面向應屆生的崗位較少,但是每年也有少數行業研究類崗位和市場類崗位有招聘需求。行業研究類崗位往往是行研類申請者中的佼佼者,有一定的門檻;市場類崗位則適用于有一定銀行渠道和機構資源、能主動獲取資金的申請者。
說完了短期職業規劃,我們緊接著來講長期職業規劃。
長期職業規劃往往涉及到“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切換。“賣方”是為“買方”提供各類研究服務的,比如投行和證券研究所都是“賣方”。“賣方”比較辛苦、出差較多、節奏快、壓力大,賣方需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很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和抗壓能力,但是短期成長速度快。擁有在“賣方”從業的經驗,對于個人在金融業上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幫助。而在“賣方”服務了5年左右的時候,很多人會往“買方”發展,因為買方有更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壓力稍小,出差也相對少。買方通常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企業戰略投資部門等。
如果說從“賣方”向“買方”切換是橫向發展,那么也有很多金融從業者不向“買方”切換,繼續從事“賣方”工作,也就是縱向向上發展。這樣的職業發展往往是title上的提升和管理范圍的擴大。比如有很多工作了8年以上的行業研究員會晉升至“XX行業首席研究員”,投行部門的資深人士往往會變成投行團隊負責人。
那如何結合自身條件準確定位及規劃券商的適配崗位,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適配崗位的考慮因素主要包括:性格、能力、專業性。
第一是性格,性格外向的同學,可以主要考慮銷售類崗位;
第二是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較為突出、具有一定的研究實習經歷、愿意吃苦耐勞的同學,可以考慮行業研究員方向的崗位;
第三是專業性,有過硬的身體素質、愿意長期在二三線城市出差做項目、有法律財務金融背景的同學,可以考慮投行方向的崗位。另外,由于投行對綜合技能要求比較高,因此法律和財務背景的同學也可以考慮申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沒有金融知識和技能,法律和財務背景的同學需要補充一定的金融知識和實習經歷。
下一個部分,我們來講講金融的職業的發展路徑和薪資待遇
先來講發展路徑:
以銀行為例,
應屆生進入銀行一般都從柜員做起,或者是輪崗開始,時間長短不一,一般3個月到半年不等。對于應屆生而言,實習期間做的比較多的是大堂經理、柜臺柜員和外匯會計。
比如柜員,前臺柜員的職業發展一般有兩個方向
一是在會計條線精耕細作,做成業務標桿,升為柜長,然后競聘為支行的會計主管,再競聘為支行的副行長,再往上可以到省分行的會計部門做個小領導。
二是轉崗做客戶經理,走營銷條線。一般需要在坐柜時有較強的營銷意識,然后競聘會計部總經理,再向總行進軍。
以投行券商為例
一般的職級體系為:分析師( Analyst)到項目經理( Associate)到高級經理 (senior Associate)到副總裁(VP)到高級副總裁(SVP)到總監(D)到執行總經理(ED)到董事總經理(MD)。
一般本科生剛入行的級別都是A,但國內券商很少招本科生,所以名校碩士是基本的門檻。關于職級的名稱各家也不盡相同,比如有的券商把副總裁及高級副總裁合并,但將副總裁細分成了5級。
比如投行券商的行業研究崗位
行業研究類崗位的晉升路徑往往如下:行業研究員助理到初級行業研究員到高級行業研究員到資深行業研究員到首席行業研究員。
再來說說薪資待遇:
一般券商和銀行對應屆生的薪資待遇都是公開的,或者可以通過往年應屆生的水平作為參考。而年度獎金則因人而異,根據所在團隊、個人業績表現有較大差異。
比如以銀行為例:
銀行業的待遇結構較為公開透明,總的來說,銀行業的工資結構主要是
基本工資加績效工資加專項獎勵,基本工資為固定收人,主要就是員工的崗位工資加上履職津貼,基本工資主要由崗位和職級決定,柜員、客戶經理、部門經理、支行行長崗位和職級不同,相應的崗位工資也不同。
比如本土券商,列舉一些比較大打的公司薪資情況:
中信證券。中信證券的薪資在業內一直較有竟爭力。員工平均基本月薪在內資券商里算靠前的。年終獎要看項目,一般行情不錯時,平均下來從業第一年獎金收入與合資券商相仿。
中金公司。近年來中金公司業務雖說不像當年那樣一騎絕塵,但貴族的氣質依舊。從待遇來看,中金公司絕對屬于內資公司里收入最高的之一。
海通證券。作為綜合排名始終位列前三的券商,薪酬機制卻有待進一步市場化,獎金和團隊關聯度較大。
國泰君安。上海老牌券商,投行應屆生稅后底薪不高。分配機制延遞飽受詬病,獎金分為三年發放,第一年發60%,后兩年發20%。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網上流傳的金融業的待遇有些過時或者夸張,部分與現實不符,希望同學們擺正心態,工資一定是與你的能力和表現掛鉤的。
下一個部分,我們來講講求職券商核心崗位需要提前做哪些規劃準備(比如gpa、證書、實習、學歷、專業)
一,GPA:一般而言,80分/100分是基礎線,如果有排名,那么前10%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二,證書:對金融從業人員而言,通常CFA是含金量比較高的;其他還有ACCA、CPA、FRM。而CFA一般需要至少2-3年時間,所以如果希望大學期間能考完CFA三級,建議大二大三可以開始準備。而ACCA和CPA也有多門考試,也需要提前1-2年準備考試。另外,法律背景的同學可以考慮報考司法考試。希望從事投行工作的同學可以考慮保薦人資格考試。
三,實習:
申請者最好有申請崗位的對口實習經歷。比如,申請“行業研究員”崗位,記得在實習經歷中突出“XX證券公司研究所的行業研究”類別的實習經歷;如果申請“投行”類崗位,記得在實習經歷中突出“XX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部”的實習經歷。
實習往往在大三開始,因此大三時需要有明確的規劃,并且開始儲備相關的實習經歷。
四,學歷:
大部分國內的金融機構都需要碩士研究生畢業。因此有名校碩士研究生學歷會有加分。
有些頂尖的金融機構對第一學歷也有要求,因此申請頂尖金融的學生也需要有較好的本科學歷背景。
五,專業:
隨著競爭日益激烈,現在許多申請者擁有“復合背景”,即本科是理工科、碩士是經管背景。
當然,我們也遇到過一些通信行業、醫藥行業的博士,有一些優勢。醫藥行業和通信行業由于壁壘和門檻較高,往往在研判上市公司的醫藥研發可行性、通信設備投產情況時,需要借助專業背景知識,以及較強的本行業的人脈關系。因此這些行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可以考慮申請“行業研究崗位”,加上本人的過往行業研究實習經歷以及扎實的行業基礎,是有希望進入行業研究領域的。
下一個部分,我們來講講留學生求職券商的優勢和劣勢
留學生的優勢有:
一有語言優勢,尤其是進入外資銀行和合資券商稍有優勢。
二如果留學期間積攢了大外資銀行和大外資投行的實習背景,有顯著加分。
留學生的劣勢有:
一面試時間錯位,因為校招期間留學生往往還沒有畢業,因此還在國外讀書、無法趕回國參加面試。
二筆試需要倒時差。國內有些筆試是統一時間開考,往往采用北京時間,因此國外學生需要倒時差參加一場場筆試。
三撥打越洋電話不便利。公司HR有時候會電話面試,而如果留學生留的號碼是國外號碼,需要公司采用越洋電話。有些公司的HR座機無法直接撥打越洋電話,這會對應聘者造成一定的不便利性。而且,有時候應聘者在夜間,睡眠時間可能會錯過國內的電話。
因此作為留學生求職投行券商,要了解自身的優劣勢,盡可能的發揮和規避。
求職是每個學生脫離學校的象牙塔、走入社會風雨中的必經之路,既痛苦又幸福。求職如同當年的高考,備戰時痛苦煎熬,讓人無數次想要退縮放棄,卻也只能咬牙堅持走向一片新天地。了解金融行業的職業規劃和發展路徑能讓你提前做好準備,并堅定自己的求職方向,為此努力,心儀的公司和職位一定會在未來等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职业规划纵向横向_金融行业之职业规划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零基础python嵌入式开发_零基础Py
- 下一篇: js日历代码_JS无形装逼,最为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