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元组 python_Python基础教程,第三讲,列表和元组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转元组 python_Python基础教程,第三讲,列表和元组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學完此次課程,我能做什么?
學完本次課程后,大家會對python中序列有所了解,知道列表和元組的區別以及使用場景是什么?
學習此次課程,需要多久?
15-20分鐘
課程內容
列表和元組是Python6中內置序列里最常用的兩種,他們的主要區別是:列表可以修改,元組不可修改。
和其他語言一樣,索引從0開始,越界報錯。運行結果如下
#元組x = (1,2,3) #定義一個元組分片
分片作用:利用分片可以訪問一定范圍內的元素。 分片語法:冒號分割 第一個索引是要提取的第一個元素下標,最后的索引則是分片之后剩余部分的第一個個元素編號,劃重點:冒號后面的索引不是要截取元素的最后一個索引,而是剩下部分的第一個索引。在這里浪費了一點時間。
''' Python基礎教程,第三講,列表和元組 文件名:2.py 分片 ''' #定義元組 str = "python basic sebujizhan"#獲取分片序列索引1-6的元素 print(str[1:6]) #結果 ython#獲取分片序列從左側第1個開始,從右側數第1個結束 print(str[1:-1]) #結果 ython basic sebujizhanumber =[1,2,3,4,5,6,7,8,9,10] print(number[-3:-1]) #結果[8,9] print(number[-3:]) #結果[8,9,10] print(number[:3]) #結果[1,2,3] print(number[1:6:2]) #結果[2,4,6] 第三個參數為步長列表操作
列表與元組最大的區別就是,列表可以修改,那如何修改一個列表呢?
- 元素賦值
- 刪除元素
- 分片替換
列表常用函數
- append() 在列表末尾追加新元素
- count() 統計某個元素在列表中出現的次數
- extend() 在列表的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個序列中的多個值
- index() 獲取列表中某個元素第一次出現的位置
- insert() 將對象插入元素中
- pop() 默認移除列表中的最后一個元素,并且返回該元素的值
- remove() 移除列表中某個值的第一個匹配項
- reverse() 列表中的元素反轉
- sort() 對列表內的元素排序
- tuple() 列表轉元組
小結:列表的元素比較多,大家使用時可以查看手冊,留下一個問題,序列完全可以替代元組,為什么還要用元組呢?它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
接下來學習什么?
下一課將學習開發工作中非常常用的 字符串。
關注公眾號,回復 Python基礎 下載全部代碼+PDF版電子書
《新程序員》:云原生和全面數字化實踐50位技術專家共同創作,文字、視頻、音頻交互閱讀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转元组 python_Python基础教程,第三讲,列表和元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各纬度气候分布图_读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 下一篇: 赋值后页面不渲染_第七节:框架搭建之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