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探索新融合模式-农业大健康·李龙:谋定乡村振兴
精準扶貧探索新融合模式-農業大健康·李龍:謀定鄉村振興
華夏時報 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道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贏信采編:“傳統農業規模小、分布散、技術運用不足、產能低下,只有品牌化、產業化、標準化同步推進,才能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從而推進鄉村振興。”謀定研究·農業大健康,對話趙林時,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說。
“當時的我非常沮喪,因公致殘使得我不得不被迫結束自己的軍旅生涯。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我重新樹立了信心,自學盲文并且考入了北京聯合大學進行系統的針灸推拿方面的學習,此后的2016年,我在安徽六安老家種植了800畝艾草基地,但是,技術一直是個難題。”6月9日,趙林在“優壽工程新聞發布會暨扶貧興農項目‘益農計劃’啟動儀式”上表示,在六安當地,脫貧攻堅工作一直把產業扶貧作為鄉村振興首要戰略來實施,注重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他一直希望能得到相關的技術支持,從而做大做強艾草產業。
15年前,剛滿20歲的軍人趙林在進行山洞爆破任務時,因炸藥提前爆炸致雙目失明。就在今年年初,趙林與優壽工程管理委員會主席李龍相識,在技術上給予了他趙林很大的幫扶。據記者了解,趙林的艾草基地已成為優壽工程的艾草種植示范基地。
構建鏈式健康管理服務
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并強調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全社會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類的需求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物質性需求,二是社會性需求,三是心理性需求。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們的物質性需要不斷得到滿足,開始更多追求社會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比如期盼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李龍表示,優壽工程堅持“健康是根本,優壽是目標”的理念,立足于國民健康的民生需求,圍繞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進行內容規劃和任務部署,旨在通過農業+健康資源的整合、孵化與輸出,為人們提供全方位的鏈式健康管理服務,向全社會、全階層傳播健康文化,引導全民健康意識,普及營養知識、提供康養服務、推廣健康食品、創造健康生活、實現優壽生命。
據記者了解,當下,“健康中國”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產業將迎來廣闊投資空間。有數據表明,健康產業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健康產業仍處于初創階段。
在發達國家,比重超過15%,而我國健康產業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5%,發展空間巨大。同時在產業結構方面,發達國家已經形成較全面均衡的產業細分,而我國健康產業細分失衡,除醫療及醫療用品外其他細分產業均尚處開發初期,巨大潛力尚待全面發掘。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健康產業將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加速發展,在2020年將達到10萬億規模,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探索扶貧與興農相結合模式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硬骨頭”,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脫貧攻堅大局。
就此,李龍表示,優壽工程不僅立足于國民健康,同時與鄉村農業產業的振興發展相結合。比如,優壽工程扶貧興農項目“益農計劃”便是圍繞著“公益助脫貧,產業興農村”,將公益扶貧和產業下鄉相結合,積極探索和實踐扶貧與興農相結合的融合式發展模式,依托大健康產業的廣闊發展前景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蓬勃的產業活力。
據記者了解,優壽工程已經開展了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干汊河鎮健康扶貧、黃山市鎮級天然礦泉水產業扶持兩個活動,并且得到了當地政府、農戶的支持。
具體形式而言,北京時代領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善杰表示,優壽工程包含五大子項目,涉及幫扶鄉村產業、孵化創新成果、健康食品供給、健康從業人員素質提升以及推進康養示范等,五個項目各自獨立又互為一體,是整合“農業+健康”產業鏈而解構出的五個重要環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國情農情,統籌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從而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精準扶貧探索新融合模式-農業大健康·李龍:謀定鄉村振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精准扶贫探索新融合模式-农业大健康·李龙:谋定乡村振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农产品谋定创意种植-农业大健康·焦裕良:
- 下一篇: 农村电商谋定双创工程-李玉庭:互联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