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林村脱贫谋定向往宜居村庄-农业大健康·万祥军:美丽蝶变
興林村脫貧謀定向往宜居村莊-農業大健康·萬祥軍:美麗蝶變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通訊員 岳文琦 東營報道)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贏信采編:“幾年前的興林村集體收入少,人居環境差,基礎設施薄弱,只有一條硬化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群眾出行困難,是附近出了名的落后村,2016年興林村被認定為市定貧困村。”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在調研考察后對記者表示:近年來,興林村已經成為一個從內到外完美蝶變的典型。
2020年8月4日,在中囯經信研究國情講壇組委、諸城市房地產價格評估所原所長韓光明和中囯經信研究國情講壇組委、山東天海建業董事長趙海江的陪同下來到了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興林村進行調研。調研考察中萬祥軍說:黨建引領促增收,環境整治美化村貌,開啟村民全新的幸福新生活……這是最近幾年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興林村發生的美麗“蝶變”?!八砻?#xff1a;黃河口鎮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村集體收入連年翻番;戶戶通上硬化路,系列民生工程暖到百姓心窩里。
毛豆喜獲豐收
農民增收致富采摘忙
“今年毛豆長勢很好,價格也不錯?!迸d林村毛豆基地負責人張國在地里邊忙活邊說道,“這兩天集中采摘完成后,我們前期合作的大型蔬菜出口公司將以保底價集中收購,畝產純收益1000元以上,比原來種棉花好多啦?!?/p>
萬祥軍指出:支部帶頭,村民致富集體增收。興林村黨支部積極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凝心聚力,積極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謀思路、找出路。 2017年投資175萬建設了4個高標準的大棚,2018年投資59萬元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千瓦,年發電量14萬度,年均可實現村集體創收六七萬。
通過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在村北部種植大田冬桃“瑯琊緋蜜冬蜜桃”600畝。2019年4個高標準的大棚開始種植火龍果。2020年1月,在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墾利分局的大力支持下,興林村宏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始申報畜禽養殖240萬只項目,預計給村里帶來十余萬的收入。當前,東營市自然資源局墾利分局扶持20余萬又上50千瓦太陽能,現收入突破十萬元。
萬祥軍說:“近年來,黃河口鎮根據本地水質良好土質肥沃等優勢,規?;瘜嵤┩恋亓鬓D,區域化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眼下正是毛豆收獲的季節,一串串沉甸甸、綠瑩瑩的毛豆掛滿枝頭,在墾利區黃河口鎮興林村毛豆種植基地幾十位工人正在田間地頭采收毛豆,到處一派豐收的景象。今年6月初連片規?;N植了百余畝優質毛豆,通過兩個多月的精心管理,毛豆長勢良好,目前,己經成熟,開始采摘收獲上市。
“俺們家離這里很近,這不前兩天在微信群里看到招收毛豆采摘工人,俺就過來了,早上一般六點多就來地里了,一天能摘200多斤,保底收入100多元,年齡大了出不去,沒想到在家門口還能賺到錢,真是太好啦。”正在田間采摘毛豆的友林村李大嬸樂呵呵地說道。
據調查,黃河口鎮共種植毛豆近1000余畝,采取訂單種植訂單銷售。由于毛豆種植時間短,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獲,日常管理簡單,產量較穩定,收益比較好,成為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好門路。接下來,黃河口鎮將繼續擴大毛豆種植面積,輻射和吸納更多農戶加入,并采取統一管理,訂單銷售模式,集中解決農戶的銷路,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鄉村振興黨建引領
村莊發展才能有方向有力量
在幫民致富、壯大集體收入的同時,興林村全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大變樣。重點圍繞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村莊臟亂等,集中整治村莊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以及村莊周邊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五大堆”,路域、水域、田園、庭院、村級活動場所等重點區域。
同時,根據村莊規劃布局,結合美麗鄉村片區建設等建設需求,積極整合農業、交通等資源,結合農田整治、綠化補植等工作,全力改善了興林村的人居環境?,F如今的興林村,儼然成了令人向往的美麗宜居村莊。
今年70多歲的侯憲堂對村里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贊不絕口:“村集體收入增加了,俺們村民的福利就有保障了;戶戶通上硬化路,雨天再也不用趟著泥水走路了;人居環境大變樣,心里亮堂精神爽?!?/p>
“興林村黨支部緊抓黨建匯聚合力,逐步形成了黨建帶婦建、黨建助文明、黨建促增收等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發展的局面?!比f祥軍表示:這樣就有力振奮了全體村民矢志投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建設富饒美麗鄉村,脫貧攻堅率先崛起”的信心、決心。
2015到2016年,在區、鎮兩級黨委的引領下,興林村硬化路面5100平方米,新開挖地溝800米、修建村民文化廣場1200平方米、安裝路燈49盞,組建村民文藝演出隊,并配各彩燈、鑼鼓、演出服裝等,通過多項目融合助推,顯著改善了村容村貌,切實增強村民凝聚力,有效提升了村民綜合素質,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興林村牢牢把握“服務群眾是基層黨組織核心任務”這一方針,聚力民生,民生工程凝民心。以人民群眾為中心,踏實踐行群眾路線,順利完成了戶戶通道路硬化、飲水、改廁等一系列民生工作。尤其是戶戶通工程,徹底改變了興林村一直以來只有一條硬化主路的舊面貌。曾經一條條塵土飛揚、低洼不平的泥路,如今變成了一條條寬敞干凈的水泥路。不斷完善的鄉村道路、通到家家戶戶的自來水,更搭起了和村民的連心橋,為興林村的振興夯實了群眾基礎。
脫貧攻堅工作
產業扶貧群眾日子好起來
活了半輩子,46歲的村民李桂英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過得坦然。借助精準扶貧的政策,李桂英從去年開始主動申請承包扶貧項目的大棚,今年他們家的經濟收入比往年翻了幾番。“感謝黨和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讓我的日子越過越寬裕,干勁越來越足。”李桂英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說起創業經歷,李桂英感觸很深?!靶陆ǖ?個蔬菜大棚實行統一進苗,統一種植西紅柿,統一生產管理,統一技術服務,對于從零開始的農民來說,這可是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崩罟鹩⒄f。產品的生產問題解決了,銷售也是個重頭戲?!拔覀儎摿⒘俗约旱钠放啤_€有統一的包裝箱。這樣一來。價格比在集市上散賣價提高了一半。
“我們長期為信譽樓、勝大等超市供貨,解決了我們銷售方面的后顧之憂。”李桂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大棚她用了半年時間產出了2萬斤西紅柿,按照最保守的價格每斤3元來算,半年毛收入能達6萬元,刨除大棚承包費和苗、肥成本費,自己還有幾萬塊的收益,非??捎^。當問起今后的打算時,李桂英信心百倍:“借著黨的扶貧好政策,我想擴大生產,把陰棚利用起來,再種上蘑菇,來年肯定能實現大豐收?!?/p>
據了解,李桂英所在的興林村是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的一個農業村,群眾以傳統農業種植為生,種植結構單一,收入低且不穩定該村也被評為2017年度東營市市定貧困村。李桂英一家四口人,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15畝地,人均年收入不足2500元?!耙粋€孩子上大學,一個孩子上初中,一年學費和生活費加起來小兩萬。為了補貼家用,農閑時我就去拾棉花、修桃枝,或者到海上干點零活,只要哪里有用工需求的我就去打零工賺錢,一年從頭忙到尾,可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崩罟鹩⒄f。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墾利區把產業扶貧擺在突出位置。累計投入各級各類資金5000余萬元。2016年以來,全區累計整合省級債務資金、財政涉農資金共424.5萬元,在17個村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9個,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此外,該區從村級扶貧基金中,按照不高于30%的比例用于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將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高質量脫貧、高質量發展。
重點打造黃河口鎮興林—西隋、董集鎮金岸花園兩個示范片區。在黃河口鎮興林—西隋片區,全區重點發展鄉村旅游,共新修道路7千米,綠化鋪裝1.2萬平方米。開發桃園600畝,新建蔬菜大棚4棟,在董集鎮金岸花園羅蓋片區重點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建成葡萄大棚8個,開發果園300畝,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片區發展水平得到整體提升。
去年以來,墾利區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決定在該片區實施扶貧連片開發鄉村旅游項目,為興林村流轉了600畝土地,并下撥175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建設4個蔬菜大棚。扶貧項目的落地讓李桂英看到了生活轉變的希望,她籌集2萬元資金,主動承包了一個大棚。
李桂英所承包的這個大棚,正是興林—西隋“鄉村旅游+美麗鄉村”扶貧連片開發示范片區其中的一個項目。據了解,該片區的開發建設輻射帶動了西隋、東隋、興林、雙義和村等7個行政村的共693戶、1993名村民。其中,西隋村為2016年度省定貧困村,已實現脫貧摘帽,興林村、雙義和村為2017年度市定貧困村,有市定貧困戶10戶、22人。扶貧連片開發示范區的落地,讓這片沉寂的土地開始有了活力。
興林村脫貧謀定向往宜居村莊-農業大健康·萬祥軍:美麗蝶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兴林村脱贫谋定向往宜居村庄-农业大健康·万祥军:美丽蝶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黄河农场谋定区位优势-农业大健康·万祥军
- 下一篇: 倡导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农业大健康·万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