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精准脱贫-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恩施谋定硒功能性产业链
主導精準脫貧-農業大健康·萬祥軍:恩施謀定硒功能性產業鏈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采編:"從傳統的富硒土豆、富硒蔬菜培育,到硒特殊膳食食品、富硒藥品、富硒蛋白粉等高端產品的提煉,及至富硒康養游的推出,上中下游一應俱全。"調研考察座談會上,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表示:一個“硒”字帶活了恩施全產業鏈的發展。去年,全州硒產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其中硒農業近450億元,硒產業已成為精準脫貧、競進小康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插上“硒”望的翅膀,恩施特色農業正闊步向前。
2020年6月10日,在恩施州人民政府副州長丁文平,湖北省硒產業協會會長、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儲震、湖北恩施硒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梅,硒博匯(湖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順敏等的陪同下,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研智庫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情講壇主持人萬祥軍等一下對恩施富硒產業、恩施有關科研院所等單位以及湖北省硒產業協會和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了走訪考察。
2020年全州“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州委決策部署,以硒產業為主導,圍繞“鞏固、提升、銜接”,統籌抓好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把農業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領域短板補得更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主要目標是: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3.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丁文平副州長負責恩施州的科技工作,協助分管硒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恩施提出將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作為全州四大產業集群之一來打造。大力發展硒產業,源自歷屆州委州政府決策者們審慎的思考。”恩施州副州長丁文平表示: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已將硒產業上升到省級戰略層面;看市場,我國是整體缺硒國家,全國約72%的土壤缺硒或貧硒,導致我國農產品硒含量普遍較低,補硒成為群眾的現實需求;看資源,恩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已探明擁有獨立硒礦床的地區,硒含量適中以上土壤占全州國土總面積95%,富硒以上含量土壤占53%,具有全面發展硒產業、提供安全健康補硒途徑的優勢。
硒博會就如一塊磁鐵,將全國乃至世界的硒產業企業、硒研究專家學者、硒發展最前沿理念集聚到恩施。湖北省硒產業協會會長、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儲震表示,在舉全州之力發展硒產業的戰略布局下,作為推動恩施硒品牌、硒產品走出去的重要平臺,中國恩施·世界硒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應運而生。
儲震表明:硒食品精深加工產業是恩施州聚力建設“世界硒都·中國硒谷”的重要抓手,產業的蓬勃發展,也是近年來“中國硒谷”建設呈現加速度的一個縮影。平臺建設加快推進。硒博會成功舉辦四屆,國家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國檢驗收,湖北省硒資源開發利用促進會、恩施硒資源國際交易中心等相繼掛牌。一個個對外大平臺,成為拉動全州硒產業發展的一個個“火車頭”。
萬祥軍指出 ,科研支撐不斷強化,是恩施硒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恩施富硒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研究院、恩施州硒應用技術與產品開發研究院、世界硒都硒產業標準化聯合會、湖北省富硒產業研究院,一批權威科研機構,為硒產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富硒農特產品、硒蛋白保健品、硒特殊膳食食品等一系列創新產品走向全國。
開墾“硒”望田野 恩施硒土豆火了
地處湘、鄂、渝三省交匯處,三山鼎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發展規模化大田作物的條件并不好。“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賦予了這里獨特的山區小氣候。特色農業成為恩施人解決溫飽后的首選。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特色農業?如何不斷培育特色農業?萬祥軍說:″恩施干部群眾探索出了一條發展硒農業的路子,謀定功能性農業,探入農業大健康產業,打通農產品產業從種植到最終的個性產品訂制全環節產業鏈條。"他表明:對于化學元素周期表來說,硒只是位列末位的普通一員。對于恩施州來說,他卻是一把“金鑰匙”,打開了恩施聯通世界的大門。
萬祥軍指出:從此,一個“硒”字,引來世界目光,也成為恩施功能性、高效、特色農業以及農業大健的靈魂。
土豆不僅能吃,還能看。每年的5月19日,恩施市三岔鎮舉辦的“土豆花兒開”文化旅游節吸引了大量游客。賞花觀景、拍照留念、品嘗土豆小吃,特色的“薯道行”鄉村體驗游好不熱鬧。這一切離不開三岔鎮政府將硒土豆作為富民產業來抓。這里成立了全州鄉鎮里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馬鈴薯產業化辦公室。有著“洋芋書記”之稱的張文剛,是三岔鎮副書記,同時兼任馬鈴薯產業辦主任。
張文剛介紹,新一屆鄉鎮領導班子一上任,就把馬鈴薯作為富民產業來抓,從2017年開始已經辦了兩屆土豆花兒節。“以前,我們的土豆一斤只能賣個四五毛,賣不出去就自己吃,吃不完就喂豬。現在隨著富硒土豆的名氣越來越大,我們這兒舉辦起土豆花兒節,發展了路邊經濟、后備箱經濟,土豆都賣到武漢、杭州等外地去了。特色產業還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現在全鎮有幾十家開農家土豆宴的飯莊。”張文剛介紹,全鎮2018年有9000多戶種植了近3萬畝硒土豆,占全鎮農業產值的一半。在他們的大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入了種植硒土豆的隊伍。
恩施富硒產品的獨特還成就了傅國彬的酵母事業。為承接國家馬鈴薯主食開發試點項目,2015年他被恩施州亞麥食品公司專門引進來主攻馬鈴薯發酵液。為了找到品質最好的馬鈴薯,他走遍了全國各地。無數次的試驗表明,用恩施硒土豆老品種“馬爾科”作原料,發酵液的品質最好。這種天然無添加的發酵液,可替代干酵母,在全國是首創。“我們這種發酵液已經申請國家專利了,現在處于復審階段。我認為很可能是富硒元素讓恩施土豆在發酵液試驗中一枝獨秀,我們正在對接科研院所進行分析化驗,增加產品說服力。”傅國彬告訴記者,這一產品的出口資質已經辦好,從2018年底開始出口美國。
富硒土豆已被亞麥食品公司開發到了極致,目前已形成馬鈴薯糕點、馬鈴薯菜品、馬鈴薯酵母液三大系列200多款產品。2016年開始,該公司與酒店共同研制的擁有30余道菜品的“恩施硒土豆全席”已推廣到全州8縣市及重要旅游區域,成為恩施對外的一大招牌。
天生富硒,天然含硒,如何借硒造勢,是恩施農產品企業共同面臨的課題。利川市南坪鄉出生的農家女郭開英在這方面趟出了一條路子。“在恩施利川已有百年種植歷史的硒土豆,不僅是我們天天吃的主糧,還是我們的救命糧。
小時候看到賣不出去的土豆只能拿來喂豬,很是心疼,我一直琢磨怎么幫鄉親們把土豆變成錢。”為了讓恩施硒土豆走出去,事業有成的郭開英2017年同幾個朋友注冊了恩施硒源公司致力于恩施硒土豆的推廣銷售。“我們這兒是種土豆的人不差,搞市場的人差。”
為此,郭開英專門邀請北京的公司來進行硒土豆產品包裝設計,結合恩施土家文化,推出了土豆行業的第一個超級IP“小豬拱拱”。萌萌的造型,精美的禮盒包裝,“天生富硒,活力滿滿”的廣告語,讓人忍俊不禁。這種從恩施硒土豆中精選出的雞蛋般大小、極富賣相的小土豆,一經面世就敲開了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盒馬鮮生”等高端商超的大門,9.9元一斤的價格仍然火爆線上線下。“這兒是我們馬上就建好投用的土豆氣調庫,州農業局給我們配套了資金支持,這里將成為明年中國馬鈴薯大會的重要參觀點。建成氣調庫后,我們就可以實現周年供應了。”郭開英說。
山區兒女靠硒脫貧
恩施打通全產業鏈
以硒為媒,恩施人不斷拓寬硒產業鏈,以“硒游記”“特色鄉村游”為代表的硒養生全域旅游服務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顯著。
煙雨蒙蒙,徜徉在宣恩縣伍家臺貢茶文化旅游區,仿若置身“世外茶源”。這里是乾隆皇帝御批“皇恩寵錫”貢茶的原產地,300余年前的貢茶佳話給這里增添了文化底蘊。“我們伍家臺村有著2000余年種茶史,一直是茶葉種植大村。
2006年,村里就入股了茶企,后來依托茶產業試點三產融合。2012年底,我們嘗試開辟了3000余畝有機茶園。隨著硒博會的召開,慕名來我們這里進行硒養生的游客越來越多,有機茶園基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4萬畝。
未來,我們村將建成中國第一個貢茶小鎮,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伍家臺村兩委副主任楊泉向記者勾畫了一個休閑度假村的雛形。宣恩縣農業局馮文主任介紹,這里是宣恩縣首個4A級景區,不收門票,年接待游客80余萬人。茶家樂的遍地開花讓這里有著強勁的脫貧帶富能力,縣里異地扶貧搬遷的一個居民點就安置在這里。
調研考察中萬祥軍說:″以前,恩施“硒”引力不為人知,恩施人守著金山餓肚子。如今,沉睡億年的硒資源在新時代恩施人手中,正逐漸蘇醒,散發出無限魅力。"
2012年以前,恩施州幾乎沒有一家涉硒企業。隨著恩施“世界硒都”名號的打響和硒農業的發展,才逐漸吸引來了一批“硒”客,同時這些“硒”客也帶動了當地硒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大資本、大企業、大項目紛紛搶灘,匯聚山城,涉硒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恩施大地上拔節而起。
積極引領硒產業新型“硒+X”產業規模化和標準化,構建了種植、生產、營銷(含服務業)三產聯動態勢和產業發展遠景。德源倡導并踐行科技引領企業發展內驅力,聚焦國際領先的植物高有機硒功能因子研發及產業轉化,擁有核心發明專利近20項,發布國家級和省級團體標準8項,其中《植物源高有機硒食品原料》T/CHC 1001于2019年12月正式實施。德源獲批設立國內第一個涉硒院士專家工作站,并聯合武漢輕工大學獲批共建“國家富硒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于2019年1月正式運營。
“德源大力提倡以科學補硒創造美好生活,促進全民健康素養提升,自2015年起發起并承辦了中國‘科學補硒、健康生活’百城千場公益科普宣傳活動,累計投入1.2億元人民幣,直接影響超150萬個家庭,媒體覆蓋超6億人次。”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儲震表示:德源以“硒+X”戰略促進硒產業崛起為核心使命,提議并積極助推硒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除了恩施硒土豆,恩施硒農業的另一王牌就是硒茶。要說今年的網紅茶,非恩施的“一紅一綠”莫屬。回顧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武漢東湖的茶敘,將“恩施玉露”“利川紅”兩款經典硒茶推向了世界舞臺。而“恩施玉露”這款國事茶敘用茶正是出自位于其發祥地恩施市芭蕉侗族鄉的潤邦茶業之手。
“以前,恩施硒茶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為此,我們特意建立了硒茶博物館、硒茶生態園進行宣傳推廣。2016年,我們在國家5A級景區恩施大峽谷附近流轉種植了2000余畝高硒有機茶園,不打農藥,全程施有機肥,人工拔草,是名副其實的有機硒茶園,這也是我們的生態觀光茶園。
今年,我們好多茶葉品種已經通過網絡銷售賣完了。外銷日本尤其火爆,人家指定要恩施硒茶,對我們非常認可。”站在恩施玉露博物館內,潤邦茶業公司辦公室主任曹樂書向我們介紹。據悉,“恩施硒茶”已入選第一批6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恩施硒土豆”“恩施硒茶”先后榮獲2015年、2017年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給政策、給項目、給資金,恩施州為支持硒產業、硒農業的發展不遺余力。2017年,全州共整合各項資金7.67億元扶持206家涉硒企業。目前,全州從事硒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企業已突破10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1家、高新技術企業42家。“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據了解,恩施富硒產業體系比較完善,已率先打造了68個“中國名優硒產品”,81個“中國特色硒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產品總數達到246件。硒產品不僅居全省領頭羊位置,發展規模更居全國首位。
硒產業成燎原之勢
大山深處推硒品牌
"從打出名號到制定規劃,再到深耕科研,恩施州政府擘畫出硒望的藍圖。"萬祥軍表明:從賣資源到賣產品,再到賣品牌,恩施企業借“硒”登高望遠;從種植到加工,再到服務,恩施人民耕耘出充滿“硒”引力的全產業鏈。說“硒”話,謀“硒”事兒,恩施人在“硒”望之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硒博會讓恩施向世界亮出了自己的硒品牌,這只是第一步。要想占領硒產業的制高點,發展特色農業、功能性農業,必須科研先行。“我們的硒研究起步很晚。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農科院主要圍繞七大糧油作物進行課題研究。2000年以后,恩施解決了溫飽問題,我們的研究才轉向經濟作物。恩施作為富硒大州,硒農業這么長時間沒有得到及時挖掘和長足發展,正是因為缺一個科研單位來打頭。
直到2013年,我們成立了恩施州硒應用技術與產品開發研究院,富硒、含硒等特色作物才成了我們的研究重點。”恩施州農科院院長李衛東介紹。他告訴記者,目前,農科院已組建了30多人的團隊專門做硒研究,圍繞硒進行科研攻關、制定行業標準、進行檢測服務等。硒研究院逐漸成為恩施州硒產業發展的公益性技術服務平臺。
“適硒土壤占恩施州面積95.6%以上,53%土壤富硒,各類動植物中生物有機硒含量是其他富硒地區的數十倍以上,生產出來的農特產品大都富(含)有機硒。未來農業發展方向是有明確靶向的功能農業,從富硒農產品中提取出植物硒蛋白,能很好地解決人類食物添加硒的問題。恩施農業已經從量的安全走向了質的安全,農業要承擔起全民健康的主要職責。”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向極釬對于恩施發展硒農業充滿了自信。硒研究院正以功能化為主線,深度研究硒資源,集成開發硒產品。富硒蛋、富硒冷水魚、富硒黑豬肉、富硒雜糧飲品、富硒功能食品等逐漸問世。
發展硒農業,開發硒產品,離不開標準的建立。2015年,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富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恩施掛牌,更是將恩施推向了富硒產品認定檢測的快車道。截至目前,恩施州累計申請富硒產業商標70件,州政府引導企業制定富硒食品企業標準208項,占湖北省總數的88.9%。還發布多項富硒食品地方標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制定,力爭實現主要硒產品和硒食品安全有據可依。
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推動下,全州硒農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17年,恩施州硒農業已涵蓋了蔬菜、藥材、食用菌、煙葉、畜禽、林果、水產、特色糧油等多個領域,建成硒農業基地1100余萬畝,全州硒農業總產值實現275.19億元,建成了一批富硒特色產業專業鄉鎮。
早在2012年,湖北省委領導考察恩施時就指出,恩施的農產品要打特色牌、富硒牌,走以質取勝之路。路子定了,就要樹起招牌。2014年1月10日,首屆中國硒產品博覽交易會暨中國恩施·世界硒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開幕。作為當時第一位進駐硒博會的組委會委員,恩施州馬鈴薯產業發展局負責人、高級農藝師于斌武對此感慨頗多:“首屆硒博會舉辦的時候,雖然捧場的客人也不少,但當時恩施還沒有建立起硒產品的國家標準,沒有權威檢測機構,沒有成熟的產業模式,我們是從一張白紙起步的。”
從2014年首屆硒博會參展企業300多家,會議期間銷售額2500多萬元,到去年的第五屆,參展企業和銷售額都有了質的提升。連續舉辦五屆的硒博會成為展銷世界硒產品、展示國際硒科研、交流全球硒文化、推進恩施硒產業、促進恩施大發展的高端盛會。地處偏僻山鄉,恩施人已有了產業引領者的自信。
五屆硒博會的成功舉辦,伴隨的是恩施硒農業的穩扎穩打。2015年,經湖北省政府批準,《湖北省富硒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正式發布,提出以建設“中國恩施硒谷”為重點,將恩施州建成全國最大的多樣性富硒農副產品中心和硒肥生產基地、富硒礦泉水生產基地、富硒生態旅游地。
“我們州里分別成立了由州委書記、州長掛帥的硒資源建設開發領導小組,相繼編制了‘十三五’恩施硒產業、恩施硒土豆、恩施硒茶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推進硒產業發展的相關意見。我們農業局也將恩施硒土豆和恩施硒茶作為品牌農業的重點來抓。”于斌武早已把微信頭像換成了“恩施硒土豆”這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形象標識。
主導精準脫貧-農業大健康·萬祥軍:恩施謀定硒功能性產業鏈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主导精准脱贫-农业大健康·万祥军:恩施谋定硒功能性产业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大健康-温铁军 谋定落
- 下一篇: 融合升级谋定功能性-农业大健康·林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