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农民丰收节-农业大健康·万祥军:功能性谋定生态品牌
東平縣農民豐收節-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功能性謀定生態品牌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贏信采編:9月22日,東平縣首屆農民豐收節暨中秋節農產品展銷會在博物館廣場盛大開幕。會議不僅展示了東平縣農業豐碩發展成果,展銷東平縣名優特農產品,更弘揚了東平縣農民的創造精神,進一步推動東平縣縣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東平縣首屆農民豐收節開幕
泰安市委副書記、東平縣委書記張濤,泰安縣委副書記、縣長劉玉,泰安縣政協主席劉祥濤、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思宏出席開幕式,并共同按下節會啟動球。縣委副書記宮慶會,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徐彩虹,副縣長李廣義,縣政協副主席王金艷出席開幕式。
劉玉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近年來,東平縣委、縣政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實施產業化經營,深入推進科技興農,著力打造“綠色農業、生態東平”品牌。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東平縣已成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特色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一大批名優特產品久負盛譽,暢銷海內外。
與會嘉賓全國工商聯執委、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對記者表示:謀定研究·農業大健康,推動功能性農業長足發展。此次活動以五谷豐登、水韻東平為主題,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通過民俗文化表演、特色農產品展銷等一系列活動,組織廣大農民“慶豐收、曬豐收、話豐收、享豐收、促豐收”,進一步展示新時代農業的新發展和農民的新風貌。
開幕式后,與會領導共同觀看了文藝節目表演,并逐一參觀各展位展臺,與各界干部群眾一起歡度農民豐收節。東平湖麻鴨蛋、松花蛋、粥粉、水產品,還有食用菌、小米、瓜果蔬菜等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吸引了眾多市民競相購買。農產品展銷盛會不僅讓廣大市民了解了我縣品類繁多的特色農副產品,更為眾多農業品牌走向市場搭建了重要平臺。
東平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王貴剛:“縣農業局作為承辦單位,精心策劃,周密部署、細致安排,組織全縣60多家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參加展會。300多種特色農產品登場亮相,本次展會成為農產品交流交易、產加銷有效對接的大舞臺、大平臺?!?/p>
東平縣有關部門精心組織、熱情參與,把這次盛會辦成農民的歡樂節,把這次盛會辦成產銷對接的大平臺,打造慶豐收全民購物節,擴大豐收節社會影響。
東平農民豐收節有利于推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把這次盛會辦成農業發展的嘉年華,讓全社會共享豐收的喜悅與快樂。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研智庫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情講壇主持人萬祥軍說:“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講好東平農業發展的精彩故事,不斷激發全縣上下實施鄉村振興的火熱激情,共同開啟我縣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篇章,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東平答卷?!?/p>
打造綠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
“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瘜⑹墙窈笪覈r業和農村工作的奮斗目標。”東平縣首屆農民豐收節后,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研智庫主任、中國經信研究國情講壇主持人萬祥軍在調研考察座談會上表示:打造綠色循環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以農民高收入為基礎、生活好為標配、詩意棲居為追求、體面尊嚴為目標,使農村望得見星空、聞得到花香、聽得見鳥鳴。
萬祥軍表明,以“資源化、無害化、再利用”為核心著力點,集成研發“農牧結合、三業并舉、三產融合、循環發展”的系統解決方案。他說:“適應農業廢棄物低值化特點,以區域環境承載力科學布局農牧規模,構建以人為本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和循環體系,建立適應現代農業和現代生活的清潔生產方式?!?/p>
構建“種植業—養殖業—菌物業”三業并舉的農村產業體系,根據環境容量、市場容量、人口密度科學規劃農業循環區域、種養規模、種養結構,打通種養廢棄物生態循環利用的技術環節、政策支持和組織體系。“這是科學布局農村產業的具體要求?!比f祥軍表示:在經濟可行的基礎上,建設農業廢棄物收貯、運輸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建立農業廢棄物肥料化、飼料化、基質化、原料化、燃料化多渠道利用途徑,培育適度規模的農業廢棄物利用和特色種養產業
科學規劃農村居住環境。萬祥軍表明,以村鎮規劃為切入點,以自然村落為基礎,建立農村公共環衛體系,設計適合農村分散起居的廚衛系統,合理布局農村污水排放管網和集中處理設施,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優化農村綠化美化樹種,因地制宜制訂農村美化方案。
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學設計農村生態保護制度。“科學制定農村生態宜居政策。”萬祥軍表示:通過三產融合等政策支持,盤活農村生態要素,調動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培育農村休閑、養老等生態產業,構建生態產業養護農村環境的良性循環機制,研究形成農村生態宜居的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體系。建議科技部設立農村生態宜居科技專項,創新支持方式,穩定經費渠道。
“科學構筑質量興農體系,守住耕地數量和質量兩條紅線,以質量土壤推動質量興農。”萬祥軍說,要圍繞營養品質、安全品質、加工品質和原產地保護,修復污染土壤,保護健康土壤,定向培育土壤地力,消減土壤障礙因子。以生態類型區和土壤質量為基礎進行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劃,通過原產地保護培育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
科學管控農業投入品。以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目標,按照“投入不過量、索取不過分”的原則,合理施用化肥農藥。深入研究不同類型土壤供肥特性和作物需肥規律,科學開展農業投入品風險評估,高度重視耕作措施的風險評價,大力實施“百縣千鄉平衡施肥科技工程”,扭轉大型復合肥廠綁架消費者的現狀。
科學治理小流域。徑流和匯水流域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徑,有色金屬和油田開發隨徑流和匯水流域進入農田和農業生態系統,導致農業生產系統和生態系統污染。要科學識別農業生產系統和生態系統污染成因和遷移規律,通過源頭控制和清潔流域阻斷污染,修復污染農田和生態系統。
東平縣農民豐收節-農業大健康·萬祥軍:功能性謀定生態品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东平县农民丰收节-农业大健康·万祥军:功能性谋定生态品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农民代言人谋定农业大健康--万祥军:创业
- 下一篇: 忘记农民就是忘本-农业大健康·万祥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