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书写桂花产业-国情研究·万祥军:特色农业谋定大健康
咸寧書寫桂花產業-國情研究·萬祥軍:特色農業謀定大健康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采編:“咸寧市發展楠竹產業和桂花產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對標業內領先水平,主攻2-3個門類的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毕虒幨形睍浭Y星華專題召開楠竹產業和桂花產業調研考察座談會上表示:有關部門要認真開展調研考察、規劃布局、辦點示范和協調扶持,有力推動林農增收、企業增效、大地增綠。
咸寧謀定桂花大健康產業
打造品牌,突出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
2019年3月4日上午,全國工商聯執委、國家大健康醫藥產業委員會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原信息中心主任萬祥軍一行來到了咸寧市進行調研考察。咸寧市委副書記蔣星華專題召開楠竹產業和桂花產業座談會,市林業局、市農業局、市農科院、市林科院負責人和部分專家匯報相關情況與意見建議,市委副秘書長譚海華主持座談會。
會后,與會人員到市林科院潛山楠竹筍用試驗林參觀。萬祥軍和蔣星華與林業技術人員深入交流,逐一詢問試驗條件、技術要求、竹筍產量、市場價格、投入產出比等情況。蔣星華說,既要搞楠竹林覆蓋增溫這種特殊措施的試點示范,更要搞常規管理措施的試點示范,將全市符合條件的現有楠竹林逐步改造成豐產高效的筍用林或筍材兩用林,變楠竹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在調研考察座談會上,萬祥軍說:“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在建設四鄉六業特色農業進程中,明確了‘兩手抓’的思路,堅持一手抓資源發展,一手抓資源保護,促進了桂花產業的健康發展?!彼砻?#xff1a;打造咸寧桂花文化節和制定咸寧桂花產業發展規劃應該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打造品牌,突出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形成桂花大健康產業新模式,加快咸寧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做大做強咸寧桂花產業,擦亮“香城泉都”城市名片。萬祥軍指出:要強化產學研結合,建立桂花科研團隊;以桂花樹為底色,加強城鄉綠化;更新配套措施,保護好已栽植的桂花樹;努力把咸寧桂花產業做成產業發展樣板,助力鄉村振興。他表明:桂花觀賞性強,其加工品經濟效益高,不但能為城市景觀添彩,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桂鄉人不斷開拓進取,在桂花種植、培育、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果,但咸寧桂花產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萬祥軍表示,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及資源優勢,在大健康醫藥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 聚焦“醫、養、管、食、游、動”重點方向,著力發展健康旅游、健康醫療醫藥、健康食品等重點產業,他強調: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加快物流園建設,突出醫藥科技創新,強化企業幫扶,完善新醫藥大健康產業鏈,全力推動健康醫藥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加快咸寧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咸寧書寫桂花產業-國情研究·萬祥軍:特色農業謀定大健康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萬贏信采編:“咸寧市發展楠竹產業和桂花產業,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目標,對標業內領先水平,主攻2-3個門類的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咸寧市委副書記蔣星華專題召開楠竹產業和桂花產業調研考察座談會上表示:有關部門要認真開展調研考察、規劃布局、辦點示范和協調扶持,有力推動林農增收、企業增效、大地增綠。
咸寧謀定桂花大健康產業
打造品牌,突出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
2019年3月4日上午,全國工商聯執委、國家大健康醫藥產業委員會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原信息中心主任萬祥軍一行來到了咸寧市進行調研考察。咸寧市委副書記蔣星華專題召開楠竹產業和桂花產業座談會,市林業局、市農業局、市農科院、市林科院負責人和部分專家匯報相關情況與意見建議,市委副秘書長譚海華主持座談會。
會后,與會人員到市林科院潛山楠竹筍用試驗林參觀。萬祥軍和蔣星華與林業技術人員深入交流,逐一詢問試驗條件、技術要求、竹筍產量、市場價格、投入產出比等情況。蔣星華說,既要搞楠竹林覆蓋增溫這種特殊措施的試點示范,更要搞常規管理措施的試點示范,將全市符合條件的現有楠竹林逐步改造成豐產高效的筍用林或筍材兩用林,變楠竹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在調研考察座談會上,萬祥軍說:“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在建設四鄉六業特色農業進程中,明確了‘兩手抓’的思路,堅持一手抓資源發展,一手抓資源保護,促進了桂花產業的健康發展?!彼砻?#xff1a;打造咸寧桂花文化節和制定咸寧桂花產業發展規劃應該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打造品牌,突出融合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形成桂花大健康產業新模式,加快咸寧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做大做強咸寧桂花產業,擦亮“香城泉都”城市名片。萬祥軍指出:要強化產學研結合,建立桂花科研團隊;以桂花樹為底色,加強城鄉綠化;更新配套措施,保護好已栽植的桂花樹;努力把咸寧桂花產業做成產業發展樣板,助力鄉村振興。他表明:桂花觀賞性強,其加工品經濟效益高,不但能為城市景觀添彩,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近年來,桂鄉人不斷開拓進取,在桂花種植、培育、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果,但咸寧桂花產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萬祥軍表示,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及資源優勢,在大健康醫藥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 聚焦“醫、養、管、食、游、動”重點方向,著力發展健康旅游、健康醫療醫藥、健康食品等重點產業,他強調: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加快物流園建設,突出醫藥科技創新,強化企業幫扶,完善新醫藥大健康產業鏈,全力推動健康醫藥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加快咸寧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造咸寧桂花文化平臺
為桂花之鄉增添深厚歷史底蘊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過江南桂花香?!薄ⅰ鞍嗽鹿鸹ū榈亻_?!边@是對咸寧桂花的寫照,一曲廣為傳唱的《江南桂花香》,更是將咸寧的桂花與古代神話傳說相連。湖北省咸寧市位于鄂南,桂花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料載,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寫下了“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等美妙詩句。500年前,此處民間就有釀制桂花美酒的傳統。咸寧市咸安區現存少量的古桂。
咸寧桂花種植歷史悠久。據《咸寧桂花》一書記載,當地桂花種植歷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曾途經咸寧,寫下“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的詩句,為咸寧桂花之鄉增添深厚歷史底蘊。
千百年來,咸寧飽經滄桑,至今仍然古桂成林。據中國花卉協會桂花分會初步統計,全國15省市有百年以上的古桂2200株,其中2000株在咸寧。咸寧市桂花鎮柏墩村,有成片的古桂花樹林,其中一棵古桂據考證生長于明朝洪武十八年,距今已600多年,前幾年仍每年產鮮花三四百斤。目前,咸安區掛牌保護的古桂樹2503株。
近幾年來,在特色農業建設進程中,咸寧市桂花產業健康發展。桂花資源榮居全國榜首,“桂鄉”美名享譽全國。咸寧市桂花品種數量、古樹數量、基地面積、鮮桂花產量、桂花品質等五個主要資源指標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咸寧市林業局統計資料顯示,咸寧市6個縣市區45個鄉鎮栽植桂花,面積約9.7萬畝,其中桂花基地7.6萬畝,現有產花樹約100萬株,年產鮮桂花約150萬斤;桂花苗圃2.1萬畝,每年產桂花苗2.5億株,苗木銷售收入過億元;加上食品、香料、美容等加工業、旅游業產值,桂花全行業產值達10億元。
咸寧桂花以其花多、花密、朵大、瓣厚、色鮮、香濃聞名全國,在桂花品種、鮮花質量、鮮花產量等方面均為全國第一。其中又以咸安區的桂花種植最為集中。45個鄉鎮分布有桂花,擁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種群,近三十個桂花品種,現存地徑5厘米以上桂花150萬株。特別是全市百年以上,占全國2200株的91%。1963年、1983年國家先后兩次命名咸寧為“桂花之鄉”;2000年,國家再次命名咸安區為唯一的“中國桂花之鄉”。我市以無可爭辯的資源優勢,先后贏得了全國性的眾多榮譽。據桂花專題調查顯示,與1999年同比,桂花面積、產量、產值、稅收和提供農民純收入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桂花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
實現了自主致富,綠色崛起
桂花是“百花營養之王”,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咸寧市是全國最大的桂花產地,也是唯一的“桂花之鄉”。近年來,它作為地方特有的經濟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開發利用?!肮鸹ń洕币呀洺蔀橄虒庌r村發展的一大動力。
身處“桂花海洋”中的咸寧人,早些年并沒有意識到可以通過打造咸寧桂花品牌來推動整個桂花產業的發展。直到2011年,咸安區工商局商廣科的同志去湖北省工商局參加業務培訓,才認識到注冊地標、創建品牌的重要性。隨后,咸安區工商局請示市政府協調林業、文化等部門,與工商部門共同組成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工作組。2012年1月,咸寧市桂花協會成立。2013年7月,由咸寧市桂花協會申請注冊的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獲準注冊。 品牌效應迅速顯現。
“以前在家種糧食,家里那點地一年還掙不了一千來塊錢,和種桂花比起來那是差得太遠了?!焙毕虒幨邢贪矃^41歲的桂花鎮白沙村村民王亞蘭,說起種植桂花苗給自己帶來的甜頭,王亞蘭興致勃勃。由于村里人多地少,種地根本不掙錢,王亞蘭曾經和丈夫在廣東、浙江等地打了多年工,但光靠打工,致富也始終是一個遙遠的夢。王亞蘭獨自回到家鄉,她種了幾畝地的桂花苗,一畝地能賺六七萬元,后來又帶了幾個姐妹一起租了十幾畝地,年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元。她說,現在村里八成以上的村民都在種桂花,桂花不愁銷路,大家的收入都不錯,幾乎沒有人再出去打工了。
桂花鎮石城村村民劉晚元也是當地“桂花經濟”的受益者。劉晚元是村里的婦女干部,工作比較繁忙。近兩年,孩子讀書、老人看病等支出不斷增加,僅憑工資簡直是杯水車薪。眼看著桂花苗木市場行情一路看漲,前年起,劉晚元和丈夫開始種植桂花苗木。工作之余,她和丈夫的主要任務就是插桂花?!敖衲隃蕚湓俨鍍僧€桂花苗,明年就可以有幾萬元的收入了!”劉晚元高興地說。
“1畝地可插8至10萬株桂花苗,一年生桂花苗每株至少可賣0.6元,二年生的每株1.5元以上。保守估計,收入在5萬元以上?!被仡櫸迥昵?#xff0c;當時剛開始啟動桂花產業致富經歷時,桂花鎮黨委書記張浩業介紹說,這幾年,當地的桂花苗木經濟急劇升溫,現在,不僅全鎮13個村85%以上的農戶都有自己的桂花苗圃,家家戶戶種桂花,而且還出現了許多資產過百萬的苗木大戶。
桂花產業化經營是指桂花產業與其相關產業(包括桂花產業的前部門和后部門),在專業化生產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結合起來,在有關技術、經濟參數相互協調上,實行一體運行的經營模式,具體包括基地建設、桂花加工、桂花流通、桂花旅游,其中桂花加工是關鍵,包括桂花酒、桂花飲料、桂花食品、桂花香料等。
進入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傳統的桂花加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培植了系列知名品牌。咸安區生產的桂花酥心糖、桂花糕,“淦水牌”桂花酒、桂花蜜酒和桂花浸膏等知名品牌多次榮獲省優、部優產品稱號。近幾年新開發了桂花米酒、桂花露等飲料產品,市場前景看好。
桂花基地建設是產業化的基礎。在長期的種植中,逐漸形成了咸安區的桂花鎮、馬橋鎮、官埠橋鎮,崇陽縣的路口、白鎮五大桂花基地。這些基地的主要特點是:種植歷史悠久、桂花面積大、數量多、品質好、文化氣息濃重。
此外,近幾年隨著咸寧苗木花卉產業的崛起,一些以桂花苗木為特色的基地也隨之產生。如咸安區的向陽鎮、橫溝橋鎮,赤壁的趙李橋鎮、官塘橋鎮。目前全市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鐵桂及野桂等42個品種。
自2000年起,當地政府采取了項目支撐、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和支持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至今,桂花產業日益壯大,苗木銷售蒸蒸日上,帶動了全區和周邊許多農民投身桂花產業。桂花苗木產業已成為咸安區農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并解決了全區大半的富余勞動力,真正實現了自主致富,綠色崛起。
咸寧書寫桂花產業-國情研究·萬祥軍:特色農業謀定大健康
打造咸寧桂花文化平臺
為桂花之鄉增添深厚歷史底蘊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過江南桂花香。”、“八月桂花遍地開。”這是對咸寧桂花的寫照,一曲廣為傳唱的《江南桂花香》,更是將咸寧的桂花與古代神話傳說相連。湖北省咸寧市位于鄂南,桂花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料載,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寫下了“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等美妙詩句。500年前,此處民間就有釀制桂花美酒的傳統。咸寧市咸安區現存少量的古桂。
咸寧桂花種植歷史悠久。據《咸寧桂花》一書記載,當地桂花種植歷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曾途經咸寧,寫下“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的詩句,為咸寧桂花之鄉增添深厚歷史底蘊。
千百年來,咸寧飽經滄桑,至今仍然古桂成林。據中國花卉協會桂花分會初步統計,全國15省市有百年以上的古桂2200株,其中2000株在咸寧。咸寧市桂花鎮柏墩村,有成片的古桂花樹林,其中一棵古桂據考證生長于明朝洪武十八年,距今已600多年,前幾年仍每年產鮮花三四百斤。目前,咸安區掛牌保護的古桂樹2503株。
近幾年來,在特色農業建設進程中,咸寧市桂花產業健康發展。桂花資源榮居全國榜首,“桂鄉”美名享譽全國。咸寧市桂花品種數量、古樹數量、基地面積、鮮桂花產量、桂花品質等五個主要資源指標始終保持全國領先地位。咸寧市林業局統計資料顯示,咸寧市6個縣市區45個鄉鎮栽植桂花,面積約9.7萬畝,其中桂花基地7.6萬畝,現有產花樹約100萬株,年產鮮桂花約150萬斤;桂花苗圃2.1萬畝,每年產桂花苗2.5億株,苗木銷售收入過億元;加上食品、香料、美容等加工業、旅游業產值,桂花全行業產值達10億元。
咸寧桂花以其花多、花密、朵大、瓣厚、色鮮、香濃聞名全國,在桂花品種、鮮花質量、鮮花產量等方面均為全國第一。其中又以咸安區的桂花種植最為集中。45個鄉鎮分布有桂花,擁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大品種群,近三十個桂花品種,現存地徑5厘米以上桂花150萬株。特別是全市百年以上,占全國2200株的91%。1963年、1983年國家先后兩次命名咸寧為“桂花之鄉”;2000年,國家再次命名咸安區為唯一的“中國桂花之鄉”。我市以無可爭辯的資源優勢,先后贏得了全國性的眾多榮譽。據桂花專題調查顯示,與1999年同比,桂花面積、產量、產值、稅收和提供農民純收入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桂花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
實現了自主致富,綠色崛起
桂花是“百花營養之王”,具有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咸寧市是全國最大的桂花產地,也是唯一的“桂花之鄉”。近年來,它作為地方特有的經濟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開發利用?!肮鸹ń洕币呀洺蔀橄虒庌r村發展的一大動力。
身處“桂花海洋”中的咸寧人,早些年并沒有意識到可以通過打造咸寧桂花品牌來推動整個桂花產業的發展。直到2011年,咸安區工商局商廣科的同志去湖北省工商局參加業務培訓,才認識到注冊地標、創建品牌的重要性。隨后,咸安區工商局請示市政府協調林業、文化等部門,與工商部門共同組成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申請注冊工作組。2012年1月,咸寧市桂花協會成立。2013年7月,由咸寧市桂花協會申請注冊的咸寧桂花地理標志商標獲準注冊。 品牌效應迅速顯現。
“以前在家種糧食,家里那點地一年還掙不了一千來塊錢,和種桂花比起來那是差得太遠了?!焙毕虒幨邢贪矃^41歲的桂花鎮白沙村村民王亞蘭,說起種植桂花苗給自己帶來的甜頭,王亞蘭興致勃勃。由于村里人多地少,種地根本不掙錢,王亞蘭曾經和丈夫在廣東、浙江等地打了多年工,但光靠打工,致富也始終是一個遙遠的夢。王亞蘭獨自回到家鄉,她種了幾畝地的桂花苗,一畝地能賺六七萬元,后來又帶了幾個姐妹一起租了十幾畝地,年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元。她說,現在村里八成以上的村民都在種桂花,桂花不愁銷路,大家的收入都不錯,幾乎沒有人再出去打工了。
桂花鎮石城村村民劉晚元也是當地“桂花經濟”的受益者。劉晚元是村里的婦女干部,工作比較繁忙。近兩年,孩子讀書、老人看病等支出不斷增加,僅憑工資簡直是杯水車薪。眼看著桂花苗木市場行情一路看漲,前年起,劉晚元和丈夫開始種植桂花苗木。工作之余,她和丈夫的主要任務就是插桂花。“今年準備再插兩畝桂花苗,明年就可以有幾萬元的收入了!”劉晚元高興地說。
“1畝地可插8至10萬株桂花苗,一年生桂花苗每株至少可賣0.6元,二年生的每株1.5元以上。保守估計,收入在5萬元以上?!被仡櫸迥昵?#xff0c;當時剛開始啟動桂花產業致富經歷時,桂花鎮黨委書記張浩業介紹說,這幾年,當地的桂花苗木經濟急劇升溫,現在,不僅全鎮13個村85%以上的農戶都有自己的桂花苗圃,家家戶戶種桂花,而且還出現了許多資產過百萬的苗木大戶。
桂花產業化經營是指桂花產業與其相關產業(包括桂花產業的前部門和后部門),在專業化生產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結合起來,在有關技術、經濟參數相互協調上,實行一體運行的經營模式,具體包括基地建設、桂花加工、桂花流通、桂花旅游,其中桂花加工是關鍵,包括桂花酒、桂花飲料、桂花食品、桂花香料等。
進入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傳統的桂花加工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培植了系列知名品牌。咸安區生產的桂花酥心糖、桂花糕,“淦水牌”桂花酒、桂花蜜酒和桂花浸膏等知名品牌多次榮獲省優、部優產品稱號。近幾年新開發了桂花米酒、桂花露等飲料產品,市場前景看好。
桂花基地建設是產業化的基礎。在長期的種植中,逐漸形成了咸安區的桂花鎮、馬橋鎮、官埠橋鎮,崇陽縣的路口、白鎮五大桂花基地。這些基地的主要特點是:種植歷史悠久、桂花面積大、數量多、品質好、文化氣息濃重。
此外,近幾年隨著咸寧苗木花卉產業的崛起,一些以桂花苗木為特色的基地也隨之產生。如咸安區的向陽鎮、橫溝橋鎮,赤壁的趙李橋鎮、官塘橋鎮。目前全市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鐵桂及野桂等42個品種。
自2000年起,當地政府采取了項目支撐、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和支持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至今,桂花產業日益壯大,苗木銷售蒸蒸日上,帶動了全區和周邊許多農民投身桂花產業。桂花苗木產業已成為咸安區農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并解決了全區大半的富余勞動力,真正實現了自主致富,綠色崛起。
咸寧書寫桂花產業-國情研究·萬祥軍:特色農業謀定大健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咸宁书写桂花产业-国情研究·万祥军:特色农业谋定大健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硒品牌谋定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万祥军
- 下一篇: 注重经营管理谋定市场开发-农业大健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