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职场强者,都是闭环主义高手
工作多年,身邊不乏許多優秀至極的職場強者。
或獨當一面,或獨立帶隊,或成長飛快,或靠譜踏實。
總之,各有各的優點,但回想起他們身上的共性之時,往往能看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往往都擅長做閉環操作,也就是能夠從零到一,以始為終。
也正是這樣的閉環主義思維,讓他們在職場成長的路上,常常無往不勝一直向前。
如果,你覺得上面說的太過理論,你可以這樣理解:
閉環,就是把一件事做完。
你想想,我們平時如果要夸一個人靠譜,肯定會說他“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你可能覺得這些聽著沒什么感覺,但是它對于一個職場人的發展至關重要。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創業初期,就在辦公室墻上貼了一條標語: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這條行動準則,就是要激勵每一位員工按時交付,快速行動。
閉環這么重要,雖然看起來也不難實現,但在實際職場和生活中能做到的顯然不多,甚至有些稀缺。
一個職場人要想做到及時交付,并不容易,倒不是說這中間很難,而是里面包含了很多綜合性因素,比如以下3點:
① 事情本身周期長:
比如,做過社群運營的小伙伴都知道,一個客戶從觀望狀態到付費狀態可能要經歷7天,甚至更長以上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你還要考慮不同用戶之間的溝通成本、作息習慣、消費水平等等。
綜合各方層面的因素而言,這個轉化付費的周期會越拉越長,反饋也未必能給到及時,營銷自然也就難以形成閉環。
② 個人能力難以形成閉環: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過,燒烤攤老板往往比明星創業的副總裁更容易創業成功。
這并不是笑話,而是這兩者中間藏著巨大的認知差。
燒烤攤的生意雖然看著小,老板文化水平也不見得有多高,但他需要完成從最開始的找場地、進原料、定菜單、選價格,到中間的服務、銷售,甚至最后的售后收銀等等步驟,都可以形成一個閉環。
也就是說,燒烤攤老板具備閉環能力,并能在實戰中把生意的整體邏輯過一遍,但是大公司副總裁呢?
雖然看著學歷高、title響亮,但他的工作更多是大公司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一旦獨立創業,很難獨立形成閉環。
③ 堅持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各種線路都嘗試一遍,然后找出最優解。
這種方式追求高質量的結果,但顯而易見,執行成本也很高,因為現實的職場中別人很難有時間給你,甚至等你找出最優解。
完美主義繼而容易陷入拖沓的境地,阻礙閉環的完成。
有些人在閉環這個流程上吃的虧,并不是“怎么做”的問題,而是一直在糾結“做不做”的問題。
比如我身邊就有很多完美主義者,他們總想證明自己聰明、正確、高瞻遠矚,絕不輕易妄動,凡事瞻前顧后,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害怕結果和失敗的表現而已。
甚至連寫一篇文章,都是各種拖延,總想一次性憋個10w+的爆文,但往往到最后幾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標題都沒憋出來。
在很多時候,如果凡事糾結于過程中的如何不出糗,最后必定是結果上的一無所獲。
今年年會,多找幾個好聽的歌合唱。
但是,每個人對待好聽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有人喜歡張學友,有人喜歡周杰倫,還有人喜歡劉德華。
好聽,注定是一個無法量化的概念和標準。
設立明確的完成標準,遠比一個模棱兩可的宏大目標要容易的多。
要想獲得好的工作結果,不僅要把工作交代清楚,還要嚴格把控過程。
和你分享一個方法:
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后,附帶一個匯報要求,周期長的任務,可以分成多個節點匯報。周期短的任務,可以居中匯報一次。
不管匯報的對象是對自己,還是領導,都是一次了解自己實力和執行力的最佳機會。
“Chutzpah”這個單詞源于希伯來語,字面意思是“厚顏無恥,膽大包天”,同時它也指的是一個人即便不斷失敗,也會重新站起來積極嘗試。
這恰如真正的冒險家并非只是膽子大,或是能力超強,原因在于他們能夠接受有些冒險注定不會有好結果。
而閉環,恰恰是面對不確定性要培養的第一能力。
但愿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能在人生之路上從一而終,所獲皆是圓滿。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Ray先森(id:RayZhang1993),閑話職場法則,漫談人生故事,與你一起成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真正的职场强者,都是闭环主义高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涨知识!船东提单和货代提单的区别!
- 下一篇: 各国家分析(马来西亚,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