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30 ,这10条人生建议句句肺腑
《一代宗師》里有這樣一句話:
“人活在世上,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
年齡是資本,卻從來不是限制。
社會學上有這樣一個概念,叫做“社會時間”。
大意是指,人并非完全順從自然的生命演變,而會受到約定俗成的社會時間的影響。
來源 |《年齡論:社會空間中的社會時間》
比如,三十歲前就該結婚,三十五歲前就該生子。
但社會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
就像很多人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奉為圭臬,卻忽略了今時不同往日。
要求一個人完成學業后,在短短幾年內闖出名堂,未免太過苛刻。
而且,社會時間只是一個參照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我們可以允許自己三十歲還在摸索人生的方向,也可以允許自己八十歲還在挑戰自我。按照自己的節奏活,而不必被世俗的價值觀所綁架。因為人生,終究是自己的。
沒人有資格對你的生活指手化腳,因為生活終究是自己的生活,即使是你的父母也無法陪你完成人生的后半段。
最近我遇到一個朋友,他做外貿有8年,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說外貿就是一個坑,有時候你花大把的時間跟客戶陪聊,都沒有好好跟自己的家庭親人聊過話,感覺生活瑣碎。
其實,我挺開心能夠接觸外貿這一行業,打開了我通往世界的大門,國際新聞 也許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也會對未來的走勢有一個預示跟啟發。我接觸到更多的人,體會到不同的世界觀,吸收不同的思維方式。
格局也會開闊了。
那么告別年少輕狂的20歲,30歲的我們應當如何迎接未來的挑戰呢?
大家都對這個年齡段充滿了期待,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為了更好地迎接而立之年,不妨一起來聆聽一些過來人在財務、身體健康、職業生涯等方面給的建議吧。
前段時間有個測試,給博客的訂閱用戶發送了一封郵件,想向37歲以上的讀者詢問一下,他們會給當年30歲的自己提哪些建議。
這次嘗試的結果非常驚人。
收到了600多份回復,許多回復內容長度都超過一頁紙。
發起者花了整整三天時間才閱讀完所有的內容,并為這些見解深感觸動。
其中有五到六條建議反反復復地出現,雖然形式不同,但差不多有100多封郵件都提到了。
這樣看來,似乎有一些關鍵的建議與“而立之年”頗為相關。
以下便是600封郵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十條建議。
大多數建議備注了出處,部分人是匿名回復,還有一部分人僅列出了他們的年齡。
01.現在就開始為退休存錢不要拖延
“20多歲的年紀,我花錢大手大腳。但是步入了而立之年,那就是時候要努力存錢了。退休計劃可不是什么能一拖再拖的事情。你現在要去弄明白養老保險、貸款等問題。開始自行學習一下相關內容吧。”(Kash,41歲)
出現頻率最高的一條建議——幾乎每一封郵件對此都有所提及——那就是理清自己的資金現狀并且開始為退休存錢。
相關建議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當務之急就是盡可能快得還清債務。
存有一份“應急資金”——因身體健康、訴訟、離婚、生意不順等問題而陷入經濟困境的例子數不勝數。
每一筆薪資,都要留出一部分存入個人退休賬戶抑或是儲蓄賬戶。
不要揮霍無度。除非你能以不錯的利率申請到貸款,否則還是別買房了。
不要投資你根本不懂的領域。不要相信股票經紀人。
一位讀者這樣說道:
“如果你的債務超過了年薪的10%,那么這就是一個危險信號了。停止消費、償還債務,然后開始存錢。”
另一位讀者稱:
“我會留出更多的錢作為應急資金,這是因為一些意料之外的支出耗光了我原先的預算。我會更加努力存好自己的退休資金,因為自己手頭上現有的這部分錢微乎其微。”
還有一部分讀者呢,因為沒能在30歲的年紀存下錢,如今正舉步維艱。
一位名叫Jodi的讀者希望她在30歲的時候,能夠將每一筆薪資的10%都存下來。
她的職業生涯到后期突然跌入谷底,如今57歲的她還是一個月光族。
另一位已經62歲的女性一直沒能存下錢的原因在于她的丈夫掙得比她多。
可后來,他們離婚了,女方身體很快又出現了問題,耗光了她在離婚和解協議中拿到的所有錢。
她如今也是月光族一個,每月都在“翹首以待”社保金的發放。
另一位男性讀者講述了自己不得已需要靠兒子養活的故事。
在過去的日子里,他沒能存下錢并在2008年那場經濟危機中失去了工作。
這里要說明的一點很明確:盡早并且盡可能多地存錢。
一位回信的女士表示,在她三十多歲的時候,雖然工資不高,還要養活兩個孩子,但她每年都能存下一筆退休基金。
正是源于她這種盡早存錢和理性投資的意識,現年五十多歲的她不用再為生計犯愁。
她的觀點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努力去做就行。
02.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拖延
“心理上對于年齡的接受度大約落后實際身體年齡10到15年。健康狀態要比你們想象得更快變化,且難以察覺。特別是,你還不希望這件事會發生。”(Tom,55歲)
我們都知道要關注身體健康。我們也很清楚要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勤加鍛煉。
但和退休金一樣,這些人生閱歷更加豐富的年長者都在異口同聲地呼吁:健康生活,從現在開始。
很多名人都說過類似的話,這里我也就不過多贅述了。
他們的觀點大致相同:你對待身體的方式會產生一種累積性的影響。
身體不會說是在一年時間里突然垮掉,而是以一種持續的形式在“分崩離析”,但你絲毫沒有察覺。
這十年,正是大家放緩身體破損的好時機。
可不是什么老母親式的叮囑,而是那些身患癌癥、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血壓、關節炎、慢性病的讀者在郵件中回復的建議。
他們反復說著同樣一件事:“如果時光能夠逆流,我會更注重膳食的合理性,勤加鍛煉,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時我總是找借口,根本沒有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
03.別把時間浪費在那些對你不好的人身上
“學會拒絕那些對你的人生毫無益處的人、事和義務。”(Hayley,37歲)
除了關注身體和財務情況之外,最常見的一條建議就比較有意思了。
這些回顧過往30歲人生的讀者表示,如果能回到過去,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生活中設置更加明確的界限,并將時間花在一些更值得的人身上。
“設置合適的界限,是你可以為自己或者其他人做得最有愛的事情之一。”(Kristen,43歲)
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不要忍耐那些對你不好的人。不要因為金錢或情緒問題容忍這些人。不要為了孩子或是圖方便而忍耐。”(Jane,52歲)
“不要去將就平庸的朋友、工作、愛情、關系和人生。”(Sean,43歲)
“遠離那些令人感到不適的人……他們會壓榨你。”(Gabriella,43歲)
“確保身邊是那些可以幫助你變得更好的人。他們可以讓你呈現出最好的自己,愛你并且接受你的一切。”(Xochie)
通常,人們都很難處理好界限相關的問題,因為大家都不愿去傷害其他人,也不清楚是否應當要改變他人或是讓其給予你同等尊重。
這種想法永遠不會奏效的。事實上,情況只會變得更加糟糕。
有一位讀者這樣說道,“自私和私利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有些時候,一些決定雖然讓人痛苦,但卻是出于好意。”
在二十幾歲的年紀,世界充斥著各種機遇。
然而我們的目光還不夠長遠,仍執著于過去遇到的人和事,即便這樣的堅持根本不值得。
但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我們已經清楚認識到,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一段真摯的人際關系,也不缺認識的人和要交的朋友。
那么,我們也就沒理由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益于自己人生道路的人身上。
04.善待你在乎的人
“和朋友們待在一起。你很重要,你的出現很重要。”(Jessica,40)
與上一條建議相反的是,雖然我們要在生活中設置更加嚴格的界限,但是不少讀者都建議大家留出時間,與自己的好友和家人待在一起。
“我想,有些時候我把一些關系想得太理所當然了。當這個人消失不見的時候,這段關系也就不復存在了。
不幸的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你總會碰到一些事情,這會影響那些與你最為親近的人。”(Ed,45歲)
“感恩那些與你關系親密的人。你可以重新賺錢、再找一份工作,但你永遠無法讓時間倒流。”(Anne,41歲)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碰到一些不幸的事情。成為一個在有需要時能讓朋友依靠的人吧。
我想在30歲到40歲的這十年,或許你在意的人會開始遇到一些你從未想到過的破事。
父母過世、配偶過世、孩子夭折、朋友離婚、愛人出軌……破事一籮筐。
僅僅是待在朋友身邊,聆聽、不去評判,幫助他們度過這段糟糕的日子,這也會加深彼此的情誼。”(Rebecca,40歲)
05
你無法擁有所有
專注于幾件事情吧
“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一種此消彼長。你放棄了一件事,然后收獲了另一件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認清這個現實吧。”(Eldri,60歲)
在20多歲的年紀,我們還做著很多夢。我們相信自己擁有當下的一切。
我還記得自己之前曾幻想過說,博客將成為我未來諸多職業的起點。
但在過了好幾年后,我的職業生涯才小有所成。
現在,我已經能夠做好這件事了,并且熱愛著這件事,那我為什么要選擇放棄,轉而去追求另一個未知的職業生涯呢?
“簡而言之:專注。如果你專注做好一件事,那么你可以收獲更多。專心去做吧。”(Ericson,49歲)
另一位讀者說道:“我會選擇告誡自己,專注一到兩個目標/志向/夢想,并為此付出努力。不要三心二意。”
還有一位讀者說:“你必須接受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現實。要想做得精,這其實需要你付出很大努力。”
不少讀者也指出,大多數人都是在青少年時期或是20歲剛出頭的時候武斷地選擇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和這個年紀做出的其他決定差不多,通常這都是不正確的選擇。
可能要數年之后,我們才會弄清楚自己擅長什么以及熱愛什么。與其這樣,你不如專注發揮好自己的主要優勢。
“我會告訴30歲的自己,撇開別人的想法,認清楚自己天生具有的優勢以及熱衷去做的事情,之后基于此展開自己人生的美好藍圖。”(Sara,58歲)
對一些人而言,即便是在30多歲的年紀,這可能也會意味著你要承擔很大風險。
也許你需要放棄自己花費十年工夫打下的“江山”,放棄高薪收入,那這就要談到下面一條建議了。
06.不要害怕承擔風險你仍然可以做出選擇
“到30歲的時候,大多數人覺得他們的職業生涯都差不多固定了,但其實從頭再來、猶未晚矣。
我認識過的人,在這十年內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堅守了自己明知道不正確的選擇。
這十年很快就過去了,一天、一周、一年…但到了四十歲,你就會發現因為十年前沒有果斷采取行動,最終陷入了中年危機。”(Richard,41歲)。
“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沒去付諸行動。”(Sam,47歲)
很多人都認為,到30歲的時候,我們就會從社會這個“老師”那里弄明白很多事——我們的職業生涯、戀愛/婚姻情況、財務狀況等。但事實并非如此。
很多讀者誠懇地表示,千萬不要讓所謂的“成年人”社會期望值去阻礙你冒險、從頭開始。
Facebook主頁上有個人曾給我留言,“成年人都是率性而為的”。
“我馬上快41歲了。我會告訴30歲的自己,不要讓你的人生去遵從那些自己壓根都不認可的理念。
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要生活操控你。不要畏懼拆毀現有的一切,你是有能力將其恢復原狀的。”(Lisa,41歲)
不少讀者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都發生在30歲這個年齡段,他們也因為這些變動過上了更美好的人生。
一位讀者放棄了軍事工程師的高薪崗位,投身教育行業。二十年后,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明智的決定。
當我向自己的母親詢問這個問題時,她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希望當年的自己可以跳出固有的思維方式。你父親和我是那種覺得自己必須要完成事情A、事情B、事情C的人,但回首過去,我才意識到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么做。我們的思維方式非常狹隘,我很后悔這一點。”
“不要那么恐懼。不要那么恐懼。不要那么恐懼。明年我就快50歲了,但我才剛剛想明白這一點。
在我30歲的時候,恐懼是推動我前進的一個負面力量。它以一種強勢且負面的方式左右了我的婚姻、職業生涯和自我形象。
我很后悔如下幾件事:
1.總去假想別人是怎么討論我的。
2.總在想自己會失敗。
3.總在考慮結果如何。
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更加勇敢一些。”(Aida,49歲)
07.你必須繼續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
“有兩種優勢,一旦你失去了,你就永遠無法找回了:你的身體和思想。
20多歲的時候,大多數人就不再努力了。忙碌的30歲,就更不會考慮自我進步的問題了。
但如果你是少數愿意繼續學習、優化思維、關注心靈和身體健康的人,那么你就會遙遙領先于其他人。”(Stan,48歲)
這其實與那條“30多歲的人依然可以——也應當做出改變”的建議存在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應當繼續努力,提升自己。選擇在30歲重返校園、攻讀學位的讀者認為,這是他們做過的最有益處的選擇之一。
其他讀者還提到了參加研討會或課程以獲得更大優勢。一些人選擇了創業或是移民。一些人則開始進行冥想。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過,對年輕人來說,最好的投資就是自己的教育,去投資自己的頭腦。
因為金錢來了又去,人際關系來了又去,但你所學習的內容卻會永遠陪伴著你。
“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好的合作伙伴、更好的家長、更好的朋友、更好的同事…換而言之,作為一個個體,你要不斷成長。”(Aimilia,39歲)
08.沒人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習慣如此吧
“除非你已經死亡——心理上、情緒上或是在社交意義上——否則你是無法預測自己未來五年的生活的。
生活不會按照你預期得那樣發展。
所以停止無謂的預測吧。別去假想遙遠的規劃,也別再執著于現在,因為事情總會發生變化的。也別去想著怎么控制好人生軌跡的方向了。
不過幸運的是,恰恰因為此,你才能去大膽嘗試,而不會損失任何東西。那些根本無法擁有的,又何談損失一說呢。
此外,這種損失大都是心理層面的感覺罷了——從長遠角度來說,這并不重要。”(Thomas,56歲)
我曾在《20歲時我學到了什么》一文中寫道,“沒人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這是一個好消息。
現在看來,想來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30多歲的年紀,或者說這句話永遠適用。那這也將永遠是一條好消息。
“在你所認為的重要事情中,大部分事情在未來10年到20年都會變得不那么重要,這沒什么大不了的。這就叫做成長。別太較真,看開一點。”(Simon,57歲)
“盡管之前十年,大家都感覺自己戰無不勝,但你其實并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
不管別人看上去多么自信,但事實是沒人能知道未來的事情。
對于那些堅信永恒或安全感的人來說,這一話題似乎有些令人不安,不過,一旦你明白事情是一直在變的這一真理,這其實是令人感到解脫的一件事。
最后,人生在世,難免有難過之時。
不要去緩解疼痛或是避免它。悲傷存在于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這是坦誠之心會遇見的結果。
這是值得紀念的。善待自己和他人,這是你的榮光,不斷變得更好吧。”(Prue,38歲)
“我今年44歲。我會提醒30歲的自己,在這十年,我的生活會充斥著很多愚蠢的事情…所以,30歲的自己,千萬不要自以為是。
你其實一無所知。但這是一件好事。”(Shirley,44歲)
09.花些時間在家人身上這很值得
“花些時間,與自己身邊的人待在一起。
當你長大成人,親情就變成了一段不同的關系,這取決于你自己如何重新定義溝通。
你的父母依然會把你當作是懵懂的孩子,直到你可以讓他們相信你已經長大成人。
每個人都會老去,也難逃死亡的命運。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享受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吧。”(Kash,41歲)
看到有如此多談及家庭的回復,我深受觸動。
對于我來說,這十年是一個新的主題,因為這時候的你其實承擔著雙重身份。
你的父母年紀大了,你需要考慮作為成年人,該與他們如何相處。此外,你也需要考慮建立自己的家庭。
幾乎所有人都贊成要去解決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一位讀者寫道,“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不能再將自己的問題怪罪于父母。20歲的時候,你還可以選擇逃避,離開家。但30歲了,你長大了。說真的,你要有所進步了。”
還有一個幾乎讓所有30歲的單身人士都感到困惑的問題,那就是:是否該要孩子呢?
“你沒時間,也沒錢。你首先要抓好自己的事業。你很清楚,孩子的出現會終結你的人生。
Shut up!這都是什么鬼話……孩子的存在很美好。他們會讓你在各個方面變得更好。
他們會讓你突破極限,能給你帶來快樂。你不必推遲要孩子。如果你是30歲的年紀,那就是時候有所計劃了。你絕對不會后悔的。”(Kevin,38歲)
“只有當你真的有了孩子之后,你才會知道時機是否合適。如果你的婚姻美滿,生活環境也能夠撫養孩子,那晚生不如早生,你會慢慢開始享受這種生活的。”(Cindy,45歲)
“關于婚姻生活,我之前了解到的一切似乎都是錯誤的。只有自己真正邁入婚姻的殿堂才能弄清楚。特別是在你有孩子之后。
心態放好,不斷適應。你的婚姻是美滿的,你的快樂和你的適應能力密切相關。
我原本沒有計劃要孩子。從完全利己的角度來說,這是最為愚蠢的一件事。但撫養孩子卻是一件能讓每個人收獲最大幸福的事情,盡管過程有些疲憊。”(Rich,44歲)
關于婚姻,大家的看法一致:如果婚姻美滿,對方也是那個對的人,那這段婚姻就很值得。倘若不然,你應當盡早做出抉擇。
有趣的是,還收到了以下幾封郵件:
“與十幾年前那會兒相比,現在的我就懂得了一件事……過去,酒吧、海灘、醉生夢死、往返于不同城市。除了工作,我不需要對任何事情負責。我愿意放棄這一切,以換取一個真正愛我的人……組建一個家庭。
在工作之外,我也要學會長大、組建家庭,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到處都能看到人們在談戀愛、約會。我
的同齡人幾乎現在都結婚了。在我所有已婚的朋友看來,單身主義聽上去非常炫酷,但這并非是一個人應當選擇的生活方式。”(匿名來信,43歲)
“我會告誡自己,不要一直試圖尋找一根最好的麥穗。我應當感恩遇見過的那些真正關心、在意我的人。現在我還是單身一人,等我想明白的時候已經遲了。”(Fara,38歲)
不過,也有不少郵件持相反的觀點:
“如果你自己不想的話,千萬別因為世俗的眼光去選擇結婚、要孩子。你喜歡做的事情不一定會取悅所有人。
我就一直選擇單身、不要孩子,我也過得很開心。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就行。”(匿名來信者,40歲)
總結:雖然家庭不是幸福生活的必然要素,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在愛情穩定的前提下,組建家庭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一件事。
10.善待自己、尊重自己
“保持一點點的自私之心吧:每天都為自己做一些事情,每個月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每年去做一些炫酷的事情。”(Nancy,60歲)
在所有的郵件中,這一條建議基本不是大家的關注點,但卻貫穿了上述的九條建議:善待自己。
幾乎所有人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在強調這一點。
“不會有人能做到跟你一樣地在意你的人生。生活不易,所以從現在開始學著愛護自己,之后再想學就難了。”讀者說道。
40歲的Renee很簡要地表示:“善待自己。”
許多讀者還引用了那句很經典的話:“別在小事上耗費精力,世事皆是小事。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 and it’s almost all small stuff.)。”
60歲的Rldri則說道,“面對已經察覺到的問題時,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在五年內、十年內會變得很關鍵嗎?如果不是,那就思考幾分鐘,再讓它隨風而逝吧。”
似乎,許多讀者都關注到了一個很微妙的人生經驗——接受生活的全部吧。
這就讓我想到了58歲的Martin提到的話:“在我步入不惑之年之際,我父親跟我說,我會享受40歲的這個年齡段。
原因在于,20歲的年紀,你覺得自己能洞悉一切,30歲的時候你會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無所知,但是40歲的時候,你就可以坦然接受一切。我今年已經58歲了,對他說的話深以為然。”
一直以來,很多人對Stay hungry,stay foolish翻譯成文中的字面意思,求知若渴,虛心若愚。但我一直認同網上的一段話,結合Jobs的多年曲折的創業經歷,他正如一匹永不滿足的餓狼,一個被世人永不看好的壞孩子,永遠在尋找他眼中的那塊肉,那顆糖……我覺得,最好的翻譯應該是,做個饑餓的吃貨,永遠不知道飽為何物?做個別人眼中的SB,因為創新的路上注定著孤單。將這世間的紛擾拋在腦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你必須相信,這些點點滴滴會在你的未來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年过30 ,这10条人生建议句句肺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品牌冷知识
- 下一篇: 舞蹈 | 拉丁美洲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