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高效习惯?
很多人一直困在一個循環里:
想要改變、制定行動計劃、堅持一小段時間、因為某種原因中斷、主動或被動放棄、被挫敗感包圍。
這里的某種原因五花八門:突然失去動力、陷入對意義的懷疑、臨時加班、朋友失戀陪聊、對一部劇上癮、太忙導致太疲憊、長期熬夜造成精力不濟……無論什么原因,主動或被動的放棄總是緊隨其后。
一輪又一輪,以致于到了后來,我制定計劃的時候,心里都會打鼓:我真的能堅持嗎?這次能行嗎?
大部分試圖突破,試圖改變的人,都經歷過這樣的困局。
為什么我們老是失敗呢?是我們懶惰、不自律、意志薄弱?這么說我,我不敢反駁,但是心里也有點不服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到沒機會失敗、反常識卻有奇效的自我管理法則——微習慣。
我們想達成任何一個目標,都要依賴日積月累的行動,依賴持續穩定的努力。而想做到持續穩定的努力,最強大的工具是“習慣”。
人們總是高估自己的自控力,慣常的做法就是,把目標分解成小任務,把小任務變成習慣,每個習慣堅持21天
比如你的目標是成為作家,寫書,分解后就變成每天寫2000字的習慣;
你的目標是馬甲線,分解后就是每天健身1小時的習慣。
把以上的培養內容,進行大幅度縮減,就是微習慣。
微量計劃超額完成
給自己貼一個安一個便簽,迫使自己去做這件事情
建立一個回報機制,你完成了這項目標給自己一個獎勵
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有激情-其次培養人脈-自己做決策者不糾結,充分考慮可能產生的后果并承擔。
納入日程,追蹤和記錄完成情況
是不是覺得目標小到不可思議,小的有點荒唐?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和你的能力上限比,一定要小到不可思議,小到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小到你對它沒有任何抵觸心理,小到你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完成它。
托馬斯·科里寫過一本書叫《富有的習慣》,他利用5年時間研究了177位自力更生的千萬富翁以及128位窮人的日常習慣后,發現了不少秘密。
首先他們充滿激情。82%富有的人堅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激情就像一個開關,一旦打開,就能讓人獲得堅持不懈的能量,而堅持也成為成功人士的頭號特質。
其次他們善于培養人脈。據說86%富有的人會結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夢想和目標的人,也就是在追求成功道路上能與他們有志同道合交集的人。
再者他們樂于做決策者。91%富有的人會為自己的業務作出快速的決策,他們不會對想做的事情深思熟慮,而是迅速采取行動,并且接受決定帶來的后果。
李嘉誠《財富傳奇》的一段話:思路清晰遠比賣力苦干重要,心態正確遠比現實表現重要,選對方向遠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1、遇到復雜問題時,像剝洋蔥一樣逐層分析
2、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從低成長區跨越到高成長區
3、 戰術上的勤奮和戰略上的優化同時推進
《教父》里面的一句話:“那些一眼就能看透本質的人,注定命運非凡。
發財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關鍵是看你能擊穿人類的幾層底線?
1、別人還沒發現的東西,被你發現;
2、別人不敢越的紅線,你卻敢越;
3、別人還把自己當成“人”,你早已不拿自己當人。
總結
- 上一篇: 涨知识!参加过将近三十届广交会的老鸟总结
- 下一篇: 哈佛大学推荐的20个快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