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总结:我是怎么从0到1做后台业务系统的?
本文由作者 無人知曉?發布于社區
前言
從0到1設計一套系統,是一個產品經理成長的必經之路。在過去幾年中,我積累了很多企業內部業務系統從0-1的經驗,本文重點將其進行抽象總結,并總結那些掉進去的坑和是如何解決的。
01
概述
企業內部系統如果需要從0-1設計,一般是如下場景:
1.創業公司業務不完善或者公司有新業務需要支持時;
2.原有的業務模式基本都為線下手工操作;
3.公司原有系統已經不能支持業務發展,且迭代成本已經比較高時;
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一般在于:
1.公司內部人效的問題;
2.支持公司業務快速的發展。
而想要做到以上兩點,其實和用戶側從0-1的本質沒有區別。但是在各個環節還是有所差異,接下來進行細節的介紹。
02
需求調研
在現實中,一般都是領導層決定戰略層,決定做還是不做,而由資深的產品經理來落地執行。一般來說我們通常要做的是找到最優路徑,也就是系統設計。而在找到最優路徑之前,有時候需要完成先了解現在的實際情況(A在哪里),以便產品方案不是空中樓閣。
無論是起點還是最優路徑,重點在于要了解業務流程。我們有兩個途徑:
1.跟企業內部用戶進行了解;
2.外部調研;
而這兩個途徑都有其困難點:
1.系統使用方多的時候,內部調研很容易出現多方說法不一致的情況,此時一定要多方汲取意見,多總結思考找到正確的道路;
2.外部調研的時候,其實不在于系統本身和競品對標,而在于商業模式。我們可以與其它人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一些軟件服務商公開的軟件服務,吸收其設計精髓。
完成以上調研后,關鍵需要產出業務流程圖。如果比較復雜,可以用泳道圖,如果流程比較簡單,可以直接用ppt表達即可。
坑與爬坑:
1.業務方口徑不一致:多聽多想多總結,并且與多方說清楚;
2.全新系統完全沒想法:拆解其它家系統理解其設計思路并找到優缺點。
3.業務方前后說法不一致:注意產出業務流程圖,并且一定要與實際操作人確認一下。通常如果是戰略項目,一般可能是與業務領導先溝通,然后指派其它同事進行細節溝通。而這個指派人,很可能并不是實際操作人,而是實際操作人的領導。這個時候,注意要和實際操作人的交流和確認。細節會決定成敗。
03
方案設計
找到了A點,知道了B點在哪里,接下來就是要設計最優路徑。這個環節,考驗的是產品經理的設計能力。這其中最終需要產出的就是原型和prd交付開發。為了我們的設想更好的被理解,其實可以借助這些以下這些內容:
1.功能架構圖
功能架構圖,可以很好的幫助大家理解系統都包含哪些功能模塊,和哪些系統可能有交互。如果是一個工具型項目,可以采用我之前我畫過的發票系統的案例。
如果是一個頁面功能很少,基本都是很多后臺交互,可以用我之前下圖的形式來表達。此圖和流程圖的區別在于省略了很多細節,重點表達哪些系統之間有交互,方便更清晰的了解哪些系統間有交互。(此處案例是我之前做項目的時候畫的,人工將系統名稱和交互說明打了碼)
坑與爬坑:
功能架構圖最好是一個完整的構想,然后將本次做和不做的內容通過顏色區分。方便以后迭代。
2.流程圖
流程圖常見的就是泳道圖。但是有時候用泳道圖表達感覺比較重的時候,其實也可以用時序圖來表達。此處在網上隨便找了個時序圖,感興趣同事可以自行去查看。
坑與爬坑:
1.如果是與外部系統交互時,外部系統已經有現成的接口,可在流程圖里說明說的是哪個接口,否則很可能會用錯接口,或者與最初設想有所偏差。
2.流程圖要足夠細!異常情況要考慮清楚,否則就會在異常里了。
3.功能點列表
如果系統細節太多,一定要有功能點列表,此處不止方便下游同事理解,也方便自己查看設計疏漏。
系統 | 模塊 | 功能 | 功能點 | 功能點說明 | 優先級 |
4.原型
原型要把重點內容進行標注,交互要畫出來,不要都是靜態頁面。
坑與爬坑:有時候后臺的開發人員不太會寫太復雜的頁面交互,大多是用現成的控件。所以非必要的復雜交互可以刪除。
5.prd
有些觀點認為在原型上的標注能夠代替prd,但我認為還是值得花時間去認真寫。此處將幫助自己再次檢驗在有限的時間里自己的方案還有沒有疏漏,而且是交付下游的重要憑證。
以上都是工具和表現形式,而通過以上工具和表現形式,最重要的是傳達出自己的設計思想和全部的設計細節。在從0-1的設計中,由于細節太多很可能會有一些細節遺漏,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份產品走查表,用于審閱自己的設計有沒有缺失,此處大家也可以自己做一份屬于自己的走查表。?
04
項目落地
從0-1的系統設計,找到了最優路徑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的落地過程才是一腦門官司。前面的設計做的越完善,在落地過程中就會越少問題。
此環節如果想要更順利,我的經驗是需要和開發負責人配合緊密,更大的去促使開發負責人的發揮能動性。而為了我們的設想能更好的落地,產品經理最好不要當甩手掌柜,越深的參與越能讓系統的實現和自己的設想偏差越小。
相信大家在這個環節都被遇到過很多坑,不一一言表,此處說幾個重要的地方怎么避免:
1.開發評估時間過長:在方案設計環節一定要完成好功能點的拆解,這樣在這個環節會更快的完成功能的省略;
2.在開發過程中加人:此項是項目管理中應該避免的,但是有些時候為了趕工期確實會存在這樣的情況。這個時候產品經理最好主動給新進入人員講解背景和需求,不然此處會是一個出現問題的點;
3.開發過程中發現產品細節疏漏:挺起胸膛,這是產品爭取但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所以發現記得加,在修改的地方標注上改動和日期。如果影響了工期,記得要評估好為什么會影響,看是不是確定一定要影響;
4.驗收環節發現系統實現與設計偏差過大:這個環節再發現就搞不贏了,一定要在前期開發設計的時候參與開發方案的評審,以及在測試初期看一下開發實現,避免出現這個情況。
5.(此處省略一萬字)
結語
業務系統的設計最重要的是符合并引導公司內部運營需要,能節省業務操作,并且能支持業務擴展。所以系統設計更多的需要我們理解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式,依靠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找到屬于我們的最優路徑。
↘好文推薦:
所有人問「貼吧之父」俞軍
產品經理邏輯學通識
干貨?|?產品經理要了解的技術類知識
👇歡迎關注:
點個“在看”吧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实战总结:我是怎么从0到1做后台业务系统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用户权限管理:最常用的架构模型介绍
- 下一篇: 一文带你全面了解电商在线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