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至上:40亿美金的ClickUp重新整合生产力工具
內容:程天一,編輯:海外獨角獸團隊,排版:Jessie
當下一代生產力工具致力于分拆 Office 時,ClickUp 選擇了相反的道路,試圖將協作的所有功能重新整合在一起。
ClickUp 由 Zeb Evans 于 2017 年創立,是一個 All-In-One 的項目管理應用。和其他產品從單一功能切入不同,ClickUp 擁有強大的功能組合和易用性,包含文檔、即時通訊、OKRs、銷售自動化、圖形設計、視頻、白板等幾乎所有東西。僅 4 年時間,它已獲得數百萬用戶,并轉化了 80 萬付費團隊,ARR 在過去 2 年翻了 17 倍,達到 7000 萬美元。
2021 年 10 月,ClickUp 完成了 a16z 和 Tiger Global 共同領投的 4 億美元 C 輪融資,估值達到 40 億美元。這是辦公生產力領域目前金額最大的 C 輪融資。
Zeb Evans 是創始人中的異類。在 ClickUp 前兩年,他沒有向外融資,而是帶領一個年輕的團隊保持不間斷的每周更新,每年發布或升級超過 300 個功能。在一些應聘者眼里,這種產品的狂熱在 ClickUp 演變成一種 cult 文化,投資人也會因為 Zeb 的生猛和攻擊性(他的信條是 Normal ***ing Sucks)而糾結是否與他合作。
“用戶體驗至上”是 ClickUp 的第一價值觀,它迭代的功能列表不由創始人決定,而是與用戶共創 —— 將用戶最迫切需要的功能開發出 MVP 版本就上線,隨后根據社區反饋逐步迭代。
由于有15億知識工作者,微軟的辦公套件能產生 500 億美元的收入。帶著“用一個應用替代所有”的愿景,ClickUp 有能力從這個市場中獲取收益。
以下為本文目錄,建議結合要點進行針對性閱讀。
👇
01.背景:對辦公套件的分拆和再捆綁
02.產品:One App to Replace Them All
驚人的功能發布速度
清晰的產品層級
利用新基建整合集成和自動化
03.增長:自下而上的病毒傳播
以產品為導向
以用戶為導向
以內容為導向
04.案例:為 Webflow 節省20萬美元和2500小時
05.團隊:富有爭議的創始人
06.競爭:規模更大的被替代者們
07.未來:與用戶共用產品
01.
背景:對辦公套件的分析與再捆綁
分拆與捆綁是軟件創新的持續主題。網景的聯合創始人與 a16z 的創始人 Marc Andersson 認為“科技行業可以被看做一種漸進式分拆的家譜,許多產品和公司都可以追溯到 IBM” :
1950年代到60年代, IBM 向企業銷售計算機,同時捆綁銷售了昂貴的軟件和服務。許多部門和小型企業需要計算機,但購買不起整個捆綁產品。而 DEC 將計算機硬件分拆出來,以更低的價格將其出售給可以自行編寫軟件的客戶。
80年代,Sun Microsystems 將操作系統和芯片從硬件中分拆,使用 Unix OS 和摩托羅拉的芯片,并以 DEC 計算機 1/4 價格售賣硬件。DEC 的回應方式是進入高端市場并且向 IBM 靠攏。
與此同時,Microsoft 和 Intel 推出完全分拆的低成本電腦、初代的PC、以及基于 Windows 的服務器。Sun 通過垂直整合來回應——捆綁專有的 Sparc 芯片和 Solaris OS。
在 20 世紀的前 15 年里,Microsoft 花了相當長時間重新捆綁硬件和軟件,并且似乎要被移動和云浪潮下的玩家顛覆。但 Satya Nadella 改寫了劇本,Microsoft 從 2014 年開始致力于拆分自己,為 iOS、Android 和 Linux 提供全套的應用和云支持。
2014年 Satya Nadella 宣布為 iPad 推出 Office 系列應用
在 Microsoft 轉向前,已經有顛覆者在思考移動和云時代正確的產品形式是什么。試圖分拆 Excel 和 Word 的 Airtable 和 Notion 都成立于 2012 年——Nadella 上任 CEO 兩年前。
得益于移動優先和云優先的戰略,Microsoft ?仍然是一家萬億美元的公司,提供 Office 和 Dynamics 等產品的生產力與業務流程部門每年貢獻 500 億美元左右的收入。
這沒有阻擋下一代生產力工具的出現,反而讓它們對自己可蠶食的市場規模更具信心(目標客戶是15億知識工作者)。Index Ventures 的投資人 Rex Woodbury 將新一代的生產力工具特點總結如下:
低代碼或無代碼: Airtable、Retool 和 Glide 等工具幫助用戶在無代碼的情況下構建 Web 應用程序和自動化工作流程;
云協作:云賦能了實時協作。團隊通過 Figma、Notion 或 Pitch 等工具可以同時創作;
設計至上:生產力工具是一種新的藝術形式。a16z 合伙人 Peter Levine 在 Figma D 輪融資宣布時表示:“產品將以設計為主導,而不是代碼為主導”;
API 集成:新的工作工具通過簡單的 API 集成無縫地交互。典型案例是Zapier;
自下而上的銷售:Microsoft 的銷售會去客戶 CIO 那里兜售 Office 套件,而新一代工具的銷售是自下而上的。
上述的一切都令人激動,Airtable 的使用體驗確實比 Excel 更令人舒適,Notion 則快速達到了 100 億美元估值。但 ClickUp 的 CEO Zeb Evans 捕捉到了這種分拆熱潮背后的缺陷:
“今天,一個人會用 3 到 5 個單獨的應用來管理日常工作,包括項目管理、聊天、電子郵件、文檔管理、日程安排等。
當員工必須依靠割裂的工具生態來執行每項任務,會變得非常低效。那些承諾提高公司效率的工具實際上使他們陷入困境。在平臺之間切換既費時又費力,從而導致項目延期和更多的 bug。”
Zeb 在試圖搭建一個分類信息平臺時遭遇了這種協作難題,隨后創辦了 ClickUp 。ClickUp 想要創建一套真正 all-in-one 的解決方案,具備各種新生產力工具的特點。
Craft Ventures 的 David Sacks 是 ClickUp 2020 年 6 月首次融資的投資人,也是 PayPal 的前 COO,他這樣描述生產力工具的未來:
“經過數十年對 Microsoft Office 分拆后,是時候重新捆綁來建立強大的生產力工具了。”
02.
產品:One App to Replace Them All
Clickup 的產品策略和 Excel 早年有些相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Excel 問世前,電子表格的主導者叫 Lotus 1-2-3,得益于匯編語言編碼,它運行得比競品更快,能處理更大的模型。為了從 Lotus 手中搶奪份額,Excel 在發布時的核心策略有兩點:在功能數量上碾壓對手;在加載和處理速度上碾壓對手。
尤其在第一點上,Clickup 采用了相同做法,甚至比 Excel 更甚——ClickUp 更加全面、通用,它要面對整個協作領域的挑戰,而不是切入某個細分市場。
首先,在功能數量上它做到了絕對全面,它不僅具有我們認知中與項目管理相關的一切功能和視圖,還自己開發了類 Loom 的錄屏功能、類 Notion 的文檔功能、類 Jira 的白板功能、類 Airtable 的表格視圖…… 而訂購 ClickUp 要比訂購任何一款單獨工具的價格要低。
其次,ClickUp 沒有瞄準特定行業或職能構建解決方案,也沒有讓產品架構受限于企業規模。Zeb Evans 認為 Jira 的復雜性和功能集成太多,主要為工程師團隊打造。而 Asana 的功能過于簡潔,當小企業業務復雜度提升,往往需要遷移。ClickUp 則是為 80% 的用戶構建的。
接下來我們重點討論,ClickUp 如何巧妙地構建工程能力和產品設計以實現這兩點。
驚人的功能發布速度
直到 2020 年 6 月的 3500 萬美元 A 輪融資,ClickUp 才獲得第一筆外部資金。當時它已經擁有了超 400萬美元的 ARR 和 10 萬個付費客戶。
在最初兩年獨立運營可能是被逼無奈——“為每個人和每個垂直領域構建產品,沒有 VC 會投資這么寬泛的愿景”。
這種愿景通過驚人的功能發布速度實現,ClickUp 在過去兩年每周都在發布新功能。2018 年, ClickUp 發布了 287 項新功能。2020 年,它又推出了230多項功能和升級,這使得 ClickUp 僅僅用 3 年時間就擁有了如今 All-In-One 的產品形態。
ClickUp 官網的這張圖展示了最重要的一些功能,包括任務列表、聊天和文檔等,它們都是 ClickUp 開發的原生功能:
ClickUp 提供的多種視圖讓用戶可以用列表、看板以及日歷的形式創建和修改任務,同時以甘特圖、時間線以及工作量等形式來查看進展,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創建白板、文檔和聊天:
對于每一個任務,ClickUp 都支持創建子任務、添加附件和添加評論,你甚至可以早評論中一鍵添加一段錄屏:
我們可以把 Clickup 的發布速度和 Asana做個對比—— Asana 擁有更多工程師和資源,但 2020 年一共發布了 67 項新功能和新集成,是 ClickUp 的 1/3。
為了實現這種迭代速度,Zeb Evans 采取了一系列(有爭議的)方法:
技術債是扯淡。(Tech Debt,通常指開發人員采用短期內能加速開發的方案,而在未來給自己帶來額外的開發負擔。)有 Product-Market-Fit 的公司沒有一個是不能規模擴張的,大多數 SaaS 公司更大的問題反而是迭代速度不夠快。如果驗證了 Product-Market-Fit,永遠可以先發布再完善。
分離 HTML 和 CSS 職能。寫 Javascript 的工程師不應該同時寫 HTML 和 CSS(HTML 和 CSS 側重頁面布局,Java 側重和后端的交互),他們不應該致力于像素級還原設計稿。這種小改變能讓整個團隊更開心,對工程師來說是雙贏。
早期不要投入自動化測試(程序測試程序)。當前端快速迭代時,現實情況是你將花大量時間來修復測試用例的問題而不是產品本身。維護自動化測試反而會占據太多資源。
尋找 5x 工程師。每個人都在談論 10x 工程師,但是尋找基數更多的5x 工程師。能夠一天完成一周工作的工程師就值得被雇傭。
工作與生活不存在平衡。只雇傭那些癡迷于他們所做的事情并喜歡解決問題的人。如果你的整個公司比市場上其他公司更努力工作10%,那么從長遠來看,這將有助于您擊敗競爭對手。
用戶會原諒你。非常小的 bug 和產品缺陷是可以接受的,從第一天起“發布看看會發生什么”就是 ClickUp 核心理念的一部分。
在構建一個 All-In-One 的生產力工具時,Zeb Evans 的產品理念與早期的 Facebook 十分相似:“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清晰的產品層級
ClickUp 的產品層級是 Workspace > Space > Folder > List > Task。
Workspace 其實就是使用 ClickUp 的整個公司、組織或者家庭。
通過創建 Space,不同的部門或團隊可以隔離彼此的任務列表,分別為自己的成員設置準入權限。
Folder 則讓用戶能夠追蹤任務列表或者是將多個列表合并為一個項目或活動。
最終,用戶通過 Task 來追蹤自己的待辦并且與其他人協作,每一個任務有對應的描述、指派人員、狀態、評論、預估工時以及截止日期等。
盡管在創建每一個任務時用戶可以創建子任務,任務在 ClickUp 中已經成為了一個標準的協作單元。用戶可以通過多種儀表盤查看任務進展,還能將任務直接添加在文檔或白板中。
這種清晰的產品層級和對“Task”這一標準單元的定義對 ClickUp 和它的用戶都有好處:
清晰的產品設計所匹配的后端架構具備前瞻性和可拓展性,ClickUp 可以在發布大量新功能的同時保持速度和可靠性。許多用戶反饋 ClickUp 的搜索功能比 Asana 更好用,原因顯然是二者在后端數據庫設計上的不同。
一些 ClickUp 的用戶在 2020 年的上半年考慮遷移到其他應用,原因是 ClickUp 的加載速度變慢了。所以,在完成 A 輪融資后,Zeb Evans 宣布這筆錢的第一個用途就是“讓產品快如閃電”。在隨后的 6 個月,他對服務器進行了大規模遷移來提升速度,并聘請了 5 位“如今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的領軍專家”入職持續改善架構。
對 ClickUp 的用戶來說,目前的產品層級足以支持他們業務的復雜度。ClickUp 的用戶已經有來自Google、Nike、Uber、Airbnb、Netflix、Ubisoft等大公司的團隊。
一家只有 7 個員工的初創公司也表示,完全不擔心未來擴大業務規模后無法使用 ClickUp —— “我們目前只創建了一個 Space,業務擴張后只需要多建幾個 Space 就行了”。
利用新基建整合集成和自動化
ClickUp 采用免費集成第三方的形式來彌補那些自身產品暫時無法覆蓋的功能,目前已支持超過 1000 個插件。從 2017 年開始,ClickUp 就使用 Zapier 幫助用戶連接其他應用,執行自動化任務——比如將新的 ClickUp 任務創建為 Google Calender 上的事件。
我們曾詳細介紹過 Zapier,它被認為是 “API 的 API”,自動化應用的超級聚合器,連接超過 3000 個應用。
ClickUp 是 Zapier 上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序之一。它在 2020 年增長榜上排名第一,增長了 170%。每當 ClickUp 的用戶向 Zapier 發起支持請求,Zapier 會將這些請求記錄到 ClickUp “合作伙伴計劃”儀表盤中。這樣 ClickUp 團隊可以持續看到用戶最需要的集成和自動化功能。
ClickUp 團隊保持每周發布新的集成,并且確保用戶在登錄時就能發現那些最熱門的 Zapier 集成:
Zapier 這樣的新基建幫助成立于 2017 年的 ClickUp 在集成上節約開發資源,并給它帶來意想不到的業務效果:
使用 Zapier 集成的 ClickUp 用戶升級到付費計劃的可能性高 25%;
使用 Zapier 集成的 ClickUp 用戶活躍度提高 21%;
使用 Zapier 集成的 ClickUp 用戶取消訂閱的可能性降低 21% 。
03.
增長:自下而上的病毒傳播
ClickUp 處在一個擁擠的賽道。
但它取得了好成績。
在 2021 年 10 月完成由 a16z 和 Tiger Global 共同領投的 C 輪融資后,ClickUp 的估值達到 40 億美元。它的 ARR 達到 7000 萬美元,2 年內翻了 17 倍。它服務了 80 萬個付費團隊,其中 40% 在美國以外,有 27.5 萬個團隊在歐洲。一些團隊來自于Google、McDonald、Booking.com、Netflix等公司。
在 ClickUp 達到 2000 萬美元 ARR 時,它還幾乎沒有市場投放,完全靠用戶口耳相傳來獲客。
根據其營銷負責人 Aaron Cort 的介紹,在 2020 年將市場預算擴大到 500 萬美元每月的過程中,他們始終將 CAC(用戶獲取成本)與 LTV(用戶終身價值)的比例控制在 1:3。
Aaron Cort 在 2020 年度總結中分享了 ClickUp 快速增長的 3 個戰略支柱:
以產品為導向的增長:以產品為中心來引導用戶;
以用戶為導向的增長:傾聽社區的聲音并且與其互動來贏得擁護者;
以內容為導向的增長:通過 SEO 和高質量內容建立知名度。
以產品為導向
在寫 Airtable 時,我們介紹過它采用的 PLG 戰略:
“Airtable 采用的是 PLG(產品驅動增長)公司的經典戰略,“登陸和擴張”(land and expand)。和傳統企業軟件通過銷售驅動不同,PLG 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銷售方式,由用戶自發使用產品,然后在組織中傳播。”
ClickUp 同樣采取了 PLG 戰略,并通過它的 Free Forever Plan ?來吸引快速吸引用戶。
與非 PLG 產品的 15 天左右的 Free Trial 相比,ClickUp 在主頁指明自己的免費計劃不需要綁定信用卡、永久免費。
與其他永久免費的產品版本相比,ClickUp 的免費版本幾乎沒有閹割功能,而是將存儲空間限制為 100MB 。這讓用戶可以有完整地體驗功能,并且在超過這一限制時自然地付費。
此外,沒有競爭對手能跟上的每周發布也是 ClickUp 在產品層面的殺手锏。它們甚至在 2017 年專門制作了一支視頻吐槽 Asana 推出某項功能的用時太長。當 ClickUp 沒有按預期發布某項功能,團隊也會在博客中告知用戶具體的開發進度。
ClickUp 吐槽 Asana 推出 Start Dates功能所花的時間
一旦有用戶開始使用產品,ClickUp 無縫的隊友邀請體驗和推薦獎勵計劃就能加速用戶所在團隊的整體遷移。
以用戶為導向
“最好的用戶體驗”是 ClickUp 價值觀中的第一條。
即使是免費版用戶,ClickUp 也為其提供 24/7 的客戶支持。
隨著 ClickUp 知名度提高,潛在用戶經常會在 Reddit 和 Quora 發帖詢問其他用戶對 ClickUp 與其他項目管理工具的看法。ClickUp 認識到這一點,并以此為契機與這些社區互動。
同時,Zeb Evans 認為產品的功能迭代不應該由創始人決定,因此他選擇讓用戶參與功能迭代。
ClickUp 擁有一個極度活躍的用戶反饋社區,用戶在里面反饋的功能、集成和bug 都會很快被歸類到 Under Review、Planned 和 In Progress 三種狀態。這種即時反饋會持續推動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稱贊并自發推廣 ClickUp。
以內容為導向
ClickUp 非常擅長制作“軟廣”內容,在官方博客和社交媒體上發布一系列“如何管理項目”、“如何高效遠程工作”、“10 佳項目管理工具”等內容來吸引潛在用戶的眼球。
自 2017 年成立以來,ClickUp 幾乎保持每天一篇文章的發布頻率,積累了深厚的內容庫。ClickUp 可以針對各種搜索關鍵字進行 SEO 優化,捕獲了超過 6 萬個關鍵字。當用戶在谷歌搜索“免費項目管理軟件”、“項目甘特圖工具”,ClickUp 就會作為前幾個搜索結果出現。
ClickUp 同樣重視視頻內容。這包括產品相關的教學內容:
還包括創意營銷類的視頻,它在今年 8 月推出的 “Returning To Work”搞笑短片在 YouTube 上收獲了 220 萬次播放,并且在 Twitter 等社交媒體上大受好評。
在 2020 年底,ClickUp 還專門聘請了在 Buzzfeed 工作多年的 Melissa Rosenthal 擔任首席創意官 ,為其推出播客和產品故事。
04.
案例:為 Webflow 節省20萬美元和2500小時
Webflow 是增長最迅猛的無代碼公司之一,專注于提供無代碼網頁設計和開發平臺。這家 2013 年成立的公司在今年完成了 1.4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估值達到 21 億美元。
與之伴隨的是員工數量的極速增長—— 自 2019 年以來,Webflow 的技術團隊擴張到 350 名員工,僅 2019 年一年就入職 50 名工程師。他們迫切需要一個解決方案來協調工程、產品和設計等團隊和部門。
跨多個工具來管理多個項目無法讓 Webflow 不斷擴大團隊保持步調一致。因此他們選擇了 ClickUp 來處理跨職能工作、跟蹤進度并保證公司級別的目標被貫徹。
通過 ClickUp,Webflow 的工程、產品和設計團隊可以在同一個工具上協作——節省了 20 萬美元單獨購買各個生產力工具的預算,還省去了 2500 小時的培訓與上手不同工具的過程:
05.
團隊:富有爭議的創始人
ClickUp 的創始人 Zeb Evans 絕對是富有爭議的異類,就像他公司核心價值觀的第二條:“正常糟透了”。
他對自己在 Virginia Tech 的 2 年商科時光的評價是“總體來說,大學是浪費時間(除非是非常專業的學位)”。
在創辦 ClickUp 前,Zeb Evans 沒有任何在 SaaS 行業工作的經歷。他所創辦的 Fast Followerz 和 Mango 兩家公司都聚焦文娛領域,前者幫助音樂人的社交媒體“刷粉”,后者則是一個視頻社交媒體。這些經歷顯然會幫助 ClickUp 的內容營銷,但 Zeb 有時會做的太過火—— ClickUp 曾經因場外拉票而被 Product Hunt 下架。
在人格層面,不喜歡 Zeb 的人幾乎無法忍受他。一條 18 年的 Glassdoor 一星評論這樣描述他:
“CEO Zeb 是一個自戀狂和反社會人格。他不怕對員工大喊大叫,在人們不注意時開種族主義玩笑。他不惜一切代價使產品達到他的要求。他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么后果。”
其他的一星評論則更多在抱怨“在 ClickUp 完全不存在工作生活平衡”。
但正是這些經歷讓 Zeb 敢于打破常規,他想出了 ClickUp 這樣一款 All-In-One 的產品,通過快速迭代建立競爭力,以“用戶體驗至上”的心態贏得了用戶的喜愛。
ClickUp 的投資人 David Sacks 非常喜歡 Zeb,將 ClickUp 的文化視作重要的一項投資理由:
“為了創造如此強大又如此靈活的產品,ClickUp 一直專注于發布。他們每周都會發布新功能,并且在過去 2 年中幾乎每周都會發布。該團隊充滿活力和熱情,使他們能夠不斷吸收客戶反饋并迅速采取行動。可以肯定地說,快速開發和迭代功能是 ClickUp 的超能力。”
作為 PayPal 的前 CEO, David Sacks 或許認為 Zeb Evans 瘋狂工作的特點是一件好事,他認為 Zeb 和 ClickUp 充滿潛力。市場上其他投資人也會被 Zeb 異類的氣質吸引,但同時因此而猶豫不決。
06.
競爭:規模更大的被替代者們
由于功能太多,ClickUp 似乎在進行一場全面戰爭。
所幸 Google 和 Microsoft 的項目管理工具在市場上并不強勢,我們可以把 ClickUp 的競爭對手歸納為 3 類:
A. 輕量級任務管理工具:代表公司是 Asana 和 Monday.com,它們提供有關任務管理和相關視圖的核心功能跟 ClickUp 非常相近,但并不支持創建原生的文檔或者表格。Asana 的股價在 2021 年已經翻了 3 倍,目前市值超 200 億美元。它擁有超 130 萬個付費用戶,去年收入接近 3 億美元。Monday.com 市值超 150 億——但是 Monday.com 的增長非常依賴投放,過去 12 個月獲得 2.2 億美元的同時凈虧 1.7 億美元。
B. 重量級任務管理工具:Basecamp 和 Atlassian 旗下的 Jira 可以被歸入這一類別,它們功能強勁,但是相比 ClickUp 的產品結構和用戶界面會略顯笨重,并且缺少靈活性。Basecamp 擁有 350 個注冊賬戶,并且連續多年實現千萬級別的利潤。Jira 則在試圖突破工程師客群,為軟件團隊提供 Jira Software,為業務團隊提供 Jira Work Mangement,為運營團隊提供 Jira Service Management,以此提高產品靈活性。盡管如此,訂購 Jira 多年的 Ubisoft 內部已經有許多團隊轉向 ClickUp。
C. 從文檔、表格等領域切入的生產力工具:這部分包括 57 億美元估值的關系型數據庫 Airtable、100 億美元估值的 All-In-One 筆記軟件 Notion、 15 億美元估值的視頻消息工具 Loom 等。
ClickUp 在競爭中的優勢主要在于功能和全面性的低廉的價格,它 5 美元每月每人的 Premium 定價是 Asana 和 Monday.com 定價的一半,是 Airtable 最流行版本的 1/4:
這兩項優勢同時也構成了它長期發展中令人擔憂的地方:
ClickUp 自己開發的替代功能在體驗上落后于外部工具。以 ClickUp 的視頻錄制與 Loom 為例,ClickUp 的視頻上傳速度太慢、無法倍速播放、無法在時間軸添加評論和表情符號。
ClickUp 能否長期獲得利潤將是疑問。在達到前 1000 萬美元 ARR 的過程中,它只投入了不到 200 萬美元的營銷費用。這種健康的比例可能會在 ClickUp 試圖將其 7000 萬美元的 ARR 進一步提升時遭到破壞。目前 Asana 和 Monday.com 每季度都虧損超過 3000 萬美元,瘋狂投資基建和獲客,這將是 ClickUp 不得不面對的貼身肉搏。
07.
未來:與用戶共創產品
在完成 C 輪融資后,Zeb Evans 將產品迭代列為下一步的首個要點:
通過直接傾聽我們的用戶來更快地改進產品 。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對產品進行創新并改進 ClickUp 各個方面的體驗。我們的精神是傾聽用戶的意見。我們將繼續每周五發布。
ClickUp 近期新上線的白板功能是跟用戶共創的一個絕佳例子。
2020 年 12 月,有用戶在 ClickUp 的反饋板塊表示:“在 ClickUp 中有一個靈感空間就好了,類似于 Miro.com”。10 個月后,ClickUp 上線了 beta 版本的白板功能。該功能負責人這樣描述他們面臨的兩種選項:
再等一年,直到我們獲得更多的功能測評,然后發布完整版白板。
在完成 MVP 后立即發布測試版,然后與出色的社區一起迭代,以確保我們正在構建你想要的功能。
視頻錄制功能的改進存在相似路徑。在了解那些 Loom 擁有而 ClickUp 缺少的功能后,團隊已將它們納入排期。
當 MVP 版本的功能被不斷改進,用戶最終將不必為一個另一個單獨的工具付費,而 ClickUp 也能在未來獲得提價空間的同時避免用戶流失。
Reference
https://hbr.org/2014/06/how-to-succeed-in-business-by-bundling-and-unbundling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87134
https://kareemazees.com/the-clickup-growth-strategy-scaling-to-20m-arr-in-2-years-in-the-competitive-work-productivity-category/
Yahoo
https://clickup.com/blog/series-c/
ClickUp 2020: A Year in Review | ClickUp Blog
https://techcrunch.com/2020/06/24/productivity-platform-clickup-raises-35-million-from-craft-ventures/
https://techcrunch.com/2020/12/15/clickup-hits-1-billion-valuation-in-100m-series-b-raise/
https://medium.com/craft-ventures/why-we-invested-in-clickup-9732c81d3dfa
↘好文推薦:
Notion:后office時代的新生產力平臺
張小龍力薦的貝索斯演講: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騰訊分享:AB實驗,歸因和解讀才是王道!
點個“在看”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用户体验至上:40亿美金的ClickUp重新整合生产力工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被玩坏的社区团购
- 下一篇: 如何正确解码用户的“玄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