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平台为什么而存在?
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在馬路邊攔的士,變成了使用滴滴出行;去飯店吃飯,變成了在美團外賣上點餐;扔掉閑置的二手物品,變成了去閑魚上售賣。滴滴出行、美團外賣、閑魚這類交易平臺產品幾乎已經覆蓋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顧過去3年售后服務交易平臺的項目經歷,我對交易平臺產品的價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01
什么是交易平臺?
交易平臺是指連接某類業務的供應方和需求方,并促成雙方進行交易的產品。
交易平臺是一個連接器,也是一個交易場所。供應方(下文簡稱“賣方”)通過交易平臺,出讓原本屬于自己的商品,或為對方提供某種服務(下文統稱為“商品”);需求方(下文簡稱“買方”)到交易平臺上,找到合適的商品并購買。
張三有臺閑置的平板,想換取現金,于是他把閑置平板放到了閑魚。李四想用較低的價格購買一臺二手平板,在閑魚上購買了這臺平板。閑魚就是一個二手物品交易平臺。
02
交易雙方的痛點
2.1信息不對稱
所謂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交易中,雙方對有關信息的了解程度有差異。
買方不知道哪里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也很難準確了解不同商品的質量及價格。賣方清楚自己商品的質量,但他無法充分掌握買方的需求、買方的購買意愿、競爭對手的情況。
信息不對稱可能直接導致交易雙方錯失交易機會,交易無法達成。
沒有閑魚這類二手交易平臺的年代,閑置物品很難轉賣出去。賣方不知道哪里可以轉賣閑置物品,也不知道如何定價會比較合理。買方不知道哪里可以買到價格實惠且質量靠譜的閑置物品。
最終,賣方可能會選擇送人,或低價賤賣。買方可能要花更高的價格購買全新商品。
2.2交易成本高
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都會遇到阻力。找不到合適的商品、對比多個商品麻煩、難以有效驗證商品質量、價格協商麻煩、付款過程繁瑣、運輸成本高、售后成本高···
為了達成一筆交易,交易雙方必須克服交易阻力,為此付出的全部時間和貨幣成本,就是交易成本。
在閑魚平臺,一臺二手平板的交易,雙方有如下行為:
買方在閑魚上搜索閑置平板、對多個賣方提供的平板進行對比、同賣方討價還價、選擇其中一臺平板、填寫收貨信息、完成訂單支付;
賣方在閑魚平臺查詢同款閑置平板的市場價格、發布閑置平板的圖文信息、回復買方的咨詢、給買方郵寄。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付出的全部時間,就是交易成本。而最后的成交價1000元,是李四為了平板支付的購買成本。
交易成本的存在,會降低賣方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提高買方需要付出的整體成本,導致難以達成。
面對交易成本,賣方有2個選擇:
提高商品價格,將自己的交易成本,轉嫁給買方。此時,買方因此要支付更高的購買成本。
不提高商品價格,自己承擔交易成本。此時,賣方的利潤就會減少,甚至導致虧損,這明顯會打擊賣方的交易意愿。
而買方在做出交易決策時,會綜合考慮一筆交易的購買成本和交易成本。若整體成本高于自己的心理預期,買方就會拒絕購買。
人手不足的外賣商家,如果還需要自己雇傭若干個員工配送外賣,商家就會將員工的雇傭成本均攤到每一個外賣訂單中,提高外賣價格。外賣訂單量可能就會降低。
購買了大家電的顧客,如果需要自己搬回家,顧客可能就放棄購買了。
因此,為了促成交易達成,必須要想辦法降低交易成本。
2.3交易有風險
2.3.1違約風險
由于交易雙方在交易行為發生前,互相之間并不認識,雙方缺乏信任基礎。因此,交易雙方在非面對面交易過程中,都可能會擔心對方違約。
早期的網上購物模式,并不被大部分用戶接受。商家擔心買家收到貨后不給錢或少給錢,買家擔心商家收了錢不發貨或發價值更低的貨。
因此,商家希望買家先付錢再發貨,而買家希望商家先發貨,收到貨后再付錢。
一旦某一方違約,就會給另一方帶來經濟損失。
2.3.2低質量風險
賣方提供的商品,很難進行質量把控和監督。因此,部分追求短期收益的賣家,可能會主動欺騙買方:按正常價格,銷售低質量的商品,以獲得更高的盈利。
因為經驗等因素,買方可能無法準確識別低質量的商品。不僅可能會導致交易無法完成,還會給買方帶來損失,甚至威脅到買方的生命財產安全。
家政阿姨按市場價收取了服務費,但清潔工作不僅做的不徹底,還盜取了買方家里的貴重物品,給買方帶來巨大損失。
2.3.3交易糾紛風險
交易雙方在交易開始前,很難充分描述交易細節,并在交易過程中仔細、嚴格地核驗。因此,在交易的過程中,交易雙方可能會出現糾紛。一旦發生糾紛,且雙方都都堅持自己的要求,不愿意讓步,就會引發沖突,嚴重影響雙方的體驗。
業主在通過小廣告找到一個修水龍頭的師傅,結果師傅在維修過程中,砸壞了水管,導致地板被水浸壞。業務要求師傅賠償,師傅認為水管本身就是壞的,雙方可能很難就賠償責任達成一致。
2.3.4意外事故
賣方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失,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大概率都無力承擔。最終,總有一方因為這個意外,要付出極高的代價。
安裝空調時,師傅需要登梯安裝外機。如果失手摔下,可能會帶來巨額的醫療費用。
03
交易平臺的解決方案
交易平臺會提供各種各樣的功能和服務,以促成交易達成。
3.1提供信息同步工具
信息不對稱,根本原因是缺少信息同步的工具,交易平臺就具備信息同步的功能。
通過用戶運營的手段,交易平臺將賣方和買方引入交易平臺開發的線上系統。雙方可以在系統上發布交易機會、展示商品的詳細信息,對交易細節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易相關信息,可以更順暢地在交易雙方之間流通。
賣方在閑魚上發布自己的二手商品、查詢同款二手商品的價格、主動搜索有購買意愿的買方,買方可以同時查看不同人發布的二手商品、從質量價格多個維度進行比較。
雙方通過閑魚,獲得了更多的相關信息。
交易平臺通過線上系統,大幅度改善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交易達成提供了最基礎的條件。
3.2提供資金擔保
買方原本要直接支付的賣方的錢,先存放在交易平臺的賬戶中,待交易完成,且買方確認沒有問題后,交易平臺再將買方支付的錢,轉入賣方賬戶,這就是資金擔保。
用戶在淘寶上購物時,支付金額會先存放在淘寶。當用戶收到貨,并確認驗收后,商家才會收到貨款。
如果用戶沒有收到貨,或驗收有問題,可以申請退款和退貨。
有了第三方提供資金擔保,一旦某一方違約或被欺騙,交易平臺可以確保另一方的合法利益。與此同時,資金擔保能有效抑制雙方作弊的沖動。
當買方知道自己作弊可能會拿不回錢,賣方知道自己作弊可能會損失物品,甚至失去在平臺做生意的資格后,他們就會更愿意信守承諾。
3.3監督商品質量
交易平臺中,賣方提供的商品的質量,對買方的體驗至關重要。交易平臺通過以下3種方式來監督商品質量:?
1)建立平臺標準和規范:交易平臺可以根據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建立行業標準和規范,據此要求賣方提供質量合格的商品,并在商品詳情中向買方公布。?
2)記錄交易過程:通過訂單詳情、錄像、錄音等技術手段,全程跟進交易過程,如滴滴出行會對整個過程進行錄音。?
3)建立評價體系:通過評價功能,讓交易雙方對商品的質量和服務過程進行評價,并對歷史評價信息進行分析,計算出評分,供其他潛在交易對象參考。
有了交易平臺對賣方商品的嚴格監督,買方就會更省心。同時,也淘汰了那些劣質商家,凈化交易市場。
3.4建立準入門檻
為確保交易雙方能更放心地在平臺進行交易,交易平臺會對交易雙方的資質進行管控。賣方是否具有生產某類商品的資質證書、是否具備生產的條件、買方的身份是否真實有效、雙方是否有犯罪記錄等,都是可能的管控點。
滴滴司機入駐平臺時,需要上傳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車輛信息,并做人臉識別。
商家入駐天貓時,需要上傳營業執照、品牌商標,天貓經過嚴格的品牌評估和資質審核后,才能在天貓上銷售。
3.5其他降低交易成本的服務
為了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促成更多交易,交易平臺還會針對所在行業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外賣行業,商家可能沒有送貨的人。美團外賣提供了騎手送貨服務,商家只需要做好食物。
出行行業,乘客和司機在上車前可能需要確認上車位置。滴滴出行提供了免費的IM工具,讓雙方可以便捷溝通。
航空行業,乘客需要購買保險。攜程旅游提供了航空險購買服務。
04
交易平臺存在的價值
4.1對買方的價值
買方在交易平臺上,購買到了自己需要的、質量良好的商品,獲得了商品給自己帶來的價值。
同時,有了交易平臺,買方為了獲得價值,付出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不再需要在商品的挑選、評估上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
去商店里買水果,可能要從一堆質量參差不齊的水果中,花10分鐘挑選出質量合格的水果。
而在交易平臺上,不需要花時間去挑選,買到的水果質量大概率是合格的。因為商家為了避免質量不好而退款,會提供質量合格的水果。
4.2對賣方的價值
賣方在交易平臺上,通過出售自己提供的商品,賺取了收入。
司機原本只能空車回城,通過滴滴平臺,找到了一個同行的乘客,額外獲得了一筆收入。
同時,通過交易平臺,賣方可以將自己的商品,展示給更多的潛在客戶,為收入增加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在沒有交易平臺前,賣方的商品只能被附近小范圍的人知道,成交量自然就少。有了交易平臺,賣方的商品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更多的人了解到,從而獲得更多的交易量。
滴滴跨城順風車出現之前,司機只能通過自己的社交圈,尋找同行的人,以降低自己的出行成本。
滴滴跨城順風車將司機的跨城出行計劃,精準推送給更多有同城出行計劃的乘客,司機找到同行乘客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4.3對社會的價值
4.3.1優化社會資源配置
在交易平臺中,因為買方和賣方的信息壁壘被破除,雙方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此時,價格就會被進一步降低。
如果沒有交易平臺帶來的低交易成本,賣方的商品可能就賣不出去,買方就買不到需要的商品,或者只能花更高的價格購買。
如果沒有出行平臺的撮合,遠郊想要返城的乘客,大概率找不到回城的的士,或者必須要花更高的價格、更多的時間。在遠郊準備返城的司機,也大概率找不到同行的乘客,只能空車回城。
因為出行平臺的撮合,乘客花更少的時間、更低的價格,找到了回城的的士。而司機找到了同行的乘客,多賺了一筆收入。
交易平臺促成了原本不可能達成的交易,讓資源流轉到更需要它的人手中,使交易雙方各取所需。交易平臺優化了社會資源配置,提高了社會運轉效率。
4.3.2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具備一定規模的交易平臺,能帶來不少工作機會,尤其是門檻低的服務人員。
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撰寫的《滴滴平臺就業體系與就業數量測算報告》,2018年,滴滴平臺在國內共帶動1826萬個就業機會。
據美團研究院發布的《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2018年美團外賣有單騎手數270多萬。
交易平臺有效改善了社會的就業問題,讓更多的人有了工作,獲得的收入。
總結
交易平臺使用互聯網技術,打通交易雙方的信息壁壘,并通過各種方法降低交易成本,促成交易達成。讓交易雙方各取所需,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優配置,同時還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為社會進步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好文推薦:
王慧文清華產品課
菜鳥網絡 | 寄件業務的產品邏輯
作為產品經理,你目前薪資多少呢?
點個“在看”吧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交易平台为什么而存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产品经理跳槽面试大揭秘……
- 下一篇: 平台电商类的增长策略:从用户激励到养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