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问答 | 3-5年的PM,如何提升竞争力?
產品問答是一個全新的欄目,每周會在社區問答中選取3個認可數高的問題。
關于這些問題,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見解,每期都會抽取優質留言送出邀請碼~
-1-
3-5年的產品人,該如何提升自己,發展競爭優勢和壁壘?
▲回答人:匿名用戶
我不知道to C的產品經理的核心技能是什么,因為你們說什么的都有。
但是我作為一個to B的產品老鳥,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我們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業務能力,永遠是業務能力。就這一點,是我們的專業壁壘,也是很多產品新人沒有個三到五年休想超越我們的鴻溝。
我自己是做快消零售行業的,我面試產品也是問他對于業務的理解有多少。為什么說業務是我們的核心能力?
因為我們經常與快消行業公司接觸,對接業務,設計產品,找到解決方案,我們不光要了解他們現在的行業玩法,我們還要知道他們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行業內的玩法知識很多,你作為一個外行人,看到了一個外貌就以為看到了全部,而那些內在的細節和行業規則秘密是不容易獲得的,一般人也不會告訴你,這些東西你需要時間去積累沉淀。
你如果作為一個快消行業的高級產品經理,你應該比任何一家快消公司都要清楚行業的運作,包括基本的營銷怎么玩,渠道怎么建,物流供應鏈怎么弄,財務稅收等等,光是這些業務,足夠你去勝任何一家快消公司擔任他們的區域經理。
所以,對于產品經理來說,好好學習業務吧,他是你無法取代原因所在,他是最核心的東西,至于工具的使用,交互,文檔撰寫這些表面的東西,都是些形式,萬變不離其宗。
-2-
產品經理沒有實權,如何順利推進項目?
▲回答人:黃聯樵
產品經理是最好的鍛煉“無授權領導力”的職位,沒有之一。不要把它當做只是一份工作。當做是你在創業,如何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變成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心甘情愿為你出力——思維這樣轉變之后,你會發現很爽。
一個兩個程序員跟你合不來,不用管它。但是如果50%以上的程序員跟你合不來,尤其是技術強的都懶得聽你的,這個時候有實權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實權會掩蓋你自己幾斤幾兩,讓你膨脹和容不得異己。很多人沒有想過程序員為啥不聽自己的需求。
有沒有試過認真聽他們的解釋,或者自己去學寫一個簡單的項目,例如iOS的一個小app。如果你試過了,你就知道你當初在他們眼里有多討厭了。
同理,對其它崗位的同事,對上級、下屬,都去多找一找自己的原因吧。既然選擇了這個最艱難最容易被人噴的行業,那就多給自己機會去升級,咱們又不是來跟人干架的。不要整天琢磨怎么推進眼前的項目,而是去琢磨怎樣變成一個到了哪里都能推進項目的人。
我之前在一個公司里權力比較大,所以整天多管閑事。后來去了一個地方沒有實權了,變成個寫文檔的了,有個最厲害的程序員跟我相處不來。后來我發現他這個人很敬業,然后嘗試去理解他的思路,幫他一起解決問題。現在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非常感謝那段沒有任何實權的經歷,讓我撒泡尿照清了我自己。
-3-
怎么判斷一個產品經理的真實能力?
在招聘過程中,面對一個從來不認識的陌生人,要在短短的面試過程中,通過有限的溝通得出靠譜的判斷,還是比較不容易的。大家來分享下,如何判斷產品經理的真實能力吧
?
▲回答人:匿名用戶
1、能否把話說明白(考核基礎邏輯能力)
例:簡單介紹下你做的項目?你這個項目有啥難點?你這個項目為啥做?
不要小看這個把話說明白,我面的過程中,50%是說不明白的,根本在于平常的溝通表達過程中,沒有養成結構化思維和表達能力。比較好的表達是按照?背景-痛點-目標-落地-結果?來闡述,而不是一上來就說我做了XXXX。
并且注意表達過程中一定要上下文連貫,清晰明了,很多面試者思維跳躍,話語十分冗長,這種一般面得特別痛苦。
2、問題思考深度(考核產品設計,工作方法論)
例:同樣兩種方案,你為什么選擇了這種?怎么證明數據增長是你做的這個功能而不是大盤影響?數據指標為什么定的是這幾個?
工作了3年了,這是很多產品需要突破的一個檻,即看待一個問題,一個需求的深度,是否基于用戶需求做產品。
在此方向的考察中,我一般會抓住產品設計里具體的一個點抽絲剝繭的去問,比如方案具體的執行程度,以及數據效果,通常會在面試過程中持續不斷的拋出問題。如果回答的符合邏輯、有理有據就很加分,如果回答經常卡殼且內容流于表面,那就很減分了。
關于以上三個問題,你有哪些見解?
留言有機會抽中社區邀請碼~
↓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問答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产品问答 | 3-5年的PM,如何提升竞争力?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喜欢自研业务系统?
- 下一篇: 想知道你在网上的发言,被怎么分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