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资深产品经理判官:怎样搭建完整的产品矩阵
嘉賓介紹
判官,本名李澤澄。資深產品經理,“旅客”App創始人,虎嗅年度作者,領英產品專家委員會成員。擁有超過14年的產品、管理、創業經驗,曾就職于中電賽龍、中郵普泰、播思通訊、快手等多家業內優秀企業,現為北京帥醒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著有《產品覺醒》一書。公號:判官老司機。
Q1.產品經理除了磨練產品技能,還需要了解哪些領域的知識?
產品經理在本職工作之外,最好是一個雜家。我個人平時涉獵的領域非常廣,看的書也很雜,基本上除了產品和運營的書不怎么看,別的什么類型的都看。
但如果考慮到產品經理一定是要貼近業務的,甚至自己可能出來創業,以及當下產品經理創業的成功率極低,我建議大家重點先了解以下領域的知識:
企業財務:創業通常是以企業形式來操作,而企業經營的基礎是健康的財務管理能力。老板可以不是財務專家,但必須有基礎的財務常識,要會算賬,別忙了半天連自己賺了還是賠了都搞不清。
電商:互聯網領域的商業化模式無非增值業務、廣告和電商三種。電商實際上是普通人可以觸及的門檻最低的互聯網業務。如果你的本職工作與電商無關,那你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電商業務。
健康管理:如何通過飲食、作息和運動來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以保持自身的職業競爭力,在這個996橫行的時代,已經成為很現實的問題。好的身體讓你有更多機會去接受新的任務和挑戰、承擔責任與收獲成績。
Q2.如何敏銳把握行業熱點,并保持對熱點事件的冷靜分析?
當下除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人人都是媒體。新聞熱點的生產、加工與流通效率極高,但也極容易失真。加上大點的企業都有公關部門,他們也會主動或被動地向媒體釋放新聞,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有時是難以保證的。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把握和分析熱點的人,首先要保證你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質量。
高質量的信息渠道肯定不是某些匿名小道消息,而大多數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信源也不能算作優質。普通人把握行業熱點以及分析熱點,肯定還是需要通過一些相對優質的媒體,他們會在新聞發生后做盡可能客觀公正的報道,并在事后進行深度的跟進報道與分析。
在這個基礎之上,工作中你也要注意拓展優質的人脈。這些分布在各個公司甚至各個行業的從業者,本身也是優質的信息源和各自行業的專業分析者。
需要注意的是,把握行業熱點并分析熱點,目的不是八卦和增加談資,而是訓練自己的思考分析能力,并增加對行業認知的深度,是一種工作習慣而非休閑娛樂。
Q3.短視頻已經形成了相當大的體量,未來的突破口在哪里?vlog會是新的風口嗎?
短視頻行業目前格局初定,短時間內不會有什么結構性的機會出現。一定要講產品層面上的突破的話,與電商的結合可能是商業化的一個方向,而這種“帶貨”能力實際上是由短視頻的媒體屬性決定的。
當人們在談論vlog時,通常指專業的拍攝設備、精致的內容和剪輯、較長的內容時長以及知名的博主。我認為相對15秒以內的、以記錄瞬間狀態為核心的短視頻,vlog的核心還是故事性。Vlog基本可以講明白一個小故事,而講故事的能力分為講一個好故事與講好一個故事。
隨著手機終端的性能提升與流量費用持續下降,vlog的生產消費肯定會形成一定規模,但能否稱得上風口,還要著眼于講故事的兩個能力,能否有平臺做出足夠優秀的產品(包括硬件)來放大這兩種能力。
Q4.如何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建立自己的分析體系?
1. 多讀書,多做筆記,邊讀邊思考。讀書本身作為一種學習行為其實是很低效的,但讀書和整理的過程,可以訓練人的入定能力,對人的邏輯思維也有所提升。當下是一個娛樂和學習都嚴重碎片化的時代,訓練自己的反碎片化學習和思考習慣很重要。
2. 多觀察多體驗生活。接觸社會各個層面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正常情況下和你只會有一面之交的、生活工作狀態完全不同的群體,和他們交朋友,聊天,試圖理解他們的三觀和思維方式,并挑戰自己的思維定勢。這一點是訓練自己的同理心和多角度觀察人觀察社會的能力。
3. 以知名的企業和產品作為分析對象,根據其商業模式和公開信息去做分析研判,給出其未來一段時間(半年到兩年)的發展判斷以及判斷依據,并在這段時間結束后觀察企業和產品的發展結果,校驗自己的判斷和思路。
4. 在上述行為過程中,如果分析對象為上市企業,則根據自己的判斷,對其做多或者做空。賺了錢叫驚喜,虧了錢叫學費。不花點學費,學習便難以專心投入。
Q5.創業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怎么判斷自己準備好了?
基本上,如果你需要做這種判斷,就別創業了。創業的沖動是生理層面的,如廁的沖動是不是很難忍?創業也是同理。
但是,做點生意的話,隨時都可以開始。大多數情況下,人總把做生意當成創業,其實是屬于美化自己的。做生意賺點零花錢是很輕松愉快的事。
所以,無論做生意或者創業,都不存在“準備”。
Q6.創業如何打造初始團隊/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怎么判斷是否靠譜,有哪些標準?
最好的合伙人還是工作中共事過,你們對彼此工作中的狀態和優缺點很清楚。
而找同學、朋友、親戚創業容易發生的問題是,大家對彼此在工作中的表現與相互的配合度知之甚少,開始合作后難免發生摩擦。
靠不靠譜這一點,一個眾所周知的標準是能力互補,大家的強項有所差異,而非屬于同一工種。另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和結婚找對象一樣,是三觀一致。三觀一致保證了大家在業務大方向和具體的價值判斷節點不會出現重大的分歧。
還有最后一點,就是有錢有資源并愿意為項目投入錢和資源的人,在哪都顯得很靠譜。
Q7.怎樣辨別風口,選擇創業方向?跟隨市場趨勢與盲目跟風的區別在哪?
單純的風口辨識并不難,查詢相關關鍵字的百度指數和微信指數趨勢,加上該領域的投融資事件頻率,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所以我們的問題是風口應該怎么跟,才不是盲目跟風。這里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這個風口對應的業務,和你的過往經驗經歷的相關程度。關系越小,跟進的死亡幾率越大。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國內互聯網行業巨頭布局的完成和業務的板結,今后即使再有風口成型,資金、技術、人才門檻也會越來越高,和普通創業者的關系自然是越來越小。
Q8.搭建產品矩陣是什么概念?一個完整的產品矩陣應該是怎樣的?
不是說一個企業做出了一堆產品就叫產品矩陣。既然稱之為矩陣,彼此之間一定是有業務和資源的內在聯系。否則,十個DAU各十萬的產品(用戶已去重),并不比一個DAU一百萬的產品更有競爭力更值錢。
值得注意的是,產品矩陣搭建的前提必然是企業資源(人力、財力、流量)有所冗余。陷入增長泥潭甚至生存危機的企業,自然是沒有這個條件。
企業搭建產品矩陣可以分為這幾種情況:
1. 擠占特定賽道。
借用流浪地球電影的一個概念,擠占賽道也可稱為飽和式創業。關于這點,騰訊內部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賽馬機制,而字節跳動則是最成功的利用智能推薦中臺能力批量復制粘貼、搭建內容產品矩陣的例子。
2. 上下游分布。
圍繞場景流量頻次或流量的制造和消耗搭建產品矩陣,比如百度做貼吧做內容來承接搜索長尾流量,美團在比餐飲業務高頻的出行領域的布局(單車+網約車)及低頻的酒店業務的布局。
3. 護城河或圍魏救趙。
騰訊、百度做新聞feed流和短視頻,滴滴做外賣,手機企業做第二品牌。
4. 生態。
核心產品孵化出衛星產品,如短視頻企業布局短視頻制作工具,電商投資物流、供應鏈和線下商戶。
PMCAFF問答專場是一場與PMCAFF用戶互動的問答活動,我們每期都會邀請知名互聯網公司的一線產品從業者和咖友們共同交流,目前已成功舉辦過60+期,先后有來自騰訊、百度、阿里、360、小米、京東、去哪兒等大廠嘉賓入駐。
這個世界問題太多,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解決來自PMCAFF用戶在你的專業領域中,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類刁鉆問題,那么歡迎你參加PMCAFF問答專場。
活動申請可以添加工作人員微信溝通咨詢,加好友請備注:問答專場。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15年资深产品经理判官:怎样搭建完整的产品矩阵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团点评资深产品专家刘远飞:了解业务要弄
- 下一篇: 协同推荐算法没有这么复杂,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