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情怀还是生意?
咖友提問:如何看待羅胖和羅友會?
像羅胖這樣把知識玩弄鼓掌間的也是少數(shù)了。比肩的估計只有高曉松的曉說、梁冬/吳伯凡 冬吳相對論, 吳曉波。贊的人很多,罵的人也不少。罵的人主要在于說羅胖其實是把知識碎片化,除了掉書袋滿足了一部分人的好奇心之外一無所有。大家怎么看?
來自 十月 京東產品經(jīng)理 的回答
如果你從羅胖的第2期視頻開始看(第1期純掉書袋),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羅輯思維”更像是一個小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1、微信語音+視頻是用戶的入口。
這里漫游兩層:第一是做一個優(yōu)質的媒體,運營方式跟視頻媒體和微信新媒體別無二致,有很多人愿意看,目的也就完成了;第二是互動,用來發(fā)一些想法或者他們最近正在籌辦的活動,這里的邏輯基本就是洗用戶,也沒啥可說的,跟淘米是一個道理。
2、羅友會是核心。
有人說羅胖子是粉絲經(jīng)濟,我就呵呵了。從他的視頻里能看出來胖子是一個可能有獨立想法的文青,他所說的人以群分,所謂知識分子玩的不是崇拜,而是一個氛圍,你給我一個蘋果,我給變成蘋果醬,第三個把醬涂在沙拉上,沙拉恰好也有人愿意吃,所謂這種有來有回的氛圍就是玩知識的人最重要的養(yǎng)料。可以參見他創(chuàng)辦羅友會是對會員的期望——自組織,說白了跟用戶UGC差不多,你玩的越High,社區(qū)活躍度越高,就說明氛圍也就越好,日活就可能越高,這個社群的價值也就越高。
3、變現(xiàn)還在不斷探索。
產品活了,就要想怎么用,要不用戶生命周期過完了,投入也就打水漂了。這時候再看一下他的大時間,肯定能看到明顯探索的痕跡。畢竟是實體的社區(qū),用戶活躍不想線上產品那么好掌握,最開始羅友們積極組織活動,但新鮮勁一過,活躍的衰減也很明顯,這時候他以“氛圍”為核心鑄造的社群開始得到真實的反饋,就像孩子找工作的第一步最為艱難一樣,不斷維持這個社群的“氛圍”的效果和手段將決定了他這款社區(qū)產品的生命周期。至于現(xiàn)在的賣書、賣月餅、賣票都是變現(xiàn)的一部分,用騰訊內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只要用戶還在,變現(xiàn)一定不是問題。
4、用戶定位很清晰,生態(tài)對接就很流暢。
其實總的說,羅胖真是作了一個還蠻成功的產品:
a,他把用戶定位在喜歡知識又愛zuo的人,這是他自己的話,但我感覺他最開始瞄的就是這部分高活躍的大學生,只不過包裝成了這個樣子,畢竟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的人都很喜歡貼標簽 ╮(╯▽╰)╭;
b,先用視頻吸引這部分年輕人,胖子多年媒體經(jīng)驗,做做功課應該知道這樣的用戶喜歡什么樣的商品;
c、然后做精心培養(yǎng)羅友會的氛圍,讓這部分人可以自娛自樂,這樣圈人就完成了。然后逐步變現(xiàn),用戶屬性貫徹始終,最終實現(xiàn)盈利。
所以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實體的社區(qū)產品的路數(shù),至于什么批評褒獎并不需要那么在意,只是不過一盤生意。
至于生意人讓世界更美好這一套,就看題主自己信仰什么了。
本問答來自PMCAFF產品經(jīng)理社區(qū)(www.pmcaff.com),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罗辑思维:情怀还是生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MCAFF微课堂(已结束) | 典典养
- 下一篇: 对产品经理而言,有一种灾难叫“老板说”